一种壶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583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壶承装置,包括储水桶,所述储水桶顶端搭接有承托,所述承托套接在所述储水桶内,所述承托包括承托本体,所述承托本体中心设置有圆台,所述承托本体径向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处于所述圆台外围,所述第一环形槽靠近所述圆台的侧壁顶端与所述圆台顶端齐平,所述第一环形槽远离所述圆台的侧壁顶端高于所述圆台顶端,所述第一环形槽底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圆台顶面的面积小于所承接的茶壶底面的面积,所述圆台内设置有保温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茶壶放置在承托本体上后不仅可以将泡茶产生的废水进行收集,而且可以对放置在壶承上的茶壶进行保温,不会影响茶的口感,提升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壶承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壶承装置。
技术介绍
壶承是在泡茶时用来承放茶壶并承接温壶泡茶的废水,避免水湿桌面的器具,通常与水方搭配使用,一般泡茶场地较小时,用壶承泡茶轻便灵活,茶船与壶承两者中壶承是首选。现有的壶承多为盘状,有紫砂、瓷、金属等质等,有单层和双层,双层壶承使用效果较佳,可以将茶壶放置在上层,并将泡茶产生的废水通过上层下漏至下层中,使茶壶底面不会长期处于湿的状态,然而这种壶承在使用过程中功能单一,在实际使用时由于普通的茶壶散热较快,将茶壶放置在壶承上一端时间后再次喝茶时,茶壶内的水很快就会凉掉,水凉掉就会影响茶的口感,同时还会浪费茶叶。因此,需设计一种壶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壶承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茶壶放置在承托本体上后不仅可以将泡茶产生的废水进行收集,而且可以对放置在壶承上的茶壶进行保温,不会影响茶的口感,提升舒适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壶承装置,包括储水桶,所述储水桶顶端搭接有承托,所述承托套接在所述储水桶内,所述承托包括承托本体,所述承托本体中心设置有圆台,所述承托本体径向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处于所述圆台外围,所述第一环形槽靠近所述圆台的侧壁顶端与所述圆台顶端齐平,所述第一环形槽远离所述圆台的侧壁顶端高于所述圆台顶端,所述第一环形槽底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圆台顶面的面积小于所承接的茶壶底面的面积,所述圆台内设置有保温组件。优选的,所述圆台内开设有内室,所述保温组件为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嵌装在所述内室中。优选的,所述承托本体顶端外周固接有凸肩,所述凸肩搭接在所述储水桶顶端。优选的,所述承托本体径向开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处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外围。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形槽内部为弧形面。优选的,所述电加热丝电性连接有电源。优选的,所述通孔为心形结构,四个所述通孔形成四叶草结构。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储水桶、承托本体,并在承托本体上设置圆台和第一环形槽,将茶壶底面放置在圆台上并将茶壶外周面处于第一环形槽内,通过在第一环形槽底面开设通孔,可以将泡茶时产生的废水沿着茶壶外周面流入至第一环形槽并通过通孔下漏至储水桶中,实现对泡茶产生废水的收集;通过在圆台内设置电加热丝,通过启动电源,可以对放置在圆台上的茶壶进行保温,不会因水凉影响茶的口感,提升舒适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壶承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放置茶壶后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储水桶的俯视图。其中,1为储水桶,2为承托本体,3为凸肩,4为圆台,5为内室,6为电加热丝,7为通孔,8为第一环形槽,9为第二环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壶承装置,包括储水桶1,所述储水桶1顶端搭接有承托,所述承托套接在所述储水桶1内,所述承托包括承托本体2,所述承托本体2中心设置有圆台4,所述承托本体2径向开设有第一环形槽8,所述第一环形槽8处于所述圆台4外围,所述第一环形槽8靠近所述圆台4的侧壁顶端与所述圆台4顶端齐平,所述第一环形槽8远离所述圆台4的侧壁顶端高于所述圆台4顶端,所述第一环形槽8底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7;所述圆台4顶面的面积小于所承接的茶壶底面的面积,所述圆台4内设置有保温组件。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圆台4内开设有内室5,所述保温组件为电加热丝6,所述电加热丝6嵌装在所述内室5中,通过电加热丝6可以对放置在圆台4上的茶壶进行保温,不会因水凉影响茶的口感,提升舒适度。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承托本体2顶端外周固接有凸肩3,所述凸肩3搭接在所述储水桶1顶端。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承托本体2径向开设有第二环形槽9,所述第二环形槽9处于所述第一环形槽8外围,通过开设第二环形槽9可以减轻承托本体2的重量,便于取放,节省成本。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环形槽8内部为弧形面,弧形面的设计便于进入第一环形槽8内的水顺利流至通孔7并进入储水桶1中。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电加热丝6电性连接有电源,电加热丝6外部连接线缆插头,通过插头插接至电源实现对电加热丝6通电。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通孔7为心形结构,四个所述通孔7形成四叶草结构。一种壶承装置的工作原理:将承托本体2的凸肩3搭接在储水桶1的顶端上,将茶壶底面放置在圆台4上,同时将茶壶外周面处于第一环形槽8内,通过第一环形槽8的限制可以避免茶壶在圆台4上放置不稳,向茶壶内放置茶叶并加开水冲泡,在冲泡时产生的废水沿着茶壶外周面下流,并进入第一环形槽8,部分流至茶壶底面处,由于圆台4顶面面积小于茶壶底面面积,因此流至茶壶底面的废水在茶壶底面与茶壶外周面交界处会通过重力下落至第一环形槽8,进而通过通孔7下落至储水桶1内进行收集,不会造成桌面上积水和产生茶渍,在茶壶放置在圆台4上后,通过接通电加热丝6的电源,实现对圆台4的加热,从而实现对茶壶中茶水保温的目的,不会因为一段时间后水凉影响茶的口感,提升舒适度。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壶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桶(1),所述储水桶(1)顶端搭接有承托,所述承托套接在所述储水桶(1)内,所述承托包括承托本体(2),所述承托本体(2)中心设置有圆台(4),所述承托本体(2)径向开设有第一环形槽(8),所述第一环形槽(8)处于所述圆台(4)外围,所述第一环形槽(8)靠近所述圆台(4)的侧壁顶端与所述圆台(4)顶端齐平,所述第一环形槽(8)远离所述圆台(4)的侧壁顶端高于所述圆台(4)顶端,所述第一环形槽(8)底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7);/n所述圆台(4)顶面的面积小于所承接的茶壶底面的面积,所述圆台(4)内设置有保温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壶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桶(1),所述储水桶(1)顶端搭接有承托,所述承托套接在所述储水桶(1)内,所述承托包括承托本体(2),所述承托本体(2)中心设置有圆台(4),所述承托本体(2)径向开设有第一环形槽(8),所述第一环形槽(8)处于所述圆台(4)外围,所述第一环形槽(8)靠近所述圆台(4)的侧壁顶端与所述圆台(4)顶端齐平,所述第一环形槽(8)远离所述圆台(4)的侧壁顶端高于所述圆台(4)顶端,所述第一环形槽(8)底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7);
所述圆台(4)顶面的面积小于所承接的茶壶底面的面积,所述圆台(4)内设置有保温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壶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松枝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艺术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