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诱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571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松材线虫诱捕装置,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内盛装有对松材线虫有印有作用的药剂;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插入容器内,另一端插入具有松材线虫的松材中;所述容器内设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置于第一容纳腔的底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液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有GPS定位芯片、GPRS通信芯片、单片机和蓄电池,所述GPS定位芯片和单片机相连,所述单片机和GPRS通信芯片相连;所述液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单片机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松材线虫诱捕装置
本技术涉及杀虫设备
,具体为一种松材线虫诱捕装置。
技术介绍
松萎蔫病是以松材线虫及其携带致病细菌为主导,媒介天牛传播、寄主松树、环境因素、结合人为参与和互作的复杂病害系统。素有松树“癌症”之称,可危害36种松属植物和8种非松属植物。一旦松树感染此病,短期内很快死亡。其传播蔓延较快,目前尚无有效控制措施。松材线虫是国际上公认的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松材线虫属线虫动物门、线虫纲、滑刃目、滑刃科、伞滑刃属。线虫成虫虫体长约1毫米,雌虫尾部近圆锥形,末端圆;雄虫尾部似鸟爪,向腹面弯曲。松材线虫病又称松萎蔫病,是一种毁灭性虫害。它是通过松墨天牛(天牛科墨天牛属的一种昆虫。是我国松树的重要蛀干害虫,也是松树的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在松材线虫的扩散和侵染的过程中,松墨天牛起着携带、传播和协助病原侵入寄主的关键性作用。天敌有病原微生物,寄生性线虫、寄生性昆虫、捕食性昆虫、蜘蛛、鸟等。)等媒介昆虫传播于松树体内,从而引发松树病害。被松材线虫感染后的松树,针叶黄褐色或红褐色,萎蔫下垂,树脂分泌停止,树干或树枝可观察到产卵痕迹,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最终腐烂。因此,亟待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治松材线虫破坏松属植物的措施来缓解上述问题。公开号CN209527631U的中国专利于2019年10月25日公开了一种松材线虫诱捕装置,包括容器,内部盛装有对松材线虫有引诱作用的药剂;以及导管,第一端插入所述容器内,第二端用于插入具有松材线虫的松材中。该专利虽然能够诱捕松材线虫,但是其用于诱捕的容器容量有限,当松材线虫装满容器后,不能及时更换新的容器,导致部分被药剂引诱出来的松材线虫不能接触到药剂而影响了诱捕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松材线虫诱捕装置,能够对诱捕容器进行远程监控,增强了松材线虫的诱捕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松材线虫诱捕装置,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内盛装有对松材线虫有印有作用的药剂;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插入容器内,另一端插入具有松材线虫的松材中;所述容器内设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置于第一容纳腔的底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液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有GPS定位芯片、GPRS通信芯片、单片机和蓄电池,所述GPS定位芯片和单片机相连,所述单片机和GPRS通信芯片相连;所述液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单片机相连。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容纳腔内所盛装的对松材线虫有引诱作用的药剂挥发后,自导管的一端飘散至另一端而进入该具有松材线虫的松材(如黑松)中,以对松材线虫产生引诱效应,松材线虫收到诱惑后,自该松材向导管的另一端聚集,自导管的一端进入导管内而爬入到第一容纳腔内,并毒杀这些线虫,通过将松材内的线虫引诱出松材,从而达到控制松材线虫,防治松萎蔫病的作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治松材线虫破坏松属植物的问题;此外,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液位传感器监测第一容纳腔内药剂的液位高度,实现对药剂消耗的远程监控,并在第一容纳腔内药剂量小于预设液位高度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药剂补充,并通过GPS定位芯片获取待补充药剂的装置位置,实现及时的药剂补充;当松材线虫爬到第一容纳腔并落入药剂内后,会导致药剂的液面升高,当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第一容纳腔内的侧壁压力大于预设压力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容器更换,并通过GPS定位芯片获取待更换容器的装置位置,实现及时的容器更换。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GPRS通信芯片通过GPRS网络与松材线虫监控中心相连,所述GPRS网络与因特网连接,所述松材线虫监控中心通过因特网与手机APP软件连接。通过GPRS通信芯片获取诱捕装置内的松材线虫诱捕情况,包括药剂量是否足够、容器是否需要更换等,在需要进行操作时,松材线虫监控中心通过GPRS网络和因特网通知工作人员的手机APP端,工作人员通过手机APP软件获取需要处理的松材线虫诱捕装置的待处理情况及位置信息。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液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容纳腔的同一侧内壁上,所述液位传感器位于压力传感器的下方。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第一容纳腔内的液位高度,并将监测到的液位高度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将实际监测到的液位高度与预存的值进行比较,并将实际液位值与比较结果发送至松材线虫监控中心。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第一容纳腔侧壁压力,并将监测到的压力值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将实际监测到的压力值与预存的值进行比较,并将实际压力值与比较结果发送至松材线虫监控中心。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容器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导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容器的顶部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固定设置有进药管,所述进药管的顶部突出于容器的顶部。导管通过第一开口与第一容纳腔连通,使得第一容纳腔内的药剂能够挥发并飘散至导管内,同时使得受到药剂诱导的松材线虫能够通过导管爬到第一容纳腔并掉入药剂内。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药管的进药口设置有封盖;所述进药管与容器相接触的部分设置有密封层。通过设置封盖避免药剂挥发,尽可能提高药剂的有效利用率,同样,通过设置密封层也是为了避免药剂通过进药管与容器相接触的孔隙挥发。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容器的外侧壁下方沿周向对称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套接有紧固件。所述安装孔有多个,对称设置在容器外侧壁,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多个安装孔并将容器固定在具有松材线虫的送材上。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蓄电池,所述凹槽的开口侧配置有盖体,所述盖体与第二容纳腔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第一容纳腔放置引诱松材线虫的药剂,并在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液位传感器监测药剂量、设置压力传感器监测松材线虫在第一容纳腔内的诱捕情况;同时,通过第二容纳腔放置GPS定位芯片、GPRS通信芯片、单片机和蓄电池,以将监测到的第一容纳腔内的情况进行比较判断并将实际监测数据和比较结果发送至松材线虫监控中心,实现对松材线虫诱捕装置的远程监控管理。(2)本技术通过液位传感器监测第一容纳腔内药剂的液位高度,实现对药剂消耗的远程监控,并在第一容纳腔内药剂量小于预设液位高度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药剂补充,并通过GPS定位芯片获取待补充药剂的装置位置,实现及时的药剂补充。(3)本技术依据松材线虫爬到第一容纳腔并落入药剂内后会导致药剂的液面升高的情况,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第一容纳腔内的侧壁压力,当实际压力值大于预设压力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容器更换,并通过GPS定位芯片获取待更换容器的装置位置,实现及时的容器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松材线虫诱捕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松材线虫诱捕装置的监控示意图。图中:1、容器;2、导管;3、第一容纳腔;4、第二容纳腔;5、液位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7、进药管;8、封盖;9、GP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松材线虫诱捕装置,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内盛装有对松材线虫有印有作用的药剂;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插入容器内,另一端插入具有松材线虫的松材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内设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置于第一容纳腔的底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液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有GPS定位芯片、GPRS通信芯片、单片机和蓄电池,所述GPS定位芯片和单片机相连,所述单片机和GPRS通信芯片相连;所述液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单片机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松材线虫诱捕装置,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内盛装有对松材线虫有印有作用的药剂;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插入容器内,另一端插入具有松材线虫的松材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内设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置于第一容纳腔的底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液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有GPS定位芯片、GPRS通信芯片、单片机和蓄电池,所述GPS定位芯片和单片机相连,所述单片机和GPRS通信芯片相连;所述液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单片机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材线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GPRS通信芯片通过GPRS网络与松材线虫监控中心相连,所述GPRS网络与因特网连接,所述松材线虫监控中心通过因特网与手机APP软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材线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容纳腔的同一侧内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祥郭青青陈思扬胡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楚农智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