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蚁检测诱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571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蚁检测诱杀装置,包括保护壳、碗状壳、防护箱和杀虫剂药液,所述碗状壳、防护箱和杀虫剂药液均容纳在保护壳内腔中,所述碗状壳内腔中容纳有不锈钢板,所述不锈钢板顶壁的中央开有收纳槽,且不锈钢板上设有弹簧、承接板和刺破针,所述承接板底壁的两侧均固定粘接有腐烂木块;所述碗状壳的上方设有与防护箱的顶壁粘接固定的顶梁,所述防护箱内腔的侧壁与塑料瓶的外壁粘接固定,且杀虫剂药液容纳在塑料瓶内腔中。该白蚁检测诱杀装置,通过设置了弹簧、承接板、刺破针和腐烂木块,白蚁啃食承接板后,弹簧会带动承接板和刺破针上移并刺破塑料瓶,使杀虫剂药液落下而除灭白蚁,省去了人工引诱白蚁的麻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白蚁检测诱杀装置
本技术属于白蚁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白蚁检测诱杀装置。
技术介绍
白蚁是自然环境中存在的能够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昆虫之一,隶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网翅总目,是一种半变态完全社会性昆虫。白蚁的活动会对建筑、堤坝等造成毁灭性伤害,因此,白蚁防治是十分重要的。传统方法中,一般使用腐烂木块或具有特殊香味的食物引诱白蚁,并将杀虫剂洒在白蚁群中来除灭白蚁,但这种方法需要人工操作,费时费力,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不需要人工引诱白蚁并可以除灭白蚁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蚁检测诱杀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白蚁检测诱杀装置,包括保护壳、碗状壳、防护箱和杀虫剂药液,所述碗状壳、防护箱和杀虫剂药液均容纳在保护壳内腔中,所述碗状壳内腔中容纳有不锈钢板,所述不锈钢板顶壁的中央开有收纳槽,且不锈钢板上设有弹簧、承接板和刺破针,所述承接板底壁的两侧均固定粘接有腐烂木块;所述碗状壳的上方设有与防护箱的顶壁粘接固定的顶梁,所述防护箱内腔的侧壁与塑料瓶的外壁粘接固定,且杀虫剂药液容纳在塑料瓶内腔中,所述保护壳外侧壁的两边均水平焊接有伸出角,且每组伸出角上均开有贯穿其两侧的穿透孔,两组所述伸出角上均设有穿过其上穿透孔的钻设钉,所述保护壳的两侧均开有与其内腔相通的进入槽。优选的,所述承接板的两侧分别与收纳槽内腔的两侧粘接固定,竖直设置的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收纳槽内腔的底壁和承接板的底壁粘接固定,所述刺破针的底端从承接板的顶壁嵌入其内部。优选的,所述顶梁通过两组竖置的侧边杆与碗状壳相接,两组所述侧边杆对称分布在顶梁的两侧,且每组侧边杆的两侧分别与顶梁底壁和碗状壳顶壁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底壁开有通孔,所述刺破针的尖端设在其自身的顶部且位于通孔正下方。优选的,所述碗状壳通过对称分布在其两侧的支撑桩与保护壳相接,每组所述支撑桩的两端均与碗状壳的外侧壁和保护壳的内侧壁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钻设钉的顶端固定焊接有手持柄,所述钻设钉的尖端位于其远离手持柄的一侧。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白蚁检测诱杀装置,通过设置了弹簧、承接板、刺破针和腐烂木块,白蚁啃食承接板后,弹簧会带动承接板和刺破针上移并刺破塑料瓶,使杀虫剂药液落下而除灭白蚁,省去了人工引诱白蚁的麻烦;通过设置了伸出角、穿透孔和钻设钉,使钻设钉穿过穿透孔并穿入地面内,即可利用两组钻设钉固定该装置的位置,使该装置保持稳定并正常工作;通过设置了碗状壳和不锈钢板,杀虫剂药液落下后会淹没不锈钢板,由于白蚁不能在短时间内逃离碗状壳,因而均会被杀死,提高了除灭白蚁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竖直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碗状壳的水平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保护壳、2碗状壳、3防护箱、4杀虫剂药液、5伸出角、6穿透孔、7手持柄、8钻设钉、9支撑桩、10不锈钢板、11收纳槽、12弹簧、13承接板、14刺破针、15腐烂木块、16塑料瓶、17通孔、18侧边杆、19顶梁、20进入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白蚁检测诱杀装置,包括保护壳1、碗状壳2、防护箱3和杀虫剂药液4,所述碗状壳2、防护箱3和杀虫剂药液4均容纳在保护壳1内腔中,所述碗状壳2内腔中容纳有不锈钢板10,所述不锈钢板10顶壁的中央开有收纳槽11,且不锈钢板10上设有弹簧12、承接板13和刺破针14,所述承接板13底壁的两侧均固定粘接有腐烂木块15,腐烂木块15可以有效地吸引白蚁;所述碗状壳2的上方设有与防护箱3的顶壁粘接固定的顶梁19,所述防护箱3内腔的侧壁与塑料瓶16的外壁粘接固定,且杀虫剂药液4容纳在塑料瓶16内腔中,所述保护壳1外侧壁的两边均水平焊接有伸出角5,且每组伸出角5上均开有贯穿其两侧的穿透孔6,两组所述伸出角5上均设有穿过其上穿透孔6的钻设钉8,钻设钉8的外壁与穿透孔6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保护壳1的两侧均开有与其内腔相通的进入槽20。具体的,所述承接板13的两侧分别与收纳槽11内腔的两侧粘接固定,竖直设置的所述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收纳槽11内腔的底壁和承接板13的底壁粘接固定,所述刺破针14的底端从承接板13的顶壁嵌入其内部,当弹簧12处于自然状态且承接板13与不锈钢板10分离时,弹簧12会带动承接板13和刺破针14上移。具体的,所述顶梁19通过两组竖置的侧边杆18与碗状壳2相接,两组所述侧边杆18对称分布在顶梁19的两侧,且每组侧边杆18的两侧分别与顶梁19底壁和碗状壳2顶壁焊接固定,设置的侧边杆18和顶梁19起到支撑防护箱3的作用,同时使刺破针14位于塑料瓶16下方并靠近塑料瓶16。具体的,所述防护箱3的底壁开有通孔17,所述刺破针14的尖端设在其自身的顶部且位于通孔17正下方。具体的,所述碗状壳2通过对称分布在其两侧的支撑桩9与保护壳1相接,每组所述支撑桩9的两端均与碗状壳2的外侧壁和保护壳1的内侧壁焊接固定,设置的两组支撑桩9将碗状壳2支撑起来并使碗状壳2底壁高于保护壳1的底壁。具体的,所述钻设钉8的顶端固定焊接有手持柄7,所述钻设钉8的尖端位于其远离手持柄7的一侧,设置的手持柄7可以钻设钉8置于穿透孔6内并保持稳定。使用方法:该白蚁检测诱杀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移动至需要除灭白蚁的位置,使保护壳1保持竖直并与地面接触,人员将两组钻设钉8分别穿过两组穿透孔6,并使钻设钉8的尖端穿入地面内,使两组手持柄7与两组伸出角5的顶壁相贴合,这样即可利用两组钻设钉8使保护壳1保持稳定,保护壳1周围的白蚁会被腐烂木块15吸引而从两组进入槽20进入保护壳1内,白蚁会爬上碗状壳2并啃食腐烂木块15,同时也会啃食承接板13(承接板13由正常木质材料构成),当白蚁啃食承接板13并使承接板13与不锈钢板10分离时,承接板13会在弹簧12的作用下上移并带动刺破针14的尖端刺破塑料瓶16(塑料瓶16的厚度仅为0.5mm,使得刺破针14可轻易将其刺破),使杀虫剂药液4流出并落在不锈钢板10上,最终杀虫剂药液4会进入碗状壳2内腔并淹没不锈钢板10,从而使碗状壳2内部的白蚁全部被除灭(且由于碗状壳2为碗状结构,导致白蚁无法逃跑)。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蚁检测诱杀装置,包括保护壳(1)、碗状壳(2)、防护箱(3)和杀虫剂药液(4),所述碗状壳(2)、防护箱(3)和杀虫剂药液(4)均容纳在保护壳(1)内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碗状壳(2)内腔中容纳有不锈钢板(10),所述不锈钢板(10)顶壁的中央开有收纳槽(11),且不锈钢板(10)上设有弹簧(12)、承接板(13)和刺破针(14),所述承接板(13)底壁的两侧均固定粘接有腐烂木块(15);/n所述碗状壳(2)的上方设有与防护箱(3)的顶壁粘接固定的顶梁(19),所述防护箱(3)内腔的侧壁与塑料瓶(16)的外壁粘接固定,且杀虫剂药液(4)容纳在塑料瓶(16)内腔中,所述保护壳(1)外侧壁的两边均水平焊接有伸出角(5),且每组伸出角(5)上均开有贯穿其两侧的穿透孔(6),两组所述伸出角(5)上均设有穿过其上穿透孔(6)的钻设钉(8),所述保护壳(1)的两侧均开有与其内腔相通的进入槽(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蚁检测诱杀装置,包括保护壳(1)、碗状壳(2)、防护箱(3)和杀虫剂药液(4),所述碗状壳(2)、防护箱(3)和杀虫剂药液(4)均容纳在保护壳(1)内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碗状壳(2)内腔中容纳有不锈钢板(10),所述不锈钢板(10)顶壁的中央开有收纳槽(11),且不锈钢板(10)上设有弹簧(12)、承接板(13)和刺破针(14),所述承接板(13)底壁的两侧均固定粘接有腐烂木块(15);
所述碗状壳(2)的上方设有与防护箱(3)的顶壁粘接固定的顶梁(19),所述防护箱(3)内腔的侧壁与塑料瓶(16)的外壁粘接固定,且杀虫剂药液(4)容纳在塑料瓶(16)内腔中,所述保护壳(1)外侧壁的两边均水平焊接有伸出角(5),且每组伸出角(5)上均开有贯穿其两侧的穿透孔(6),两组所述伸出角(5)上均设有穿过其上穿透孔(6)的钻设钉(8),所述保护壳(1)的两侧均开有与其内腔相通的进入槽(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检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13)的两侧分别与收纳槽(11)内腔的两侧粘接固定,竖直设置的所述弹簧(12)的两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李国亮张庭庭张晖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经济特区白蚁防治技术推广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