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杀草地贪夜蛾的捕虫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5711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诱杀草地贪夜蛾的捕虫设备,包括收集箱,还包括用于诱杀的诱杀机构和用于为所述诱杀机构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以及用于保证所述动力机构转动的联动机构,所述诱杀机构一端连接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端连接光伏机构,所述诱杀机构动力端连接所述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上连接所述联动机构,所述诱杀机构下端连接所述收集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诱杀机构能够循环诱杀,并且能够及时击杀,避免逃出,利用光伏机构和联动机构、动力机构,能够为诱杀机构持续提供动力,从而保证诱杀机构的诱杀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诱杀草地贪夜蛾的捕虫设备
本技术涉及草地贪夜蛾诱杀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诱杀草地贪夜蛾的捕虫设备。
技术介绍
草地贪夜蛾是被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CABI)评为世界十大植物害虫之一,寄主植物达300余种,仅常见植物就有80余种,几乎涵盖所有农作物,最易危害玉米、水稻、大麦、甘蔗等禾本科作物,也危害十字花科、葫芦科、豆科、菊科植物等。草地贪夜蛾繁殖能力惊人成虫寿命长达15-20天,单头雌虫平均一生可产卵1500粒,最高可达2000粒。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通常的捕杀方法都是利用带有高压电的电笼配合亮光进行诱杀,但是这种设备过于宽泛,只能将长时间停留的草地贪夜蛾进行击杀,无法进行有效的诱杀,并且铺满草地贪夜蛾的尸体后,诱杀能力将会消失,无法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诱杀草地贪夜蛾的捕虫设备。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诱杀草地贪夜蛾的捕虫设备,包括收集箱,还包括用于诱杀的诱杀机构和用于为所述诱杀机构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以及用于保证所述动力机构转动的联动机构,所述诱杀机构一端连接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端连接光伏机构,所述诱杀机构动力端连接所述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上连接所述联动机构,所述诱杀机构下端连接所述收集箱。优选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正向齿轮、第一正向棘轮、第一反向齿轮、第一反向棘轮,所述第一正向齿轮连接在所述动力机构的所述风动轴上,所述第一正向齿轮和所述动力机构的所述风动轴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正向棘轮,所述第一正向齿轮一端通过第一主齿轮连接所述诱杀机构的所述中心轴,所述第一正向齿轮下侧设置有第一反向齿轮,所述第一反向齿轮和所述动力机构的所述风动轴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反向棘轮,所述第一反向齿轮一端啮合联动齿轮,所述联动齿轮通过所述第一主齿轮连接所述诱杀机构的所述诱杀口。如此设置,当所述风叶受到风的吹动带动所述风动轴正转时,所述风动轴通过所述第一正向棘轮带动第一正向齿轮,所述第一正向齿轮带动所述第一主齿轮、所述中心轴,从而使的所述旋转轴和所述网状叶片旋转,将草地贪夜蛾带到所述诱杀箱内侧,当风动轴反转时,所述风动轴通过所述第一反向棘轮带动所述第一反向齿轮转动,从而通过所述联动齿轮、所述第一主齿轮、所述中心轴使所述网状叶片旋转。优选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正向主动链轮、第二正向棘轮、正向被动链轮、第二反向齿轮,所述正向主动链轮连接在所述动力机构的所述风动轴上,所述正向主动链轮和所述动力机构的所述风动轴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正向棘轮,所述正向主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正向被动链轮,所述正向被动链轮连接在所述诱杀机构的所述中心轴外部,所述正向主动链轮下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反向齿轮,所述第二反向齿轮和所述动力机构的所述风动轴之间设置有第二反向棘轮,所述正向被动链轮和第二主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主齿轮设置在所述正向被动链轮下侧。如此设置,当所述风叶受到风的吹动带动所述风动轴正转时,所述风动轴通过所述第二正向棘轮带动所述正向主动链轮,所述正向主动链轮通过链条带动所述正向被动链轮、所述中心轴,从而使的所述旋转轴和所述网状叶片旋转,将草地贪夜蛾带到所述诱杀箱内侧,当风动轴反转时,所述风动轴通过所述第二反向棘轮带动所述第二反向齿轮转动,从而通过所述第二主齿轮、所述中心轴、所述旋转轴使所述网状叶片旋转。优选的:所述光伏机构包括光伏支架、光伏板,所述光伏支架上端连接所述光伏板,所述光伏支架下端连接所述支撑机构。如此设置,所述光伏支架起安装作用,所述光伏板起发电作用。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立柱、安装架、蓄电池,所述立柱外部设置有所述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一端连接有所述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一端连接所述诱杀机构的所述诱杀箱。如此设置,所述立柱起支撑作用,所述蓄电池起存储电能作用。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风叶、风动轴、电动机,所述风叶内侧连接所述风动轴,所述风动轴连接所述联动机构,所述电动机连接在所述诱杀机构的所述第一支撑弹簧下端。如此设置,在无风情况下,所述蓄电池为所述电动机供电,从而带动所述诱杀机构进行诱杀。优选的:所述诱杀机构包括诱杀箱、诱杀口、旋转轴、中心轴,所述诱杀箱上一侧成型有所述诱杀口,所述诱杀箱内部设置有所述中心轴,所述中心轴外部连接所述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连接有六个网状叶片,所述网状叶片和所述诱杀箱之间设置有两个通电铜带,所述诱杀箱下侧一端设置有饵料盒,所述饵料盒和所述诱杀箱之间设置有诱杀灯,所述诱杀箱下侧另一端设置有收料管,所述收料管连接所述收集箱。如此设置,将盛装有饵料的所述饵料盒连接在所述诱杀箱底部,然后通过所述饵料盒和所述诱杀箱之间的滤网散发气味吸引草地贪夜蛾,同时利用所述诱杀灯辅助,当所述动力机构带动所述网状叶片旋转后,所述网状叶片旋转至所述诱杀箱内侧,此时所述网状叶片通过所述通电铜带导电,将草地贪夜蛾电晕或电死,草地贪夜蛾通过所述网状叶片的带动下通过所述收料管掉落到所述收集箱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利用诱杀机构能够循环诱杀,并且能够及时击杀,避免逃出;2、利用光伏机构和联动机构、动力机构,能够为诱杀机构持续提供动力,从而保证诱杀机构的诱杀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诱杀草地贪夜蛾的捕虫设备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诱杀草地贪夜蛾的捕虫设备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诱杀草地贪夜蛾的捕虫设备的网状叶片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诱杀草地贪夜蛾的捕虫设备的通电铜带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诱杀草地贪夜蛾的捕虫设备的风叶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诱杀草地贪夜蛾的捕虫设备的第一正向齿轮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诱杀草地贪夜蛾的捕虫设备的正向主动链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光伏机构;2、支撑机构;3、联动机构;4、动力机构;5、诱杀机构;6、收集箱;11、光伏支架;12、光伏板;21、立柱;22、安装架;23、蓄电池;31、第一正向齿轮;32、第一正向棘轮;33、第一反向齿轮;34、第一反向棘轮;35、联动齿轮;36、第一主齿轮;311、正向主动链轮;312、第二正向棘轮;313、正向被动链轮;314、第二反向齿轮;315、第二反向棘轮;316、第二主齿轮;41、风叶;42、风动轴;43、电动机;51、诱杀箱;52、诱杀口;53、旋转轴;54、中心轴;55、网状叶片;56、通电铜带;57、诱杀灯;58、饵料盒;59、收料管。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诱杀草地贪夜蛾的捕虫设备,包括收集箱(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诱杀的诱杀机构(5)和用于为所述诱杀机构(5)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4)以及用于保证所述动力机构(4)转动的联动机构(3),所述诱杀机构(5)一端连接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上端连接光伏机构(1),所述诱杀机构(5)动力端连接所述动力机构(4),所述动力机构(4)上连接所述联动机构(3),所述诱杀机构(5)下端连接所述收集箱(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诱杀草地贪夜蛾的捕虫设备,包括收集箱(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诱杀的诱杀机构(5)和用于为所述诱杀机构(5)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4)以及用于保证所述动力机构(4)转动的联动机构(3),所述诱杀机构(5)一端连接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上端连接光伏机构(1),所述诱杀机构(5)动力端连接所述动力机构(4),所述动力机构(4)上连接所述联动机构(3),所述诱杀机构(5)下端连接所述收集箱(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杀草地贪夜蛾的捕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3)包括第一正向齿轮(31)、第一正向棘轮(32)、第一反向齿轮(33)、第一反向棘轮(34),所述第一正向齿轮(31)连接在所述动力机构(4)上,所述第一正向齿轮(31)和所述动力机构(4)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正向棘轮(32),所述第一正向齿轮(31)一端通过第一主齿轮(36)连接所述诱杀机构(5),所述第一正向齿轮(31)下侧设置有第一反向齿轮(33),所述第一反向齿轮(33)和所述动力机构(4)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反向棘轮(34),所述第一反向齿轮(33)一端啮合联动齿轮(35),所述联动齿轮(35)通过所述第一主齿轮(36)连接所述诱杀机构(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杀草地贪夜蛾的捕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3)包括正向主动链轮(311)、第二正向棘轮(312)、正向被动链轮(313)、第二反向齿轮(314),所述正向主动链轮(311)连接在所述动力机构(4)上,所述正向主动链轮(311)和所述动力机构(4)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正向棘轮(312),所述正向主动链轮(311)通过链条连接所述正向被动链轮(313),所述正向被动链轮(313)连接在所述诱杀机构(5)外部,所述正向主动链轮(311)下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反向齿轮(314),所述第二反向齿轮(314)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玉苹刘伟玲黄少华苏湘宁李传瑛廖章轩劳传忠姜大卫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海丹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