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实验种植的水培种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5600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水稻实验种植的水培种植装置,包括培养水箱、盖板、以及水稻固定装置,所述培养水箱的上端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内置板,所述盖板放置在内置板的上方,所述盖板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通孔,所述培养水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气阀,所述鼓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安装板的左端固定安装鼓风机,将鼓风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安装环相连通,在安装环的表面开设气孔,打开鼓风机,风通过导管进入安装环,再由气孔向外排放气体,确保培养水箱内氧气充足,实验水稻健康茁壮成长。康茁壮成长。康茁壮成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实验种植的水培种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作物栽培
,具体为一种水稻实验种植的水培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属谷类,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区别于旱稻。原产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还有其它分类,按是否无土栽培分为水田稻与浮水稻;按生存周期分为季节稻与“懒人稻”(越年再生稻);按高矮分为普通水稻与2米左右的巨型稻;按耐盐碱性分为普通淡水稻与“海水稻”(其实它主要使用淡水),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可以作为饲料。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属于直接经济作物。还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类的主食。也是北方人民的主要有机食品。
[0003]现有的水稻实验种植的水培种植装置存在下列问题:
[0004]1、现有的水稻实验种植的水培种植装置,一般采用敞开的方式种置水稻,营养液容易挥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水稻缺少固定夹持装置,很容易倾倒。
[0005]2、现有的水稻实验种植的水培种植装置,水稻的根部直接浸在营养液中,容易因为缺氧,出现烂根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稻实验种植的水培种植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固定夹持装置和容易烂根的问题。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实验种植的水培种植装置,包括培养水箱、盖板、以及水稻固定装置,所述培养水箱的上端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内置板,所述盖板放置在内置板的上方,所述盖板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通孔,所述培养水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气阀,所述鼓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安装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水桶和营养液桶,所述储水桶和营养液桶的出水口处均设置有水阀,所述储水桶和营养液桶的出水口均与导管相连接,所述培养水箱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底端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与导管相连通,所述安装环的上方放置有吸水海绵,所述水稻固定装置的底端穿过通孔与吸水海绵相接触,所述安装环为中空腔体,所述安装环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气孔,所述水稻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环、连接板以及底盘,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上端,所述底盘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下方,所述底盘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水稻根穿孔,所述固
定环的内圈固定连接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圈,所述弹性圈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纱布团,所述弹性圈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带,所述固定环的外表面背侧等间距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固定环的外表面前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培养水箱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板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提手,所述提手的表面套有防滑橡胶套。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水桶和营养液桶的侧面均设置有刻度线。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管的右端贯穿培养水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上方设置有阀门。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圈的背面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卡柱,所述弹性带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卡柱与套环相配合。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稻实验种植的水培种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水稻实验种植的水培种植装置,通过在培养水箱的上侧设置内置板并将盖板放到内置板上,大大的减少了营养液的挥发,另外设置水稻固定装置,通过调节套环与卡柱结合的位置,可以改变固定夹持装置的内径,让处在不同生长时期的水稻得到夹持固定,确保水稻茎叶不发生倒伏,促进水稻健康成长。
[0018]2、该水稻实验种植的水培种植装置,通过在安装板的左端固定安装鼓风机,将鼓风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安装环相连通,在安装环的表面开设气孔,打开鼓风机,风通过导管进入安装环,再由气孔向外排放气体,确保培养水箱内氧气充足,实验水稻能够健康茁壮成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主体展开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培养水箱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主体展开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水稻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培养水箱;2、盖板;3、水稻固定装置;4、内置板;5、通孔;6、安装板;7、鼓风机;8、气阀;9、导管;10、储水桶;11、营养液桶;12、水阀;13、放置槽;14、安装环;15、吸水海绵;16、气孔;17、固定环;18、连接板;19、底盘;20、水稻根穿孔;21、安装柱;22、弹性圈;23、纱布团;24、弹性带;25、挡板;26、把手;27、观察窗;28、提手;29、防滑橡胶套;30、刻度线;31、排液管;32、卡柱;33、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
[0026]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实验种植的水培种植装置,包括培养水箱1、盖板2、以及水稻固定装置3,培养水箱1的上端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内置板4,盖板2放置在内置板4的上方,盖板2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通孔5,培养水箱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安装板6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鼓风机7,鼓风机7的输出端设置有气阀8,鼓风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管9,安装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水桶10和营养液桶11,储水桶10和营养液桶11的出水口处均设置有水阀12,储水桶10和营养液桶11的出水口均与导管9相连接,培养水箱1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13,放置槽13的底端放置有安装环14,安装环14与导管9相连通,安装环14的上方放置有吸水海绵15,水稻固定装置3的底端穿过通孔5与吸水海绵15相接触,安装环14为中空腔体,安装环14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气孔16,水稻固定装置3包括固定环17、连接板18以及底盘19,固定环17固定连接在连接板18的上端,底盘19固定连接在连接板18的下方,底盘19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水稻根穿孔20,固定环17的内圈固定连接有安装柱21,安装柱2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圈22,弹性圈2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纱布团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实验种植的水培种植装置,包括培养水箱(1)、盖板(2)、以及水稻固定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水箱(1)的上端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内置板(4),所述盖板(2)放置在内置板(4)的上方,所述盖板(2)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通孔(5),所述培养水箱(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鼓风机(7),所述鼓风机(7)的输出端设置有气阀(8),所述鼓风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管(9),所述安装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水桶(10)和营养液桶(11),所述储水桶(10)和营养液桶(11)的出水口处均设置有水阀(12),所述储水桶(10)和营养液桶(11)的出水口均与导管(9)相连接,所述培养水箱(1)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13),所述放置槽(13)的底端放置有安装环(14),所述安装环(14)与导管(9)相连通,所述安装环(14)的上方放置有吸水海绵(15),所述水稻固定装置(3)的底端穿过通孔(5)与吸水海绵(15)相接触,所述安装环(14)为中空腔体,所述安装环(14)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气孔(16),所述水稻固定装置(3)包括固定环(17)、连接板(18)以及底盘(19),所述固定环(17)固定连接在连接板(18)的上端,所述底盘(19)固定连接在连接板(18)的下方,所述底盘(19)的表面等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纪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纪强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