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锁紧急开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535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锁紧急开锁装置,涉及智能锁领域,包括智能锁本体,所述智能锁本体包括外壳、背板,所述背板与外壳的一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外壳、背板之间分别设置有锁芯装置、紧急开锁装置,所述紧急开锁装置包括底板、盖板,所述底板靠近盖板的一侧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触发圆盘,所述触发圆盘靠近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拨动柱,所述底板的一侧通过支架槽滑动连接有与卡点B、卡点A相配合的杠杆支架,所述支架槽相对立的两个内壁皆开设有支点槽,所述杠杆支架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与支点槽相配合的支点柱。该智能锁紧急开锁装置,实现了智能锁简单便捷的解锁,节省人力物力,不需要换门或换锁。不需要换门或换锁。不需要换门或换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锁紧急开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锁领域,具体为智能锁紧急开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智能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的锁具,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智能门锁区别于传统机械锁, 是具有安全性, 便利性, 先进技术的复合型锁具,在以下场所应用较多:银行、政府部门(注重安全性)、酒店、学校宿舍、居民小区、别墅、宾馆;
[0003]现有的智能锁为一体式,当意外操作使门反锁,且屋内没有人的情况下,常规的智能锁需要将其整体进行拆卸,强拆开锁,导致门或智能锁损坏,引起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智能锁紧急开锁装置,解决了智能锁为一体式,当意外操作使门反锁,且屋内没有人的情况下,常规的智能锁需要将其整体进行拆卸,强拆开锁,导致门或智能锁损坏,引起不必要的财产损失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智能锁本体,所述智能锁本体包括外壳、背板,所述背板与外壳的一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外壳、背板之间分别设置有锁芯装置、紧急开锁装置,所述紧急开锁装置包括底板、盖板,所述底板靠近盖板的一侧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触发圆盘,所述触发圆盘的周侧分别开设有卡点B、卡点A及固定连接有弹簧固定板,所述触发圆盘靠近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拨动柱,所述底板的一侧通过支架槽滑动连接有与卡点B、卡点A相配合的杠杆支架,所述支架槽相对立的两个内壁皆开设有支点槽,所述杠杆支架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与支点槽相配合的支点柱,所述杠杆支架靠近盖板的一侧开设有弹簧槽A,所述弹簧槽A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柱,所述弹簧柱的周侧套接有弹簧,所述盖板靠近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弹簧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盖板的一侧开设有拨动槽A。
[0008]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侧通过连接孔转动连接有旋钮,所述外壳的内侧分别开设有触发槽及与弹簧相配合的弹簧槽B,所述背板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触发槽、卡槽之间卡接有卡板。
[0009]优选的,所述锁芯装置包括伺服电机、齿轮、联动齿轮、锁柱、锁芯、连接柱、扭簧、莲藕丁支架、连接底板、拨动槽B,所述伺服电机、齿轮、联动齿轮、锁柱、锁芯、连接柱、扭簧、莲藕丁支架、拨动槽B皆设置在连接底板靠近外壳的一侧,所述伺服电机与连接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齿轮固定连接于伺服电机的转轴端,所述连接柱的一端贯穿拨动槽B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联动齿轮、莲藕丁支架皆套接在连接柱的周侧,且联动齿轮与齿轮相啮合,所述锁芯与连接底板滑动连接,且锁芯的一端开设有与莲藕丁支架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锁柱的
一端与锁芯固定连接。
[0010](三)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提供了智能锁紧急开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智能锁紧急开锁装置,通过外壳与背板间设置有紧急开锁装置的配合作用,使得当智能锁反锁后,紧急开锁装置能够带动锁芯联动向后滑动,锁柱向内收回,将门锁打开,实现了智能锁简单便捷的解锁,节省人力物力,不需要换门或换锁。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外壳内侧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锁芯装置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紧急开锁装置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盖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00、智能锁本体;101、外壳;102、背板;103、触发槽;104、弹簧槽B;105、连接孔;106、卡板;107、卡槽;200、锁芯装置;201、伺服电机;202、齿轮;203、联动齿轮;204、旋钮;205、锁柱;206、锁芯;207、连接柱;208、扭簧;209、莲藕丁支架;210、限位槽;211、连接底板;212、拨动槽B;300、紧急开锁装置;301、底板;302、触发圆盘;303、卡点B;304、卡点A;305、支架槽;306、支点柱;307、杠杆支架;308、弹簧柱;309、弹簧槽A;310、弹簧;311、支点槽;312、拨动柱;313、弹簧固定板;314、盖板;315、拨动槽A;316、拉簧;317、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智能锁本体100,智能锁本体100安装在门上,智能锁本体100包括外壳101、背板102,背板102与外壳101的一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使得安装前背板102与外壳101能够打开,对内部装置进行安装,外壳101、背板102之间分别设置有锁芯装置200、紧急开锁装置300,锁芯装置200为现有技术,紧急开锁装置300在锁芯装置200反锁后对其进行解锁,紧急开锁装置300包括底板301、盖板314,底板301靠近盖板314的一侧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触发圆盘302,触发圆盘302的周侧分别开设有卡点B303、卡点A304及固定连接有弹簧固定板313,触发圆盘302靠近盖板3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拨动柱312,底板301的一侧通过支架槽305滑动连接有与卡点B303、卡点A304相配合的杠杆支架307,支架槽305相对立的两个内壁皆开设有支点槽311,杠杆支架307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与支点槽311相配合的支点柱306,杠杆支架307靠近盖板314的一侧开设有弹簧槽A309,弹簧槽A30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柱308,弹簧柱308的周侧套接有弹簧310,盖板314靠近底板3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317,固定柱317、弹簧固定板313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簧316,弹簧310挤压杠杆支架307,使杠杆支架307靠近卡点A端翘起并脱离卡点A,拉簧
316拉动触发圆盘302旋转,盖板314的一侧开设有拨动槽A315,拨动柱312的一端通过拨动槽A315延伸出盖板314,触发圆盘302旋转带动拨动柱312在拨动槽A315内滑动,外壳101的外侧通过连接孔105转动连接有旋钮204,旋钮204与连接柱207固定连接,转动旋钮204,带动连接柱207转动,使锁芯装置200工作,外壳101的内侧分别开设有触发槽103及与弹簧310相配合的弹簧槽B104,弹簧310的两端分别卡接在弹簧槽B104、弹簧槽A309内,背板102的一侧开设有卡槽107,触发槽103、卡槽107之间卡接有卡板106,卡槽107与支架槽305相连通,使得卡板106对杠杆支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锁紧急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锁本体(100),所述智能锁本体(100)包括外壳(101)、背板(102),所述背板(102)与外壳(101)的一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外壳(101)、背板(102)之间分别设置有锁芯装置(200)、紧急开锁装置(300);所述紧急开锁装置(300)包括底板(301)、盖板(314),所述底板(301)靠近盖板(314)的一侧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触发圆盘(302),所述触发圆盘(302)的周侧分别开设有卡点B(303)、卡点A(304)及固定连接有弹簧固定板(313),所述触发圆盘(302)靠近盖板(3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拨动柱(312),所述底板(301)的一侧通过支架槽(305)滑动连接有与卡点B(303)、卡点A(304)相配合的杠杆支架(307),所述支架槽(305)相对立的两个内壁皆开设有支点槽(311),所述杠杆支架(307)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与支点槽(311)相配合的支点柱(306);所述杠杆支架(307)靠近盖板(314)的一侧开设有弹簧槽A(309),所述弹簧槽A(30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柱(308),所述弹簧柱(308)的周侧套接有弹簧(310);所述盖板(314)靠近底板(3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317),所述固定柱(317)、弹簧固定板(313)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簧(316);所述盖板(314)的一侧开设有拨动槽A(3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继怀王盛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晶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