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骨科临床的护理牵引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4998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骨科临床的护理牵引支架,包括带动底座,所述带动底座顶部两侧分别对称挖设有第一放置腔与第二放置腔,所述第一放置腔内腔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二放置腔内腔设置有第一阻尼转轴,所述靠背板与承载板之间通过滑杆连接,所述承载板顶面中部挖设有第三放置腔,所述承载板顶面两侧均通过连接机构分别连接有腿板与脚板,所述脚板顶面对称挖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底面中部设置有电液推杆,所述电液推杆输出端设置有连接套环,所述连接套环内腔通过第二阻尼转轴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左侧设置有脚套,便于安装与拆卸,同时避免了某一部件损坏,需要整体更换的情况,很好的因病人的尺寸从而调整。换的情况,很好的因病人的尺寸从而调整。换的情况,很好的因病人的尺寸从而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骨科临床的护理牵引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骨科临床的护理牵引支架,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骨外科是医疗机构的一个诊疗科目,是创伤、脊柱外科的总称,是以诊疗各种类型断指、断掌、多指离断的再植、各种类型皮瓣移植、神经修复术、四肢先天性畸形、臂丛神经损伤及神经卡压的诊治的专业科室,科室骨创伤专业采用多种中西结合方法、开展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和关节外科等各种骨科手术,现有技术中,支架大多为整体,不能便于安装、拆卸与调节,出现某一个部件出现损坏,需要整体更换,为此,提供一种用于骨科临床的护理牵引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骨科临床的护理牵引支架,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骨科临床的护理牵引支架,包括带动底座,所述带动底座顶部两侧分别对称挖设有第一放置腔与第二放置腔,所述第一放置腔内腔设置有第一螺纹杆,且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一放置腔内腔一侧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放置腔内腔设置有第一阻尼转轴,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一阻尼转轴外壁中部均通过连接环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一侧通过衔接槽连接有承载体,且所述衔接槽挖设于定位杆一侧,所述承载体包括靠背板与承载板,所述靠背板与承载板之间通过滑杆连接,所述承载板顶面中部挖设有第三放置腔,所述承载板顶面两侧均通过连接机构分别连接有腿板与脚板,所述脚板顶面对称挖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底面中部设置有电液推杆,所述电液推杆输出端设置有连接套环,所述连接套环内腔通过第二阻尼转轴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左侧设置有脚套。
[0006]进一步而言,所述连接环分别套嵌于第一阻尼转轴与第一螺纹杆的外壁中部,且所述第一螺纹杆与连接环为螺纹连接。
[0007]进一步而言,所述承载体两侧对称设置有衔接块,且相邻的两个所述衔接块与衔接槽为一组,并为卡合连接。
[0008]进一步而言,所述滑杆两端分别设置于靠背板与承载板内腔,并呈对称分部。
[0009]进一步而言,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定位块、L形限位块、第二螺纹杆、固定块、连接块、L形连接杆、导向杆与导向底座,所述定位块一侧设置有L形限位块,所述L形限位块前表面通过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有固定块,且所述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于L形限位块前表面,并呈对称分布,所述L形限位块与固定块之间夹持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面中部设置有L形连接杆,所述L形连接杆输出端通过连接件套嵌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底面设置有导向底座,所述导向底座设置于第三放置腔内,且所述导向底座尺寸与第三放置腔内腔尺寸相同。
[0010]本技术有益效果:
[0011]1、通过设置的衔接块与衔接槽,两者相卡合,以此让承载体很好的卡合至带动底座顶面,使用时,便于安装与拆卸。
[0012]2、通过设置的第一螺纹杆,通过螺纹的原理,并通过连接环与定位杆带动靠背板移动,并通过滑杆的协助,很好的因病人的尺寸从而调整。
[0013]3、通过设置的连接机构与其内部包括的部件,通过定位块与第三放置腔顶面卡合,以此带动定位块上其余的部件固定,且第二螺纹杆带动固定块移动,很好的让连接块夹持在L形限位块与固定块之间形成的空腔内,以此L形连接杆很好的带动导向杆与导向底座设置在第三放置腔内,并分别连接腿板与脚板,使得整体便于安装与拆卸,同时避免了某一部件损坏,需要整体更换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骨科临床的护理牵引支架主视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骨科临床的护理牵引支架衔接块卡合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一种用于骨科临床的护理牵引支架承载体拉伸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一种用于骨科临床的护理牵引支架连接机构放大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1、带动底座;2、第一放置腔;3、第二放置腔;4、第一螺纹杆;5、第一阻尼转轴;6、定位杆;7、衔接槽;8、承载体;9、靠背板;10、承载板;11、滑杆;12、第三放置腔;13、连接机构;14、腿板;15、脚板;16、凹槽;17、电液推杆;18、连接套环;19、调节杆;20、脚套;21、衔接块;22、定位块;23、L形限位块;24、第二螺纹杆;25、固定块;26、连接块;27、L形连接杆;28、导向杆;29、导向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如图1

图4所示,一种用于骨科临床的护理牵引支架,包括带动底座1,所述带动底座1顶部两侧分别对称挖设有第一放置腔2与第二放置腔3,所述第一放置腔2内腔设置有第一螺纹杆4,且所述第一螺纹杆4与第一放置腔2内腔一侧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放置腔3内腔设置有第一阻尼转轴5,所述第一螺纹杆4与第一阻尼转轴5外壁中部均通过连接环连接有定位杆6,且所述连接环分别套嵌于第一阻尼转轴5与第一螺纹杆4的外壁中部,且所述第一螺纹杆4与连接环为螺纹连接,所述定位杆6一侧通过衔接槽7连接有承载体8,且所述衔接槽7挖设于定位杆6一侧,所述承载体8两侧对称设置有衔接块21,且相邻的两个所述衔接块21与衔接槽7为一组,并为卡合连接,所述承载体8包括靠背板9与承载板10,所述靠背
板9与承载板10之间通过滑杆11连接,且所述滑杆11两端分别设置于靠背板9与承载板10内腔,并呈对称分部,所述承载板10顶面中部挖设有第三放置腔12,所述承载板10顶面两侧均通过连接机构13分别连接有腿板14与脚板15,所述脚板15顶面对称挖设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内腔底面中部设置有电液推杆17,所述电液推杆17输出端设置有连接套环18,所述连接套环18内腔通过第二阻尼转轴连接有调节杆19,所述调节杆19左侧设置有脚套20。
[0023]具体的,如图1与图4所示,所述连接机构13包括定位块22、L形限位块23、第二螺纹杆24、固定块25、连接块26、L形连接杆27、导向杆28与导向底座29,所述定位块22一侧设置有L形限位块23,所述L形限位块23前表面通过第二螺纹杆24螺纹连接有固定块25,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骨科临床的护理牵引支架,包括带动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底座(1)顶部两侧分别对称挖设有第一放置腔(2)与第二放置腔(3),所述第一放置腔(2)内腔设置有第一螺纹杆(4),且所述第一螺纹杆(4)与第一放置腔(2)内腔一侧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放置腔(3)内腔设置有第一阻尼转轴(5),所述第一螺纹杆(4)与第一阻尼转轴(5)外壁中部均通过连接环连接有定位杆(6),所述定位杆(6)一侧通过衔接槽(7)连接有承载体(8),且所述衔接槽(7)挖设于定位杆(6)一侧,所述承载体(8)包括靠背板(9)与承载板(10),所述靠背板(9)与承载板(10)之间通过滑杆(11)连接,所述承载板(10)顶面中部挖设有第三放置腔(12),所述承载板(10)顶面两侧均通过连接机构(13)分别连接有腿板(14)与脚板(15),所述脚板(15)顶面对称挖设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内腔底面中部设置有电液推杆(17),所述电液推杆(17)输出端设置有连接套环(18),所述连接套环(18)内腔通过第二阻尼转轴连接有调节杆(19),所述调节杆(19)左侧设置有脚套(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骨科临床的护理牵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分别套嵌于第一阻尼转轴(5)与第一螺纹杆(4)的外壁中部,且所述第一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先梅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