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劳保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496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透气劳保手套,属于劳保用品领域,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的背面区域对应各个手指处上设有若干透气区,所述手套本体的手背区域设有第一换气部,所述第一换气部设有若干换气孔,所述第一换气部与透气区相通,所述透气区均沿着手指处的指尖延伸至第一换气部,所述透气区设有沿着手指关节分布的汲气气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手指关节的活动对汲气气囊进行挤压,使手背处的透气区的换气孔跟随关节活动进行收缩扩张,使得第一换气部的换气孔随之收放打开,使得手背外的气体能够与手套内的气体进行气体循环,将手部产生的汗液在蒸发后形成的闷热水汽及时排出。在蒸发后形成的闷热水汽及时排出。在蒸发后形成的闷热水汽及时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气劳保手套


[0001]本技术公开一种劳保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透气劳保手套。

技术介绍

[0002]劳保手套,是一种劳动保护用品,由于具有耐酸碱、抗腐蚀、耐高温、抗寒冷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矿、金属、机械制造、玻璃、五金机电,重工业操作等各行业的劳动防护。
[0003]现有劳保手套为追求更高的防护效果,对手套进行加厚,虽然保证了防护和耐磨效果,但其透气效果相应变差,长期佩戴手套进行劳作,由于手套较厚,手部产生的汗液蒸发形成闷热水汽无法及时排出,易给佩戴者带来不适感,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透气劳保手套。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气劳保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的背面区域对应各个手指处上设有若干透气区,所述手套本体的手背区域设有第一换气部,所述第一换气部设有若干换气孔,所述第一换气部与透气区相通,所述透气区均沿着手指处的指尖延伸至第一换气部,所述透气区设有沿着手指关节分布的汲气气囊。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手指关节的活动对汲气气囊进行挤压,使手背处的透气区的换气孔跟随关节活动进行收缩扩张,使得第一换气部的换气孔随之收放打开,使得手背外的气体能够与手套内的气体进行气体循环,将手部产生的汗液在蒸发后形成的闷热水汽及时排出。
[0007]作为优选,所述手套本体的掌心区域沿各个手指根部至虎口区域设有第二换气部,所述手套本体的掌心区域设有第三换气部,所述第三换气部沿小指根部向下延伸至腕关节处,所述第二换气部和第三换气部均与第一换气部相通,所述第二换气部和第三换气部均设有换气通道。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换气部和第三换气部分别设在小指根部至虎口处及腕关节处这些容易积蓄汗液的区域,通过换气通道使其能够连通到第一换气部进行气体循环。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换气部和第三换气部设有防滑纹。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滑纹能够增强小指根部至虎口处及腕关节处区域的摩擦系数,使穿戴手套时对工具的抓握更加牢固。
[0011]作为优选,所述防滑纹为呈切割的三角星型纹路,且三角星型纹路的切割纹路与换气通道相牵连。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星型纹路随着手部活动而扩大或收缩,模拟手部活动,既牵连换气通道进行换气,又增强了手套的抓握力和柔软性。
[0013]作为优选,所述汲气气囊呈纺锤形。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纺锤形使得手指关节在活动时能够获得更大的接触体积,使得汲气气囊在扩大和收缩过程中能够提高换气效率。
[0015]作为优选,所述透气区的材料为氟化聚氨酯。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氟化聚氨酯具有更高的耐水性、更好的透气性和水蒸汽透过率。能够确保纤维面料的防水性能和使用寿命。
[0017]作为优选,所述手套本体的主体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具有优良的耐化学药品性、耐光性和耐热性,有良好的耐久性、尺寸稳定性和较好的弹性,而且弹性不受湿度的影响,手感柔软,吸湿性、耐磨性和纤维卷曲性好,拉伸弹性和压缩弹性极好。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其一,通过手指关节的活动对汲气气囊进行挤压,使手背处的透气区的换气孔跟随关节活动进行收缩扩张,使得第一换气部的换气孔随之收放打开,使得手背外的气体能够与手套内的气体进行气体循环,将手部产生的汗液在蒸发后形成的闷热水汽及时排出;
[0021]其二,第二换气部和第三换气部分别设在小指根部至虎口处及腕关节处这些容易积蓄汗液的区域,通过换气通道使其能够连通到第一换气部进行气体循环;
[0022]其三,通过防滑纹能够增强小指根部至虎口处及腕关节处区域的摩擦系数,使穿戴手套时对工具的抓握更加牢固;
[0023]其四,三角星型纹路随着手部活动而扩大或收缩,模拟手部活动,既牵连换气通道进行换气,又增强了手套的抓握力和柔软性;
[0024]其五,纺锤形使得手指关节在活动时能够获得更大的接触体积,使得汲气气囊在扩大和收缩过程中能够提高换气效率。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透气劳保手套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6]图2为透气劳保手套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7]图3为透气劳保手套的内部示意图;
[0028]图4为防滑纹的放大图。
[0029]附图标记:1、汲气气囊;2、第一换气部;3、透气区;4、第二换气部;5、第三换气部;6、防滑纹;7、换气通道;8、三角星型纹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一种透气劳保手套,如图1

图4所示,包括手套本体,手套本体的背面区域对应各个手指处上设有若干透气区3,手套本体的手背区域设有第一换气部2,第一换气部2设有若干换气孔,第一换气部2与透气区3相通,透气区3均沿着手指处的指尖延伸至第一换气部2,透气区3设有沿着手指关节分布的汲气气囊1。
[0032]当手套内积蓄过多汗液且蒸发形成闷热水汽无法及时排出手套时,穿戴手套的使用者可以通过劳作过程中关节的活动对沿手指关节分布的汲气气囊1进行挤压,使得汲气气囊1的体积受压迫而减小,并将第一换气部2处的换气孔扩大,使得第一换气部2内得闷热水汽能够随之被挤压从换气孔排出;之后关节的活动对汲气气囊1的挤压变小,汲气气囊1的体积受到的压迫变小,汲气气囊1受自然扩张,体积变大,汲气气囊1内形成负压,使得换气孔外的空气受大气压的影响,被挤入第一换气部2;并且手套本体的掌心区域沿各个手指根部至虎口区域设有第二换气部4,手套本体的掌心区域设有第三换气部5,且第三换气部5沿小指根部向下延伸至腕关节处,另外,第二换气部4和第三换气部5均与第一换气部2相通,第二换气部4和第三换气部5均设有换气通道7,被挤入第一换气部2的空气沿着换气通道7向第二换气部4和第三换气部5进行扩散,使得这些容易继续汗液的区域能够通过换气通道7与第一换气部2进行气体循环,从而实现手套内外的气体交换,以将汗液在蒸发后形成的闷热水汽及时排出手套。
[0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劳保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的背面区域对应各个手指处上设有若干透气区(3),所述手套本体的手背区域设有第一换气部(2),所述第一换气部(2)设有若干换气孔,所述第一换气部(2)与透气区(3)相通,所述透气区(3)均沿着手指处的指尖延伸至第一换气部(2),所述透气区(3)设有沿着手指关节分布的汲气气囊(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劳保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的掌心区域沿各个手指根部至虎口区域设有第二换气部(4),所述手套本体的掌心区域设有第三换气部(5),所述第三换气部(5)沿小指根部向下延伸至腕关节处,所述第二换气部(4)和第三换气部(5)均与第一换气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惠泉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玲珑手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