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震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495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震手套,属于手套技术领域,包括手套本体和袖筒,手套本体与袖筒相连接,手套本体包括掌心面和掌背面,掌心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缓冲垫、第二缓冲垫以及若干个第三缓冲垫,第二缓冲垫和若干个第三缓冲垫与掌心面固定连接,第一缓冲垫设置在掌心面对应手心中心处,第一缓冲垫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掌心面和掌背面之间且背离大拇指的位置上,第一缓冲垫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组件拆卸连接在掌心面和掌背面之间且靠近大拇指的位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防震手套,可将第一缓冲垫翻折至掌背面,减小掌心面一侧的厚度,方便使用者的手掌进行弯曲,提高手掌活动灵活性。提高手掌活动灵活性。提高手掌活动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震手套


[0001]本技术涉及手套
,具体为一种防震手套。

技术介绍

[0002]手套是手部保暖或劳动保护用品,也有装饰用的,随着时代的进步,用于各种场合的手套被生产出来,例如医疗防菌、工业防护以及其它方面的,其中在采矿业、汽车制造、道路建造、林业、伐木搬运和砍伐的作业人员使用铆接、打磨、铺砂、抛光工具等振动机械作业时,手部会受到从机器或设备传递来的震动,长时间受到震动容易对身体造成危害,为了减少震动对身体的伤害,厂商推出了抗震手套。
[0003]现有的抗震手套主要是在手心处设置有用于减少震动的缓冲橡胶,但是这增加了手套的厚度,且缓冲橡胶变形程度小,不利于手部的弯曲,降低使用者手部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震手套,可将第一缓冲垫翻折至掌背面,减小掌心面一侧的厚度,方便使用者的手掌进行弯曲,提高手掌活动灵活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防震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和袖筒,所述手套本体与袖筒相连接,所述手套本体包括掌心面和掌背面,所述掌心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缓冲垫、第二缓冲垫以及若干个第三缓冲垫,所述第二缓冲垫和若干个第三缓冲垫与掌心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垫设置在掌心面对应手心中心处,所述第一缓冲垫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掌心面和掌背面之间且背离大拇指的位置上,所述第一缓冲垫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组件拆卸连接在掌心面和掌背面之间且靠近大拇指的位置上。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触设备和操作机械时,位于掌心面的第一缓冲垫、第二缓冲垫以及若干个第三缓冲垫会首先与设备和机械接触,利用第一缓冲垫、第二缓冲垫以及若干个第三缓冲减少身体受到的震动,进而减少身体受到的伤害,且在不需要使用设备和接触机械时,可先通过第一连接组件断开第一缓冲垫一端的连接,接着将第一缓冲垫翻折至掌背面,并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固定第一缓冲垫,减小掌心面一侧的厚度,方便使用者的手掌进行弯曲,提高手掌活动灵活性。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缓冲垫设置在掌心面靠近大拇指和袖筒的位置上,所述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之间形成使大拇指活动方便的第一凹槽,若干个所述第三缓冲垫设置在掌心面对应手指的位置,若干个所述第三缓冲垫之间形成使手指关节活动的第二凹槽。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能分别为大拇指和手指关节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从而减小第一缓冲垫、第二缓冲垫以及若干个第三缓冲垫对手掌和手指活动的影响。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橡胶凸起。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橡胶凸起自身的形变能力,为手掌处提供一定的缓冲,从而进一步减小传递至身体的震动,进而减小震动对身体的伤害。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凸起内开设有缓冲空腔。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空腔可以增加橡胶凸起的形变程度,且利用缓冲空腔中的空气,减小震动的传递效果,进一步增加橡胶凸起缓冲震动的能力。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子魔术贴和母魔术贴,所述子魔术贴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缓冲垫朝向掌心面和背离掌心面的两侧上,所述母魔术贴分别固定连接在掌心面和掌背面上。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子魔术贴和母魔术贴之间的配合,使得第一缓冲垫能固定掌心面和掌背面上,使用者可将第一缓冲垫朝掌背面翻折并固定,从而减小第一缓冲垫对手掌弯曲的影响。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袖筒上设置有活动缺口,所述袖筒靠近活动缺口的位置设置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袖筒上,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组件拆卸连接在袖筒上。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缺口能增大将手伸入袖套内的开口,方便使用者戴上手套,接着可利用第二连接件使得连接带限制袖筒开口的大小,避免手套从手部滑脱,增加穿戴的手套的稳定性。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子按扣和若干个母按扣,所述子按扣固定连接在连接带上,若干个所述母按扣沿着手臂周向固定连接在袖筒上。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通过改变与子按扣连接母按扣的位置,改变袖套开口的大小,使得袖套开口的大小能适合不同粗细的手臂,提升手套的适用性。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缓冲垫、第二缓冲垫以及第三缓冲垫均包括海绵和摩擦层,所述海绵位于掌心面和摩擦层之间,所述摩擦层由涤纶纤维经纬编织而成。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绵通过自身的特点能减少震动并提供缓冲,涤纶纤维具有耐磨的特点,使得第一缓冲垫、第二缓冲垫以及若干个第三缓冲垫在具有缓冲作用的同时能提高对物体的耐磨,进而提高手套的耐磨程度。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缓冲垫、第二缓冲垫、若干个第三缓冲垫以及若干个橡胶凸起能为机械和设备所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从而减少身体受到的震动,保证使用者的身体安全,且在不接触设备和使用机械时,可将第一缓冲垫翻折至掌背面,从而减小掌心面的厚度,提高手掌活动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震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第一缓冲垫翻折时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5]图3为本技术第一缓冲垫翻折时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6]图4为本技术橡胶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袖筒;2、掌心面;3、掌背面;4、第一缓冲垫;5、第二缓冲垫;6、第三缓冲垫;
7、第一凹槽;8、第二凹槽;9、橡胶凸起;10、缓冲空腔;11、子魔术贴;12、母魔术贴;13、活动缺口; 14、连接带;15、子按扣;16、母按扣;17、海绵;18、摩擦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9]一种防震手套,如图1和图4所示,包括手套本体和袖筒1,手套本体与袖筒1相连接,其中手套本体包括掌心面2和掌背面3,且掌心面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缓冲垫4、第二缓冲垫5以及若干个第三缓冲垫6,第一缓冲垫4设置在掌心面2对应手心中心处,第二缓冲垫5固定连接在在掌心面2靠近大拇指和袖筒1的位置上,且第一缓冲垫4和第二缓冲垫5之间形成使大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震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和袖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与袖筒(1)相连接,所述手套本体包括掌心面(2)和掌背面(3),所述掌心面(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缓冲垫(4)、第二缓冲垫(5)以及若干个第三缓冲垫(6),所述第二缓冲垫(5)和若干个第三缓冲垫(6)与掌心面(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垫(4)设置在掌心面(2)对应手心中心处,所述第一缓冲垫(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掌心面(2)和掌背面(3)之间且背离大拇指的位置上,所述第一缓冲垫(4)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组件拆卸连接在掌心面(2)和掌背面(3)之间且靠近大拇指的位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垫(5)设置在掌心面(2)靠近大拇指和袖筒(1)的位置上,所述第一缓冲垫(4)和第二缓冲垫(5)之间形成使大拇指活动方便的第一凹槽(7),若干个所述第三缓冲垫(6)设置在掌心面(2)对应手指的位置,若干个所述第三缓冲垫(6)之间形成使手指关节活动的第二凹槽(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垫(4)和第二缓冲垫(5)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橡胶凸起(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震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惠泉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玲珑手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