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水陆两栖的园林种植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4575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水陆两栖的园林种植箱,其包括种植外箱、种植内箱、水箱、蓄水箱、水生植物种植箱。植箱外箱内部有种植内箱,种植内箱与种植外箱通过垫块连接,种植外箱右侧外部连接控制器,种植内箱右侧内部安装湿度传感器,种植外箱底部固定水箱,水箱与种植外箱之间过滤层,水箱底部安装有万向轮、定向轮,水箱左设有侧固定安装水生植物种植箱,适应深根性和浅根性水生植物,水箱右侧固定安装有蓄水箱,蓄水箱为种植内箱中植物提供水分,种植外箱、种植内箱、水箱前侧挡板均为活动连接。此园林种植箱结构简单、便于固定、可组合安装;自动检测湿度,完成浇水,节省人力;使用节水喷头;安装水生植物种植箱,充分利用水资源。充分利用水资源。充分利用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水陆两栖的园林种植箱


[0001]本技术涉及园林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水陆两栖的园林种植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汽车尾气、钢筋混凝土、土壤污染、水资源短缺等恶劣环境在不断威胁着城市的环境,因此园林绿化需要向精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一方面植物为城市提供充足的养分,但植物需水量大,是城市生活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全球水资源匮乏,雨水是不可多得的水资源,应充分利用与水资源,节约生活用水。另一方面水生植物的生长范围受到限制,园林中大多种植于河、湖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而道路、小区等受条件限制的地区则缺乏水生植物的种植,植物种类不够丰富。
[0003]现阶段应用的园林种植箱大部分还是需要人工完成浇水,也有部分利用海面城市的理论收集雨水,但很少考虑到节约回收利用的雨水资源,也很少考虑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结合种植,植物种类结构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水陆两栖的园林种植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园林种植箱无法节约回收利用的雨水资源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提供一种可水陆两栖的园林种植箱,水陆两栖表示可在种植箱内种植陆生植物和水生生物,种植箱包括种植外箱,种植外箱内设有种植内箱,种植内箱内右侧中部固定设有箱内湿度传感器;
[0007]种植外箱底板上设有均匀设有多个透水孔,种植外箱底板下方设有过滤层;种植外箱底板下方设有水箱;
[0008]水箱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与其连通的水生植物种植箱和蓄水箱;
[0009]蓄水箱内设有主体水管,主体水管上设有第一水泵,主体水管一端设于蓄水箱内,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
[0010]第一水管设于种植内箱底部,第一水管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滴灌式喷头,第一水管自由端封闭;
[0011]第二水管设于种植内箱顶部,第二水管上设有箱外湿度传感器,第二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第二水管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雾状式喷头,第二水管自由端封闭;
[0012]种植外箱外壁上设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箱内湿度传感器、箱外湿度传感器、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电连接。
[0013]本方案的园林种植箱可将雨水自动过滤、自动完成对植物的浇灌,便于回收利用雨水资源,节约生活用水,也减少人力劳动;水生植物种植箱的设置,为水生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丰富了种植箱内的植物种类,使其更具有观赏性。
[0014]进一步地,为了承托种植内箱,让种植内箱底部与种植外箱底部有一定间距,避免
因收集雨水过多了造成种植内箱植物根部腐烂,种植外箱底部与种植内箱底部之间固定设有垫块。
[0015]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安装和拆卸,主体水管位于蓄水箱外侧的一端设有三通接头,主体水管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连通。
[0016]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对整个种植箱的移动和固定位置,水箱底部一侧安装有两个定向轮,另一侧安装有两个刹车的万向轮。
[0017]进一步地,为了可自由拆卸和组装,便于植物放置和固定种植外箱;种植内箱和水箱三者的一侧面板均为活动连接,水箱连接活动的侧面板侧设置有密封圈;种植外箱、种植内和水箱三者的一侧面板上均螺纹连接有锁止杆。
[0018]进一步地,为了合理运用收集到的雨水资源,水箱顶部设有水箱溢水口;
[0019]水生植物种植箱包括深根性水生植物种植箱和浅根性水生植物种植箱;深根性水生植物种植箱的深度大于浅根性水生植物种植箱的深度;
[0020]深根性水生植物种植箱固定设于水箱溢水口侧壁上;深根性水生植物种植箱箱口高度低于水箱溢水口高度,深根性水生植物种植箱上设有深根性水生植物溢水口;
[0021]浅根性水生植物种植箱设于深根性水生植物溢水口侧壁上,浅根性水生植物种植箱箱口高度低于深根性水生植物溢水口,浅根性水生植物种植箱上设有浅根性水生植物溢水口。
[0022]进一步地,为了让溢出的水呈现水幕形态,深根性水生植物溢水口下端和浅根性水生植物溢水口下端均为水平凸出设置。
[0023]进一步地,为了保证蓄水箱内水位线与水箱内水位线持平,蓄水箱的高度与水箱溢水口的高度持平。
[0024]进一步地,方便自由安装和拆卸以及自由组合,水箱与水生植物种植箱和蓄水箱为可拆卸连接。
[0025]进一步地,为了过滤雨水大颗粒杂质,提高过滤效果,防止滴灌式喷头和雾状式喷头堵塞,过滤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过滤网、石英砂滤层和陶瓷膜过滤层。
[00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水陆两栖的园林种植箱,结构简单,便于固定、移动、操作,可将雨水自动过滤自动完成浇水,减少人力劳动;采用滴灌式和雾状式喷头,减少水资源再利用的浪费;水生植物种植箱,增加了植物的组成结构,溢水口的处理,加强了种植箱的观赏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水陆两栖园林种植箱正视结构示意主图。
[0028]图2为水陆两栖园林种植箱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锁止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过滤层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其中,1、种植外箱;2、种植内箱;3、箱内湿度传感器;4、过滤层;401、过滤网;402、石英砂滤层;403、陶瓷膜过滤层;5、水箱;501、水箱溢水口;6、水生植物种植箱;61、深根性水生植物种植箱;62、浅根性水生植物种植箱;601、深根性水生植物溢水口;602、浅根性水生植物溢水口;7、蓄水箱;8、主体水管;9、第一水泵;10、第一水管;11、第二水管;12、滴灌式
喷头;13、箱外湿度传感器;14、第二水泵;15、雾状式喷头;16、控制器;17、垫块;18、三通接头;19、定向轮;20、万向轮;21、锁止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专利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0033]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水陆两栖的园林种植箱,其包括种植外箱1,种植外箱1内设有种植内箱2,种植内箱2内右侧中部固定设有箱内湿度传感器3;
[0034]种植外箱1底板上均匀设有多个透水孔,种植外箱1底板下方设有过滤层4;过滤层4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过滤网401、石英砂滤层402和陶瓷膜过滤层403。
[0035]种植外箱1底板下方设有水箱5;水箱5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连通的水生植物种植箱6和蓄水箱7;
[0036]过滤层4将种植箱收集到的雨水过滤,过滤后的雨水自动进入水箱5以及蓄水箱7内;
[0037]为了合理运用水箱5内的雨水回收资源,水箱5顶部设有水箱溢水口5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水陆两栖的园林种植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外箱(1),所述种植外箱(1)内设有种植内箱(2),所述种植内箱(2)内右侧中部固定设有箱内湿度传感器(3);种植外箱(1)底板上均匀设有多个透水孔,种植外箱(1)底板下方设有过滤层(4);种植外箱(1)底板下方设有水箱(5);所述水箱(5)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与其连通的水生植物种植箱(6)和蓄水箱(7);所述蓄水箱(7)内设有主体水管(8),所述主体水管(8)上设有第一水泵(9),主体水管(8)一端设于蓄水箱(7)内,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水管(10)和第二水管(11);所述第一水管(10)设于种植内箱(2)底部,第一水管(10)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滴灌式喷头(12),第一水管(10)自由端封闭;所述第二水管(11)设于种植内箱(2)顶部,第二水管(11)上设有箱外湿度传感器(13),第二水管(11)上设有第二水泵(14),第二水管(11)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雾状式喷头(15),第二水管(11)自由端封闭;种植外箱(1)外壁上设有控制器(16),所述控制器(16)分别与箱内湿度传感器(3)、箱外湿度传感器(13)、第一水泵(9)、第二水泵(14)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种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外箱(1)底部与所述种植内箱(2)底部之间固定设有垫块(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种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水管(8)位于蓄水箱(7)外侧的一端设有三通接头(18),主体水管(8)通过所述三通接头(18)分别与第一水管(10)和第二水管(11)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种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底部一侧安装有两个定向轮(19),另一侧安装有两个具有刹车的万向轮(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谷康邓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