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纳盒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457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0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容纳盒及车辆,这种容纳盒包括:盒体,设置有开口;盖体,转动连接于盒体,以关闭和开放开口;第一卡扣结构,固定连接于盖体;第二卡扣结构,与盒体连接,用于与第一卡扣结构卡合和脱离卡合;自弹开结构,与第二卡扣结构相邻并与盒体连接,用于在第一卡扣结构和第二卡扣结构脱离卡合的状态下弹开盖体。这种容纳盒及车辆,利用盖体的第一卡扣结构和盒体的第二卡扣结构的卡扣,可以使盖体保持关闭开口的状态,保障电池可以稳定的设置于盒体内部;在需要打开盖体的时候,通过控制第二卡扣结构和第一卡扣结构脱离卡扣,自弹开结构将盖体弹开,以使盖体开放开口,从而方便将电池取出盒体。取出盒体。取出盒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容纳盒及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行走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容纳盒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漂移车是一种用于娱乐的小型车辆,可用于个人骑行射击玩乐和商业射击对战娱乐运营等。漂移车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经常性的进行漂移动作,易与外界物体发生碰撞,车辆的电池需要牢固的放置于容纳盒内,相关车辆的电池安装盒难以打开,对电池的更换或维护造成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容纳盒及车辆,以解决电池更换或维护困难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容纳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设置有开口;盖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以关闭和开放所述开口;第一卡扣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盖体;第二卡扣结构,与所述盒体连接,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卡合和脱离卡合;自弹开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扣结构相邻并与所述盒体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和所述第二卡扣结构脱离卡合的状态下弹开所述盖体。
[0006]进一步地,所述自弹开结构凸出于所述盒体的内表面设置,并位于所述开口的位置处,所述自弹开结构在所述开口关闭状态下受所述盖体的抵压。
[0007]进一步地,所述自弹开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与所述盒体的内表面连接并向所述开口的中部凸出设置;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第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弹性臂的第二端形成有用于抵压所述盖体的抵压台。
[0008]进一步地,所述盖体的朝向所述开口一侧的表面上凸出设置有抵挡凸台,所述抵挡凸台靠近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设置并与所述抵压台抵接配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臂由其第一端向其第二端的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卡扣结构一侧折弯延伸或弯曲延伸,且所述弹性臂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盖体的一侧突出。
[0010]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呈板状,呈板状的所述基座上开设有第一避让开口,所述弹性臂位于所述第一避让开口处,且所述弹性臂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盖体的一侧伸出所述第一避让开口。
[0011]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呈板状,呈板状的所述基座上开设有第二避让缺口,所述第二卡扣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避让缺口处。
[0012]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臂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臂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扣结构的两侧。
[0013]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和/或所述弹性臂均为弹性体。
[0014]进一步地,所述容纳盒还包括:开关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扣结构连接,用于带动所
述第二卡扣结构运动以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完成卡合和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脱离卡合;所述开关结构包括:按钮件,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盒体的外表面;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二卡扣结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卡扣结构运动以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完成卡合。
[001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上述的容纳盒;车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行走机构,与所述壳体和所述车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壳体和所述车架在地面上移动。
[00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容纳盒及车辆,盒体上设置有开口,可以将电池通过开口放置于盒体内部,利用盖体的第一卡扣结构和盒体的第二卡扣结构的卡扣,可以使盖体保持关闭开口的状态,保障电池可以稳定的设置于盒体内部;通过设置与所述第二卡扣结构相邻的自弹开结构,在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和所述第二卡扣结构脱离卡合的状态下即能够将盖体弹开,从而方便将电池取出盒体更换。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相关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容纳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容纳盒的一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容纳盒的另一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00

容纳盒;111

脚踏板;112

车架;113

射击机构;114

壳体;115

座椅;116

行走机构;120

盒体;121

开口;122

边缘;130

盖体;140

第一卡扣结构;150

第二卡扣结构;160

自弹开结构;161

基座;162

弹性臂;163

第二避让缺口;164

第一避让开口;165

抵压台;170

按钮件;180

抵挡凸台;181

立柱;182

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方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申请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25]在本申请实施例记载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第一\第二”区分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0027]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提供的车辆多用于娱乐功能车辆,例如漂移车、卡丁车或体感车等。本申请的图示实施例以漂移车为例进行说明,但不局限于漂移车。
[0028]如图1所示,对相关的车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简要说明。车辆包括脚踏板111、车架112、射击机构113、壳体114、座椅115以及行走机构116。用户可以坐在座椅115上,操控
行走机构116进行移动和旋转等动作,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用户可以操控射击机构113进行射击娱乐。
[0029]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容纳盒100位于壳体114内。以节约容纳盒100对车辆的占用空间。车架112固定连接于壳体114,以为壳体114提供支撑。行走机构116连接于壳体114和车架112,用于带动壳体114和车架112在地面上移动。具体的,行走机构116直接连接于车架112,壳体114通过车架112连接于行走机构116。利用车架112为行走机构116提供牢固的支撑,保障行走机构116工作位置的稳定。
[0030]如图2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容纳盒100,这种容纳盒100可以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纳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设置有开口;盖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以关闭和开放所述开口;第一卡扣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盖体;第二卡扣结构,与所述盒体连接,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卡合和脱离卡合;自弹开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扣结构相邻并与所述盒体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和所述第二卡扣结构脱离卡合的状态下弹开所述盖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弹开结构凸出于所述盒体的内表面设置,并位于所述开口的位置处,所述自弹开结构在所述开口关闭状态下受所述盖体的抵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弹开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与所述盒体的内表面连接并向所述开口的中部凸出设置;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第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弹性臂的第二端形成有用于抵压所述盖体的抵压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朝向所述开口一侧的表面上凸出设置有抵挡凸台,所述抵挡凸台靠近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设置并与所述抵压台抵接配合。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由其第一端向其第二端的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卡扣结构一侧折弯延伸或弯曲延伸,且所述弹性臂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盖体的一侧突出。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纳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增洋侯一雪刘占奇梁宏星乔万阳张令
申请(专利权)人: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