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454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泵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包括外壳体、水冷散热装置、液压泵和顶盖,所述水冷散热装置包括水箱、散热片、温度感应控制器和散热管,所述水箱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呈对称设置的散热片,所述水箱的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管,位于顶端的所述散热片的顶端设有液压泵,所述外壳体的左端面外侧固定连接有风冷散热装置,通过设置的水冷散热装置中的水箱、散热片、散热管和螺纹杆,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螺纹杆的缩进可以对侧面散热片的位置进行调节和固定,进一步的可以针对宽度大小不同的液压泵进行降温。不同的液压泵进行降温。不同的液压泵进行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泵
,具体为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是靠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从液压油箱中吸入油液,形成压力油排出,送到执行元件的一种元件,液压泵按结构分为齿轮泵、柱塞泵、叶片泵和螺杆泵,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液压泵降温装置在使用时,一方面不能针对液压泵的大小对装置内部空间进行及时的调整,导致操作繁琐不便,在安装和更换不同大小的液压泵时,不能使液压泵直接的投入使用,另一方面在对液压泵进行风冷降温时,仅利用风扇进行降温,却忽略了在使用过程中,灰尘容易从风道的进出口飞散至装置内侧,对装置的内侧造成了污染,会降低降温机构的降温效果,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包括外壳体、水冷散热装置、液压泵和顶盖,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水冷散热装置,所述水冷散热装置包括水箱、散热片、温度感应控制器和散热管,所述水箱与外壳体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水箱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呈对称设置的散热片,所述水箱的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右侧螺旋连接有套把,所述螺纹杆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管,位于顶端的所述散热片的顶端设有液压泵,所述外壳体的顶端转动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海绵垫,所述外壳体的左端面外侧固定连接有风冷散热装置,所述风冷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壳体、左夹板、右夹板、过滤网和扇叶,所述外壳体的前后两端面均固定连接有通风装置。
[0006]优选的,所述散热片呈L型设置,且位于上侧所述散热片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控制器。
[0007]优选的,所述散热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且第一软管的底端贯穿外壳体,所述散热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且水泵固定连接在水箱内端面底侧。
[0008]优选的,所述散热壳体的右端与外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壳体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左夹板和右夹板,所述左夹板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卡合在右夹板的内侧,所述左夹板和右夹板之间设有过滤网,所述右夹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散热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扇叶。
[0009]优选的,所述散热壳体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橡胶滑轮,且橡胶滑轮与左夹板的左端
面相卡合。
[0010]优选的,所述左夹板和右夹板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橡胶垫与过滤网相贴合。
[0011]优选的,所述通风装置包括电动推杆、通风片和撑杆,所述电动推杆与外壳体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外壳体的前后两端面内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连接杆贯穿限位环,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通风片。
[0012]优选的,所述通风片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撑杆,且撑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水冷散热装置中的水箱、散热片、散热管和螺纹杆,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螺纹杆的缩进可以对侧面散热片的位置进行调节和固定,进一步的可以针对宽度大小不同的液压泵进行降温,使散热片与液压泵的侧面进行贴合,避免因液压泵尺寸不同造成散热效果较差,同时散热片可以也可以提高装置的散热功能,达到降温的目的;
[0015]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风冷散热装置中的左夹板、右夹板、过滤网和扇叶,可以利用风的流通降低装置的内侧温度,利用过滤网可以避免灰尘进入外壳体的内侧,避免装置内侧积灰造成散热性能的降低,同时过滤网拆卸简单方便,易于清洗和更换操作;
[0016]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通风装置,可以在液压板使用时,利用电动推杆将侧边的通风片撑开一定角度,便于装置内侧高热量的空气流出,并且在液压泵闲置时,由于装置内侧温度较低,此时通风片闭合,避免灰尘从散热处进入外壳体的内侧,对装置进行了保护。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2的A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图2的B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水冷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温度感应控制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连接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技术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

外壳体、2

水冷散热装置、201

水箱、202

散热片、203

温度感应控制器、204

固定板、205

螺纹杆、206

套把、207

散热管、208

第一软管、209

第二软管、210

水泵、3

液压泵、4

顶盖、5

海绵垫、6

风冷散热装置、601

散热壳体、602

左夹板、603

右夹板、604

橡胶垫、605

过滤网、606

橡胶滑轮、607

固定架、608

电机、609

扇叶、610

连接柱、7

通风装置、701

电动推杆、702

连接杆、703

限位环、704

固定轴、705

通风片、706

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

8,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8]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包括外壳体1、水冷散热装置2、液压泵3 和顶盖4,外壳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水冷散热装置2,水冷散热装置2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包括外壳体(1)、水冷散热装置(2)、液压泵(3)和顶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水冷散热装置(2),所述水冷散热装置(2)包括水箱(201)、散热片(202)、温度感应控制器(203)和散热管(207),所述水箱(201)与外壳体(1)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水箱(20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呈对称设置的散热片(202),所述水箱(201)的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4),所述固定板(204)的内侧设有螺纹杆(205),所述螺纹杆(205)的右侧螺旋连接有套把(206),所述螺纹杆(205)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管(207),位于顶端的所述散热片(202)的顶端设有液压泵(3),所述外壳体(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顶盖(4),所述顶盖(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海绵垫(5),所述外壳体(1)的左端面外侧固定连接有风冷散热装置(6),所述风冷散热装置(6)包括散热壳体(601)、左夹板(602)、右夹板(603)、过滤网(605)和扇叶(609),所述外壳体(1)的前后两端面均固定连接有通风装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202)呈L型设置,且位于上侧所述散热片(202)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控制器(2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20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208),且第一软管(208)的底端贯穿水箱(201),所述散热管(20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209),所述第二软管(20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210),且水泵(210)固定连接在水箱(201)内端面底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凯钟学平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力泉液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