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河湖治理的自然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河湖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河湖治理的自然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然而我国水资源匮乏,是世界十三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污染严重是造成我国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农业污染、突发性水污染造成河湖水体的水质严重下降,因此需要对河湖水体进行治理,其中,利用生物填料与水中的微生物进行配合生成生物膜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从而对水体进行自然净化。
[0003]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存在的问题:
[0004]现有的自然净化装置,采用尼龙绳等软质材料作为框架,使整个装置浮在水面上,安装和拆卸不便,结构稳定性受水流影响较大,且难以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河湖治理的自然净化装置,通过第一装置框架、第一螺接座、第一填料安装架、第一填料笼、吊耳、第二装置框架、第二螺接座、第二填料安装架、第二填料笼、上笼体、下笼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河湖治理的自然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装置框架(100),所述第一装置框架(100)的前后左右壁的下边沿处均一体成型有第一螺接座(110),所述第一螺接座(110)的顶壁和底壁之间贯通有第一连接螺孔(111),所述第一装置框架(100)的前后左右壁均向内贯通有第一固定螺孔(120),所述第一装置框架(100)通过螺栓贯穿第一固定螺孔(120)与第一填料安装架(130)螺接固定,所述第一填料安装架(130)上安装有若干第一固定杆(140),所述第一固定杆(140)上固定设有若干第一填料笼(150),所述第一装置框架(100)的顶部通过连接绳与浮力囊(200)固定,所述第一连接螺孔(111)与第二连接螺孔(31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螺孔(311)贯通于第二螺接座(310)的顶壁和底壁之间,所述第二螺接座(310)一体成型于第二装置框架(300)的前后左右壁的上下边沿处,所述第二装置框架(300)的前后左右壁均向内贯通有第二固定螺孔(320),所述第二装置框架(300)通过螺栓贯穿第二固定螺孔(320)与第二填料安装架(330)螺接固定,所述第二填料安装架(330)上安装有第二固定杆(340),所述第二固定杆(340)上固定设有若干第二填料笼(3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征,胡家奇,陈实,毛亚辉,咸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