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梯口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4467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梯口防护装置,涉及建筑防护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形状为矩形的框架,框架的一面紧密固定有相适配的用于防止工人受伤的缓冲组件,框架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的两端贯通的空心套杆,四个空心套杆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框架的顶部与底部均铰接有可折叠的矩形的连接架,连接架两侧背向铰接点的一端均穿插有可活动的连接管,连接架与连接管上均开设有多个相适配的通过固定杆固定的小孔,两个连接架与其相对应的框架的一侧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限制连接架沿着铰接点转动的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以延伸开来可以适应电梯口的大小,表面的缓冲组件又可以对工人起到保护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梯口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梯口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各类高层建筑均设计有大量的电梯,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日常生活,但同时也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挑战,对于大体量的建筑群来说,每一个施工操作层都有数量不等的电梯口需要防护,这样的电梯洞口将不计其数,且在正式电梯门安装调试之前的洞口防护势必成为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因此必须要有安全可靠的防护装置。
[0003]目前,在施工过程中对于电梯口的防护,通常采用定型化防护栏,定型化防护栏很难适应不同大小的电梯口,并且在工人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碰到防护栏的外面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综上所述,如何有效的解决一种防护装置能适应不同大小的电梯口,并且能对电梯口外部的施工人员形成保护作用的防护装置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梯口防护装置。
[0005]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梯口防护装置,包括形状为矩形的框架,所述框架的一面紧密固定有与框架相适配的用于防止工人受伤的缓冲组件,所述框架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可调节长度用于支撑电梯口两侧的调节组件,所述框架的顶部与底部均铰接有可延长的连接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用于限制连接架沿着铰接点转动的限位块,所述连接架上还设置有将连接架长度固定的固定组件。
[0007]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紧密固定在框架一面的橡胶缓冲垫,所述橡胶缓冲垫的另一面紧密固定有EVA缓冲泡棉。
[0008]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框架一侧的空心套杆,所述空心套杆的两端贯通,所述空心套杆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贯穿空心套杆两端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朝向框架的一端贯穿空心套杆延伸至框架的内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的形状为矩形,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框架上,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框架与连接架的连接处,两个所述连接架与框架的夹角大于等于90
°

[00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架两侧开设的多个均匀分布的一号小孔,多个所述一号小孔均贯穿连接架的两面,所述一号小孔上穿插有固定杆,所述连接架的两侧位于与框架铰接处相反的一端均套接有可抽插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开设有多个分布均匀且贯穿连接管两面的二号小孔,多个所述二号小孔与多个一号小孔相适配,所述固定杆贯穿一号小孔与二号小孔使连接管与连接架固定,所述连接管远离框架的一端还固定安装有支脚。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在使用时先测量电梯口的长度和宽度,
先调节框架两侧的螺纹杆,通过转动螺纹杆使两侧的螺纹杆沿着螺纹旋转调节至与电梯口宽度相适配的宽度,接着转动框架顶部和底部的连接架,将两个连接架调节到与框架向垂直的位置,在框架顶部与连接架之间插入相适配的限位块,同样在框架底部与连接架之间插入相适配的限位块,限位块可以限制框架与连接架的位置,防止连接架发生转动,然后调节连接架两侧内部穿插的连接管,将连接管抽出到与电梯口长度相适配的长度,在一号小孔与二号小孔上插入固定杆,固定连接管在连接架上的位置,最后将防护装置推入电梯口中,防护装置与电梯口大小相适配,防护装置朝向电梯口外部的缓冲组件又能对工人起到保护作用,形成防护作用。综上所述,该防护装置延伸开来可以适应电梯口的大小,表面的缓冲组件又可以对工人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又一方向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5]附图标记:1、框架;2、缓冲组件;3、调节组件;4、连接架;5、限位块;201、橡胶缓冲垫;202、EVA缓冲泡棉;301、空心套杆;302、螺纹杆;401、连接管;402、支脚;403、固定杆;404、一号小孔;4011、二号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17]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9]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如图1

3所示,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梯口防护装置,包括形状为矩形的框架1,框架1的一面紧密固定有与框架1相适配的用于防止工人受伤的缓冲组件2,框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可调节长度用于支撑电梯口两侧的调节组件3,框架1的顶部与底部均铰接有可延长的连接架4,框架1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用于限制连接架4沿着铰接点转动的限位块
5,连接架4上还设置有将连接架4长度固定的固定组件。
[0021]本实施方案中,将框架1两侧的调节组件3调节至与电梯口宽度相适配的长度,然后将框架1顶部与底部上铰接的连接架4转动到与框架1相垂直的角度,将限位块5插入框架1与连接架4之间,延长连接架4使连接架4可以抵到电梯口内部相对应的墙壁上,整个装置可以与电梯口相适配,该装置朝向电梯口外部的一面的缓冲组件2可以防止施工人员受到伤害,当该装置需要收回时,通过框架1两侧的调节组件3和可折叠的连接架4的特征可以很好的收回该装置,并且在存放时占用的空间更小。
[0022]具体的,缓冲组件2包括紧密固定在框架1一面的橡胶缓冲垫201,橡胶缓冲垫201的另一面紧密固定有EVA缓冲泡棉202。
[0023]本实施例中,双重保护可以更好的保证施工人员在碰到该装置时不受伤害。
[0024]具体的,调节组件3包括固定在框架1一侧的空心套杆301,空心套杆301的两端贯通,空心套杆30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贯穿空心套杆301两端的螺纹杆302,螺纹杆302朝向框架1的一端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梯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形状为矩形的框架(1),所述框架(1)的一面紧密固定有与框架(1)相适配的用于防止工人受伤的缓冲组件(2),所述框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可调节长度用于支撑电梯口两侧的调节组件(3),所述框架(1)的顶部与底部均铰接有可延长的连接架(4),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用于限制连接架(4)沿着铰接点转动的限位块(5),所述连接架(4)上还设置有将连接架(4)长度固定的固定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梯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2)包括紧密固定在框架(1)一面的橡胶缓冲垫(201),所述橡胶缓冲垫(201)的另一面紧密固定有EVA缓冲泡棉(2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梯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垂直固定在框架(1)一侧的空心套杆(301),所述空心套杆(301)的两端贯通,所述空心套杆(30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贯穿空心套杆(301)两端的螺纹杆(302),所述螺纹杆(302)朝向框架(1)的一端贯穿空心套杆(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成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