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内网结构的除尘滤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440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回收内网结构的除尘滤筒,包括外筒结构和内网结构,外筒结构包括滤料、弹性胶头和底盖,弹性胶头的内壁设置有轴向挡台,内网结构包括内网本体和挂耳,挂耳与轴向挡台悬挂配合,除尘滤筒还包括扣合在弹性胶头上的压盖,压盖的底端与挂耳抵接。压盖与弹性胶头之间为可拆结构,内网结构与外筒结构之间为可拆结构,在需要更换滤筒时,将压盖从弹性胶头上取下,再通过挂耳将内网本体由弹性胶头以及滤料内抽离,使内网结构与外筒结构分离,从而回收内网结构,将内网结构安装在更换后的滤筒内即可再次利用内网结构,避免内网结构造成二次污染,也降低了滤筒的更换成本。也降低了滤筒的更换成本。也降低了滤筒的更换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回收内网结构的除尘滤筒


[0001]本技术涉及过滤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回收内网结构的除尘滤筒。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工业化制造的不断转型升级,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现代工业的发展方向,钢铁、冶炼、化工等领域的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出各种粉尘,工业粉尘不单威胁工人的身体健康,还把大量的有害物质排放在大气之中,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因此,需要除尘设备过滤有害粉尘。
[0003]滤筒式除尘器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除尘器之一,其中滤筒主要用来捕捉粉尘的,现有的滤筒有细长滤筒、扁方框滤筒等,多数滤筒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头(底)部一次性灌胶,中间连接内网,该结构过滤精度高,机械气密性好、耐磨性强等优点。
[0004]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073706U,授权公告日为2015.01.07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牢固型滤筒,包括环形上盖和底盖,上盖的上方设有密封圈,上盖和底盖之间设有筒状褶形滤料,滤料内侧设有内网,上盖和底盖的边缘分别内折,上盖和底盖的边缘分别与滤料紧密连接。本技术通过将上盖和底盖的边缘分别内折,使边缘内部与上盖和底盖之间分别形成锐角,再通过将上盖和底盖分别与滤料之间用粘结胶粘结。
[0005]上述的牢固型滤筒的滤料、上盖以及底盖为一体结构,滤料与上盖、底盖分别通过粘结胶粘接固定,内网固定在上盖和底盖之间,上盖和底盖在于滤料固定后为不可拆卸结构。滤筒在使用一定时间之后需要更换,但是现有的滤筒由于是一体结构,上盖和底盖不可拆卸,只能将整个滤筒全部更换,不能二次使用。而滤筒的内网为金属结构,成本较高,且内网的寿命要长于滤料的寿命,滤筒全部更换后内网被废弃,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也增加了滤筒的更换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可回收内网结构的除尘滤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滤筒在更换后内网被废弃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也增加滤筒的更换成本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回收内网结构的除尘滤筒,包括外筒结构和同轴布置在所述外筒内的内网结构,所述外筒结构包括围成风道的滤料、布置在所述滤料的顶部的弹性胶头和布置在所述滤料的底部的底盖,所述弹性胶头的内壁设置有轴向挡台,所述内网结构包括内网本体和布置在所述内网本体的顶端的挂耳,所述挂耳与所述轴向挡台悬挂配合,所述除尘滤筒还包括扣合在所述弹性胶头上的压盖,所述压盖的底端与所述挂耳抵接。
[0008]优选地,所述内网本体的顶端固定布置有端部法兰,端部法兰具有径向超出所述内网本体的凸缘,所述挂耳由所述凸缘形成。
[0009]优选地,所述端部法兰为金属结构,所述端部法兰与所述内网本体之间点焊固定。
[0010]优选地,所述弹性胶头的底端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内环台,所述内环台形成所述轴向挡台。
[0011]优选地,所述弹性胶头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周向凸起,所述压盖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周向凸起适配的密封槽。
[0012]优选地,所述弹性胶头的底部还布置有端部内网,所述端部内网向所述底盖的方向延伸,所述端部内网布置在所述内网本体与所述滤料之间。
[0013]优选地,所述底盖为T形结构,底盖包括主体和布置在所述主体的内侧的立柱,所述立柱为顶部外径小于底部外径的阶梯结构,所述内网本体套设在所述立柱的顶部。
[0014]优选地,所述底盖与所述滤料之间布置有灌胶层。
[0015]优选地,所述滤筒结构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弹性胶头的外侧的花板,所述花板箍设在所述弹性胶头上。
[001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回收内网结构的除尘滤筒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内网本体顶端的挂耳与弹性胶头上的轴向挡台悬挂配合,压盖扣合在弹性胶头上,压盖的底端抵接在挂耳上,压盖与弹性胶头之间为可拆结构,内网结构与外筒结构之间为可拆结构,在需要更换滤筒时,将压盖从弹性胶头上取下,再通过挂耳将内网本体由弹性胶头以及滤料内抽离,使内网结构与外筒结构分离,从而回收内网结构,将内网结构安装在更换后的滤筒内即可再次利用内网结构,避免内网结构造成二次污染,也降低了滤筒的更换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可回收内网结构的除尘滤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的可回收内网结构的除尘滤筒的内网结构与外筒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的可回收内网结构的除尘滤筒的外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2的可回收内网结构的除尘滤筒的内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可回收内网结构省略滤料的长度后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1、滤料;2、弹性胶头;21、内环台;22、周向凸起;3、底盖;31、主体;32、立柱;321、小径段;322、大径段;4、灌胶层;5、绑带;6、端部内网;7、内网本体;8、端部法兰;81、凸缘;9、压盖;91、内筒;92、外翻边;93、密封槽;10、花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4]本技术的一种可回收内网结构的除尘滤筒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该可回收内网结构的除尘滤筒包括外筒结构和内网结构,内网结构同轴布置在外筒结构内。
[0025]外筒结构包括滤料1、弹性胶头2和底盖3,滤料1与弹性胶头2之间、滤料1与底盖3之间均布置有灌胶层4,灌胶层4可以增加滤料1与弹性胶头2和底盖3之间的密封性,滤料1与弹性胶头2以及底盖3通过灌胶层4粘接固定,从而形成一体结构,外筒结构形成该除尘滤筒的支撑基础。滤料1的材料为滤纸,滤纸折叠成W形结构,滤纸的两端分别与弹性胶头2、底
盖3粘接固定。滤纸的外部还热熔胶粘有绑带5,绑带5沿滤料1的轴向间隔布置有多个,以增加滤料1的结构强度。
[0026]滤纸围成筒形结构,滤纸的内孔形成供气流流通的风道,弹性胶头2为环形结构,弹性胶头2的内孔与风道连通以供气体流通。弹性胶头2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向内延伸的内环台21,内环台21形成用于悬挂内网结构的轴向挡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弹性胶头2的内壁上沿其周向间隔布置多个支撑台,支撑台形成轴向挡台。弹性胶头2于内环台21的底部还粘接固定有端部内网6,端部内网6为注塑材料,端部内网6向底盖3的方向延伸,端部内网6延伸至滤料1的风道中,端部内网6布置在内网结构与滤料1之间,保证在更换的过程中,减少内网结构与滤料1之间的摩擦,保证滤料1不受损坏。弹性胶头2为聚氨酯材料,耐温性能好,性质稳定,使用寿命长。
[0027]底盖3为T形结构,底盖3包括主体31和布置在主体31的内侧的立柱32,内侧为靠近风道的一侧,主体31和立柱32为一体结构,主体31与滤料1之间通过灌胶层4粘接固定。立柱32为顶部外径小于底部外径的阶梯结构,定义立柱32的上部为小径段321、下部为大径段322,小径段321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内网结构的除尘滤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结构和同轴布置在所述外筒内的内网结构,所述外筒结构包括围成风道的滤料、布置在所述滤料的顶部的弹性胶头和布置在所述滤料的底部的底盖,所述弹性胶头的内壁设置有轴向挡台,所述内网结构包括内网本体和布置在所述内网本体的顶端的挂耳,所述挂耳与所述轴向挡台悬挂配合,所述除尘滤筒还包括扣合在所述弹性胶头上的压盖,所述压盖的底端与所述挂耳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内网结构的除尘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网本体的顶端固定布置有端部法兰,端部法兰具有径向超出所述内网本体的凸缘,所述挂耳由所述凸缘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回收内网结构的除尘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法兰为金属结构,所述端部法兰与所述内网本体之间点焊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回收内网结构的除尘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胶头的底端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内环台,所述内环台形成所述轴向挡台。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志松王锦曾显福何铉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华滤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