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取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433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节能取暖系统,包括包括缓冲调温箱,缓冲调温箱通过分流管与多个取暖被的进水端连接,缓冲调温箱的另一端用于与产热装置连接,所述缓冲调温箱内设有电辅热装置,所述取暖被的出水端通过第二循环管与缓冲调温箱的进水端连接,在第二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泵,不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调节取暖被温度,而且能耗低,使用方便,取暖效果好。取暖效果好。取暖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能取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节能取暖领域,具体涉及节能取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取暖设备多种多样,主要为电暖和水暖,电暖的能耗高但是方便调节温度,水暖的能耗低但是不易调节温度,且电暖容易导致空气干燥,取暖效果不及水暖。
[0003]中国专利CN208998171U“一种一体式热水取暖器
”ꢀ
包括取暖器主体,所述取暖器主体内设置有上水道和下水道,所述取暖器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依次设置有水泵及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上方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取暖器主体的另一侧下水道上设置有补偿水管,补偿水管上设置有膨胀罐和单向阀,所述位于补偿水管同侧的上水道的端部设置有泄压口,泄压口上设置有压力表,该技术使用方便、取暖效果好,但是不能灵活调节取暖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节能取暖系统,解决取暖设备能耗高、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节能取暖系统,包括缓冲调温箱,缓冲调温箱通过分流管与多个取暖被的进水端连接,缓冲调温箱的另一端用于与产热装置连接;
[0006]所述缓冲调温箱内设有电辅热装置,用于加热升高缓冲调温箱内的水温;
[0007]所述取暖被的出水端通过第二循环管与缓冲调温箱的进水端连接,在第二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泵。
[000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产热装置为空调余热部或热水锅炉。
[0009]优选的方案中,分流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0010]优选的方案中,还包括第一循环管,第一循环管用于连接取暖被的出水端和产热装置的进水端。
[0011]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循环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循环管上设有第三阀门。
[0012]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缓冲调温箱还与冷水管连接,在冷水管上设有第四阀门。
[0013]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缓冲调温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
[0014]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缓冲调温箱的装设位置高于取暖被。
[0015]优选的方案中,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输出端与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电连接。
[0016]本技术提供节能取暖系统,通过以上方案,产热装置加热的热水经过缓冲调温箱调节流向取暖被,并经由取暖被循环回缓冲调温箱或产热装置,不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调节取暖被温度,而且能耗低,使用方便,取暖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暖冲调温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产热装置1;缓冲调温箱2;分流管3;取暖被4;第一循环管5;循环泵6;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8;第二循环管9;第三阀门10;冷水管11;第四阀门12;电辅热装置13;温度传感器14。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2所示,节能取暖系统,包括缓冲调温箱2,缓冲调温箱2通过分流管3与多个取暖被4的进水端连接,缓冲调温箱2的另一端用于与产热装置1连接,所述取暖被4的出水端通过第二循环管9与缓冲调温箱2的进水端连接,在第二循环管9上设有循环泵6。由此结构,产热装置1产生的热水经管道流入缓冲调温箱2,在经由缓冲调温箱2调节水温后通过分流管3流入取暖被4,取暖被4输出的水循环回缓冲调温箱2,循环水的温度高于进水水文,根据温度回用到缓冲调温箱2,大幅节省了能耗。
[0022]所述缓冲调温箱2内设有电辅热装置13,用于加热升高缓冲调温箱2内的水温,电辅热装置13型号为HB

5,当缓冲调温箱2内的水温过低时,辅助加热调节缓冲调温箱2内的热水,使热水维持在恒定水温。
[0023]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产热装置1为空调余热部或热水锅炉,本方案中空调为广义上的空调,指能够产生热量、负责利用输配热量的设备,产生的热水通过缓冲调温箱2流入取暖被4。
[0024]优选的方案中,分流管3上设有第一阀门7,用于控制缓冲调温箱2流向取暖被4。
[0025]优选的方案中,还包括第一循环管5,第一循环管5用于连接取暖被4的出水端和产热装置1的进水端,流入取暖被4输出的水不仅可以循环回缓冲调温箱2,也可以循环回产热装置1。
[002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循环管5上设有第二阀门8,所述第二循环管9上设有第三阀门10,第二阀门8用于控制取暖被4排出的水循环回产热装置1,第三阀门10用于控制取暖被4排出的水循环回缓冲调温箱2。
[002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缓冲调温箱2还与冷水管11连接,在冷水管11上设有第四阀门12,第四阀门12用于控制冷水输入缓冲调温箱2,当缓冲调温箱2内的水温过高时,降低水温。
[002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缓冲调温箱2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4,型号为WZP2

206S,缓冲调温箱2内的恒温温水设置为35

40℃,用于测量缓冲调温箱2的温度是否在该温度区间内。
[002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缓冲调温箱2的装设位置高于取暖被4,缓冲调温箱2内的恒温温水通过高位流向取暖被4。
[0030]优选的方案中,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可采用西门子S7系列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14电连接,输出端与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8、第三阀门10、第四阀门12电连接。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8、第三阀门10、第四阀门12调节水温,操作简便。
[0031]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技术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节能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调温箱(2),缓冲调温箱(2)通过分流管(3)与多个取暖被(4)的进水端连接,缓冲调温箱(2)的另一端用于与产热装置(1)连接;所述缓冲调温箱(2)内设有电辅热装置(13),用于加热升高缓冲调温箱(2)内的水温;所述取暖被(4)的出水端通过第二循环管(9)与缓冲调温箱(2)的进水端连接,在第二循环管(9)上设有循环泵(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节能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热装置(1)为空调余热部或热水锅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节能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分流管(3)上设有第一阀门(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节能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循环管(5),第一循环管(5)用于连接取暖被(4)的出水端和产热装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聪
申请(专利权)人:君策环境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