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粮食监测终端的外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324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粮食监测终端的外壳结构,涉及粮食环境监测领域,包括盖板和壳体,所述壳体和盖板配合装配后形成的空腔,并设置透明的玻璃片将空腔分隔成电路板安装室和集虫室,所述集虫室对应的壳体上开设有A孔,还包括有贴片和插钉板,所述贴片上开设有B孔,A孔与B孔至少有一个为斜孔,并且斜孔向集虫室内倾斜向上,所述插钉板上设置有凸起管,凸起管匹配A孔能够插入A孔内或者匹配B孔插入B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了虫害向外爬出的难度,能有效降低灰尘、细小的粮食颗粒等进入集虫室内的概率,便于对虫害情况的有效采集,进行虫害计数,避免误判。避免误判。避免误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粮食监测终端的外壳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粮食环境监测领域,特别是一种粮食监测终端的外壳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粮食关乎着人们生存大计,我国是人口大国,每年有很大的粮食用量,这其中存储粮食就显得十分重要。粮食存储管理不当会导致粮食虫害和霉变,使粮食无法食用,甚至无法作为种子播种。据相关统计,每年我国的粮食损失高达上亿元,因此粮食的储存管理尤为重要。
[0003]在储存中,我们需要有效的手段对粮食的温湿度、虫害等情况进行监测,以对出现的情况出现及时应对管理,同时也需要智能化、精准化的监测手段,为粮食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数据并给出合理化的处理意见,减少人力物力。
[0004]现有的温湿度监测系统已经在粮食仓储中运用的极其广泛,该系统结构简单,在粮食里成网络状分布,通过信号线在粮食表面与各个传感器进行连接。温湿度监测系统能将粮食里面的温湿度进行检测并回馈给系统,管理人员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温湿度的变化进行判断,辨别温湿度变化的原因,判断是否有虫害滋生,是否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该系统有极大的局限性,不够直观,无法第一时间观测虫害的数量以及种类,对使用人员来说并不方便且不智能化,容易对信息产生误判,反应迟钝。
[0005]而现有的无线粮情检测系统的应用范围较小,是一种无线式检测系统,对于上述温湿度监测系统,其结构为一根探杆,上端为信号处理电路板及电源,下端为一节带有许多小孔的空杆。原理是利用害虫爱钻小孔的特性,引诱害虫进入空杆,利用接近开关对虫害进行计数,从而监测粮食里的虫害情况,但是存在虫害数量受小颗粒粮食影响以及虫害重复进出,导致虫害计数不准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了一种粮食监测终端的外壳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粮食监测终端的外壳结构,以解决数量受小颗粒粮食影响以及虫害重复进出,导致虫害计数不准问题,减少误判。
[0007]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本技术是一种粮食监测终端的外壳结构,包括盖板和壳体,所述壳体和盖板配合装配后形成的空腔,并设置透明的玻璃片将空腔分隔成电路板安装室和集虫室,所述集虫室对应的壳体上开设有A孔,还包括有贴片和插钉板,所述贴片上开设有B孔,A孔与B孔至少有一个为斜孔,并且斜孔向集虫室内倾斜向上,所述插钉板上设置有凸起管,凸起管匹配A孔能够插入A孔内或者匹配B孔插入B孔内;所述壳体下端设置有与集虫室底部连通的漏虫孔,并在集虫室与漏虫孔连通的通道处设置有堵头。
[0009]传统的粮食环境监测技术有采用温湿度监测系统和无线粮情检测系统,但是两者对于粮食环境的虫害监测均具有局限性,而本技术包括了盖板和壳体,壳体和盖板可
以装配在一起,透明的玻璃片将壳体内的空腔分隔成电路板安装室和集虫室,集虫室对应的壳体上开设有A孔,并在壳体上设置插钉板和贴片,A孔、凸起管以及B孔形成虫害进入集虫室的进虫孔,利用害虫爱钻小孔的特性,使得害虫通过进虫孔进入集虫室,而壳体、插钉板和贴片形成的进虫孔并不是直的通道,害虫进入宽阔的集虫室后,掉落在集虫室的底部,不便从原进虫孔爬出,电路板安装室内能够容纳电路板、摄像头等,摄像头透过玻璃片对集虫室的虫害进行拍摄,以此来监测粮食的虫害状态,进行虫害计数,避免误判。本技术在壳体下端设置有与集虫室底部连通的漏虫孔,并在集虫室与漏虫孔连通的通道处设置有堵头,当集虫室内虫害以及杂物积累较多时,需要清理时,可将堵头移出集虫室与漏虫孔连通的通道,使得集虫室与漏虫孔连通,排出虫害等其他杂物。
[0010]据了解,粮仓内大多数会使用杀虫剂进行虫害防治,而杀虫剂会对粮食监测终端的电路板进行腐蚀从而导致监测终端失效,在本技术中,电路板安装室和集虫室通过透明的玻璃片进行隔断,使得电路板处于密封的电路板安装室内,不会受到灰尘和杀虫剂的腐蚀,延长了监测终端的使用寿命。
[0011]进一步的,所述插钉板上的凸起管延伸至集虫室内。采用上述结构,延伸至集虫室内侧的凸起管可以增加了虫害向外爬出的难度,降低已经进入集虫室内的虫害爬出去的概率,便于对虫害情况的有效采集。
[0012]进一步的,所述A孔为直孔,B孔为斜孔。
[0013]进一步的,所述A孔为斜孔。
[0014]进一步的,所述贴片设置在壳体外侧,所述插钉板上的凸起管匹配A孔,插钉板通过凸起管插入A孔安装在壳体与贴片之间。
[0015]进一步的,所述贴片设置在壳体内侧,所述插钉板上的凸起管匹配B孔,插钉板通过凸起管插入B孔安装在贴片与壳体之间。
[0016]进一步的,所述A孔和B孔均为圆孔,插钉板上的凸起管为圆管。
[001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中部呈长方体形,所述贴片以及A孔设置在壳体的3个面上,另外一个面与盖板通过螺丝紧固连接;所述壳体两端设置有卡头,使得壳体两端成斜面。通过将壳体的两端设置成斜面,便于整个监测终端在粮仓内移动,减少阻力。
[001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技术是一种粮食监测终端的外壳结构,包括了壳体,集虫室对应的壳体上开设有A孔,在壳体上设置插钉板和贴片,A孔、凸起管以及B孔形成虫害进入集虫室的进虫孔,并且插钉板上的凸起管延伸至集虫室内侧,增加了虫害向外爬出的难度,降低已经进入集虫室内的虫害爬出去的概率,便于对虫害情况的有效采集,进行有效的虫害计数,避免误判。
[0020]2、本技术是一种粮食监测终端的外壳结构,A孔与B孔至少一个为斜孔,A孔和B孔形成的非直进虫孔,能有效降低灰尘,细小的粮食颗粒等垃圾进入集虫室内的概率,有效减少虫害识别误判的概率。
[0021]3、本技术是一种粮食监测终端的外壳结构,电路板安装室和集虫室通过透明的玻璃片进行隔断,使得电路板处于密封的电路板安装室内,不会受到灰尘和杀虫剂的腐蚀,延长了监测终端的使用寿命。
[0022]4、本技术是一种粮食监测终端的外壳结构,通过将壳体的两端设置成斜面,
便于监测终端整体在粮仓内移动,减少阻力。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其中:
[002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图;
[0026]图3是实施例二中壳体、插钉板和贴片组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

5是实施例三中壳体、插钉板和贴片组成的2种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实施例四中壳体、插钉板和贴片组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

8是实施例五中壳体、插钉板和贴片组成的2种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粮食监测终端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和壳体(2),所述壳体(2)和盖板(1)配合装配后形成的空腔,并设置透明的玻璃片(3)将空腔分隔成电路板安装室(21)和集虫室(22),所述集虫室(22)对应的壳体(2)上开设有A孔(23),还包括有贴片(4)和插钉板(5),所述贴片(4)上开设有B孔(41),A孔(23)与B孔(41)至少有一个为斜孔,并且斜孔向集虫室(22)内倾斜向上,所述插钉板(5)上设置有凸起管(51),凸起管(51)匹配A孔(23)能够插入A孔(23)内或者匹配B孔(41)插入B孔(41)内;所述壳体(2)下端设置有与集虫室(22)底部连通的漏虫孔(24),并在集虫室(22)与漏虫孔(24)连通的通道处设置有堵头(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粮食监测终端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钉板(5)上的凸起管(51)延伸至集虫室(2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粮食监测终端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孔(23)为直孔,B孔(41)为斜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粮食监测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竹之漆小春李涛李新桑利白鸥黄福芝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奥森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