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鱼虾的载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303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鱼虾的载氧系统,涉及鱼缸技术领域,包括桌子,所述桌子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鱼缸,所述鱼缸从左到右依次包括第三鱼缸、第二鱼缸和第一鱼缸,所述桌子的上表面一侧通过载氧泵座固定连接有载氧泵。该简易鱼虾的载氧系统,通过载氧泵、输送管和排氧管的设置,使该简易鱼虾的载氧系统具备了一泵多用的效果,从而起到了节约成本的作用,通过过滤块和进水斗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上过滤板和下过滤板可以过滤掉进水时的杂质,同时通过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能过滤掉鱼缸内存在的杂质,进而起到了阻断杂质传播和优化水质的作用,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护环境的目的。护环境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鱼虾的载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鱼缸
,具体为一种简易鱼虾的载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在居家中会增添很多陶冶情操的布置,鱼缸即为一种,现在鱼缸几乎都是放在一个固定好的木质底座上,以便保证鱼缸的安全性,其撑起的高度也能方便人们观赏。不过由于鱼缸属于易碎物品,鱼缸上很少会用来利用放置其他闲置物品,这就造成了鱼缸所处空间的浪费;且鱼缸内会释放出具有鱼腥味的有菌空气,会污染室内环境,影响生活质量。
[0003]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1820271293.0中公开的一种鱼缸空气净化器和鱼缸,虽然该鱼缸空气净化器和鱼缸解决了“氧气循环系统可促进鱼缸内的气体进行循环流动,初级过滤装置对进入鱼缸的气体进行初级过滤,减少空气对鱼缸内水的污染;鱼缸内的气体原始来源为鱼缸外的气体,对鱼缸内排出的气体进行过滤净化,即对鱼缸外气体的净化,可防止鱼缸内具有鱼腥味的有菌气体直接排放至鱼缸外,减少空气污染”,但是该鱼缸空气净化器和鱼缸,存在过滤净化效果差和换水操作繁琐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易鱼虾的载氧系统,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简易鱼虾的载氧系统,包括桌子,所述桌子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鱼缸,所述鱼缸从左到右依次包括第三鱼缸、第二鱼缸和第一鱼缸,所述桌子的上表面一侧通过载氧泵座固定连接有载氧泵,所述载氧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排氧管,所述鱼缸的内底壁开设有排水斗,所述排水斗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过滤块,所述过滤块的内侧壁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所述过滤块的内侧壁上部螺纹连接有胶皮塞,所述排水斗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排水管。
[0008]可选的,所述鱼缸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加热盒,所述加热盒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棒,所述鱼缸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桌子的上表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控盒,所述第三鱼缸、第二鱼缸和第一鱼缸之间均通过传送管固定连接。
[0009]可选的,所述鱼缸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水斗,所述进水斗的内侧壁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有上过滤板和下过滤板。
[0010]可选的,所述鱼缸的上表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门,所述滑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活动门与挡板相适配。
[0011]可选的,所述排氧管、过滤块、胶皮塞、加热盒和排水斗的数量均为三个,且呈等间距分布,所述电控盒分别通过导线与加热棒、温度传感器和载氧泵电连接。
[0012]可选的,所述桌子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桌腿,所述桌腿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桌腿和横梁的数量均为四个,且呈矩形阵列的形式排列,所述排水管的外侧面下部与横梁卡接。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易鱼虾的载氧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简易鱼虾的载氧系统,通过载氧泵、输送管和排氧管的设置,使该简易鱼虾的载氧系统具备了一泵多用的效果,从而起到了节约成本的作用,通过过滤块和进水斗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上过滤板和下过滤板可以过滤掉进水时的杂质,同时通过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能过滤掉鱼缸内存在的杂质,进而起到了阻断杂质传播和优化水质的作用,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
[0016]2、该简易鱼虾的载氧系统,通过加热盒和加热棒的设置,使该简易鱼虾的载氧系统具备了当鱼缸温度过低时可以将鱼缸缓慢升温的效果,从而起到了保持鱼活性的作用,通过胶皮塞的设置,在需要排水时可以将胶皮塞从过滤块处拧出进行排水,当不需要排水时,则可以将胶皮塞拧进过滤块中以防漏水,进而起到了操作简单、结构简便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桌子;2、鱼缸;201、第三鱼缸;202、第二鱼缸;203、第一鱼缸;3、过滤块;301、第一滤网;302、第二滤网;303、第三滤网;4、胶皮塞;5、载氧泵;6、输送管;7、排氧管;8、排水管;9、加热盒;10、挡板;11、进水斗;1101、上过滤板;1102、下过滤板;12、滑轨;13、滑块;14、滚轮;15、活动门;16、传送管;17、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简易鱼虾的载氧系统,包括桌子1,桌子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鱼缸2,鱼缸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加热盒9,加热盒9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棒,鱼缸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7,桌子1的上表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控盒,第三鱼缸201、第二鱼缸202和第一鱼缸203之间均通过传送管16固定连接,鱼缸2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0,挡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水斗11,进水斗11的内侧壁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有上过滤板1101和下过滤板1102,鱼缸2的上表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轨12,滑轨12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滑块13,滑块13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滚轮14,滑块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门15,滑轨1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活动门15与挡板10
相适配,排氧管7、过滤块3、胶皮塞4、加热盒9和排水斗的数量均为三个,且呈等间距分布,电控盒分别通过导线与加热棒、温度传感器17和载氧泵5电连接,鱼缸2从左到右依次包括第三鱼缸201、第二鱼缸202和第一鱼缸203,桌子1的上表面一侧通过载氧泵座固定连接有载氧泵5,载氧泵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6,输送管6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排氧管7,鱼缸2的内底壁开设有排水斗,排水斗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过滤块3,过滤块3的内侧壁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301、第二滤网302和第三滤网303,过滤块3的内侧壁上部螺纹连接有胶皮塞4,排水斗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排水管8,桌子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桌腿,桌腿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横梁,桌腿和横梁的数量均为四个,且呈矩形阵列的形式排列,排水管8的外侧面下部与横梁卡接。
[0024]使用时,使用者先将该简易鱼虾的载氧系统移至到指定区域后,然后拉动活动门15,可将活动门15打开,之后向鱼缸2内倒入鱼苗,待鱼缸2内部却氧时,则使用者可以启动载氧泵5,载氧泵5将氧气通过输送管6输给排氧管7处,最后从排氧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鱼虾的载氧系统,包括桌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桌子(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鱼缸(2),所述鱼缸(2)从左到右依次包括第三鱼缸(201)、第二鱼缸(202)和第一鱼缸(203),所述桌子(1)的上表面一侧通过载氧泵座固定连接有载氧泵(5),所述载氧泵(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6),所述输送管(6)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排氧管(7),所述鱼缸(2)的内底壁开设有排水斗,所述排水斗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过滤块(3),所述过滤块(3)的内侧壁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301)、第二滤网(302)和第三滤网(303),所述过滤块(3)的内侧壁上部螺纹连接有胶皮塞(4),所述排水斗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排水管(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鱼虾的载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缸(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加热盒(9),所述加热盒(9)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棒,所述鱼缸(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7),所述桌子(1)的上表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控盒,所述第三鱼缸(201)、第二鱼缸(202)和第一鱼缸(203)之间均通过传送管(16)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鱼虾的载氧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守东翟永臣彭鹏刘涛高东民吕雪关铭轩马利明王磊刘红伟车健王文强翟战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蒲善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