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极性5GNR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2989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极性5G NR天线,所述双极性5G NR天线包括:第一天线板和第二天线板,所述第一天线板上设置有第一辐射单元,所述第二天线板上设置有第二辐射单元;所述第一天线板和所述第二天线板相互交叉设置,所述第一辐射单元和所述第二辐射单元相互交叉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辐射单元和所述第二辐射单元均呈“十”字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极性5G NR天线的第一天线板和第二天线板上设置有预设形状的辐射单元,该辐射单元能覆盖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极性5G NR天线


[0001]本技术属于天线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极性5G NR天线。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汽车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网络速度有着更高的要求,这无疑成为推动5G(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网络发展的重要因素。5G采用了宽频方式定义频段,形成了少数几个全球统一频段,大大降低了终端支持全球漫游的复杂度。5G的最大带宽由20MHz增加到100MHz,在毫米波上最大支持400MHz,数据下载或上传的速度将大幅提升。另外,5G采用更为先进的符号成型技术,例如Filter

OFDM技术,降低了频谱边缘保护带的开销,相比4G,在同样的标称带宽下,传输带宽有了明显的提升。因而研究5G技术并开发5G天线显得尤为迫切。
[0003]现有5G NR(New Radio,简写为NR)天线的单天线频宽较窄,天线数量较多,导致设备结构尺寸较大,而且现有5G NR天线含匹配电路、转换器等部件,多种器件的组合及半波振子形式的结构带来较高的开模及设计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极性5G NR天线,其目的在于第一天线板和第二天线板上设置有预设形状的辐射单元,该辐射单元能覆盖3

6GHz超宽频段,减少了5G天线数量,为5G设备小型化提供了基础。在天线数量减少的同时,可以降低了成本,由此解决天线频宽较窄,天线数量较多,导致设备结构尺寸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极性5G NR天线,所述双极性5G NR天线包括:第一天线板10和第二天线板20,所述第一天线板10上设置有第一辐射单元11,所述第二天线板20上设置有第二辐射单元21;
[0006]所述第一天线板10和所述第二天线板20相互交叉设置,所述第一辐射单元11和所述第二辐射单元21相互交叉设置;
[0007]其中,所述第一辐射单元11和所述第二辐射单元21均呈“十”字型。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天线板10和所述第二天线板20相互呈90度设置,所述第一辐射单元11和所述第二辐射单元21相互呈90度设置。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辐射单元11和所述第二辐射单元21均由在预设尺寸的矩形辐射单元的四个边角,切除预设尺寸的开口而形成。
[0010]优选地,所述矩形辐射单元的长度L1为18mm~24mm,所述矩形辐射单元的宽度W1为13.5mm~18mm。
[0011]优选地,所述开口的长度L2为2.7mm~3.6mm,所述开口的宽度W2为4.5mm~6mm。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天线板10上设置有第一开槽12,所述第二天线板20板上设置有第二开槽22,所述第一开槽12用于与所述第二天线板20卡合,所述第二开槽22用于与所述
第一天线板10卡合,以将所述第一天线板10和所述第二天线板20相互交叉设置。
[0013]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开槽12与所述第二天线板20卡合后,通过粘接剂将所述第二天线板20与所述第一开槽12粘接固定;
[0014]在所述第二开槽22与所述第一天线板10卡合后,通过粘接剂将所述第一天线板10与所述第二开槽22粘接固定。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天线板10上设置有第一微带线13,所述第一微带线13与所述第一辐射单元11连接,所述第二天线板20上设置有第二微带线23,所述第二微带线23与所述第二辐射单元21连接。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微带线13和所述第二微带线23的阻抗为50Ω。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天线板10和所述第二天线板20的基板均为FR

4。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极性5G NR天线,所述双极性5G NR天线包括:第一天线板10和第二天线板20,所述第一天线板10上设置有第一辐射单元11,所述第二天线板20上设置有第二辐射单元21;所述第一天线板10和所述第二天线板20相互交叉设置,所述第一辐射单元11和所述第二辐射单元21相互交叉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辐射单元11和所述第二辐射单元21均呈“十”字型。
[0018]本技术的双极性5G NR天线的第一天线板和第二天线板上设置有预设形状的辐射单元,该辐射单元能覆盖3

6GHz超宽频段,减少了5G天线数量,为5G设备小型化提供了基础。在天线数量减少的同时,可以降低了成本。
[0019]另一方面,采用立体分层式结构对第一天线板和第二天线板进行布局,尽可能采用正交取向布局,拉开同频天线之间的距离,能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天线之间隔离度,弥补极化失配损耗。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极性5G NR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极性5G NR天线的爆炸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端口S11的回波损耗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辐射单元与第二辐射单元之间的隔离度示意图;
[0025]图6a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天线板产生的3.5GHz的辐射增益图;
[0026]图6b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天线板产生的4.9GHz的辐射增益图;
[0027]图7a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天线板产生的3.5GHz的辐射增益图;
[0028]图7b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天线板产生的4.9GHz的辐射增益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30]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极性5G NR天线,所述双极性5G NR天线包括:第一天线板10和第二天线板20,所述第一天线板10上设置有第一辐射单元11,所述第二天线板20上设置有第二辐射单元21;所述第一天线板10和所述第二天线板20相互交叉设置,所述第一辐射单元11和所述第二辐射单元21相互交叉设置,按照此种布局方式可以拉开同频天线之间的距离,能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天线之间隔离度,弥补极化失配损耗。
[0031]其中,所述第一辐射单元11和所述第二辐射单元21均呈“十”字型,该特殊形状的辐射单元能够覆盖3

6GHz超宽频段,所述第一天线板10和所述第二天线板20的基板均为FR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性5G NR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性5G NR天线包括:第一天线板(10)和第二天线板(20),所述第一天线板(10)上设置有第一辐射单元(11),所述第二天线板(20)上设置有第二辐射单元(21);所述第一天线板(10)和所述第二天线板(20)相互交叉设置,所述第一辐射单元(11)和所述第二辐射单元(21)相互交叉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辐射单元(11)和所述第二辐射单元(21)均呈“十”字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5G NR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板(10)和所述第二天线板(20)相互呈90度设置,所述第一辐射单元(11)和所述第二辐射单元(21)相互呈90度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5G NR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单元(11)和所述第二辐射单元(21)均由在预设尺寸的矩形辐射单元的四个边角,切除预设尺寸的开口而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性5G NR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辐射单元的长度L1为18mm~24mm,所述矩形辐射单元的宽度W1为13.5mm~18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性5G NR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长度L2为2.7mm~3.6mm,所述开口的宽度W2为4.5mm~6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5G NR天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进
申请(专利权)人: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