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圣文专利>正文

一种农用田地洒水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2963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洒水推车,尤其涉及一种农用田地洒水推车。主要是提供一种灵活轻巧,适用高,功率不大,操作简单的农用田地洒水推车。一种农用田地洒水推车,包括有支撑板、电机和轮子,支撑板顶部转动式连接有至少三个轮子,支撑板顶部前侧设有电机。通过设置的电机与缺齿轮,使装置可实现间歇性的出水与连续性的洒水;通过第一弹簧的伸缩力对水进行来回挤压,增加的压力使水的喷出变得更为轻松;通过在水管连接杆内外设置的夹板和第三弹簧,可对抽水管口进行夹紧固定,便其无需人工收拿抽水管对其进行灌水;通过喷洒遮板的设置,可对其进行洒水范围的限定,也可避免水的浪费。也可避免水的浪费。也可避免水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用田地洒水推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洒水推车,尤其涉及一种农用田地洒水推车。

技术介绍

[0002]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等,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进入21世纪,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逐渐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耕地又分为水田、旱地,水田指筑有田埂(坎),可以经常蓄水,用来种植水稻、莲藕、席草等水生作物的耕地,而旱地是指除水田以外的耕地,旱地包括水浇地和无水浇条件的旱地,水浇地,是指旱地中有一定水源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由于雨水充足在当年暂时没有进行灌溉的水浇地,也应包括在内。
[0003]传统田地浇灌机器需要携带足够量的水,再启动机器对田地进行洒水,传统机器过于笨重,适用性不高,并且机器功率过大,水直接喷射出来容易对树苗造成伤害,且机器需要有技艺的师傅才能启动,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传统灌溉机器过于笨重,适用性不高,功率过大容易对树苗造成伤害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灵活轻巧,适用高,功率不大,操作简单的农用田地洒水推车。
[0005]技术方案是:一种农用田地洒水推车,包括有支撑板、电机和轮子,支撑板顶部转动式连接有至少三个轮子,支撑板顶部前侧设有电机,还包括有转动压缩出水机构和间歇出水机构,远离电机一侧的支撑板顶部设有转动压缩出水机构,支撑板顶部与转动压缩出水机构顶部之间连接有间歇出水机构。
[0006]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转动压缩出水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架、滑套、齿条、单向齿轮、第二支架、压水管、支撑杆、第一弹簧、出水管和缺齿轮,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缺齿轮,支撑板顶部两侧均设有支撑杆,远离电机一侧的支撑杆顶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内滑动式设有压水管,压水管位于靠近电机一侧的支撑杆顶部,压水管与出水管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支撑板顶部后侧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一侧与压水管后壁之间连接有滑套,滑套一侧设有齿条,支撑板顶部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两侧均转动式设有单向齿轮,前侧单向齿轮与缺齿轮相啮合,后侧单向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0007]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间歇出水机构包括有滑动杆、连接框、第一楔形块、储水水框、间歇出料盒、挡板、第二弹簧和第二楔形块,支撑板顶部两侧均设有滑动杆,滑动杆之间滑动式连接有连接框,远离出水管一侧的压水管顶部设有第一楔形块,靠近第二楔形块一侧的连接框底部设有第一楔形块,第二楔形块与第一楔形块相配合,出水管顶部设有间歇出料盒,间歇出料盒顶部设有储水水框,远离第二楔形块一侧的间歇出料盒上通过支杆连接有至少两个挡板,一侧挡板与间歇出料盒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0008]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水管卡柱,水管卡柱包括有水管连接杆、夹板和第三弹簧,储水水框顶部设有水管连接杆,水管连接杆滑动式设有滑杆,滑杆一侧与水管连接杆内壁连接有第三弹簧,滑杆上设有夹板,夹板位于水管连接杆外壁。
[0009]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喷洒遮板,出水管顶部设有喷洒遮板。
[0010]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的电机与缺齿轮,使装置可实现间歇性的出水与连续性的洒水;通过第一弹簧的伸缩力对水进行来回挤压,增加的压力使水的喷出变得更为轻松;通过在水管连接杆内外设置的夹板和第三弹簧,可对抽水管口进行夹紧固定,便其无需人工收拿抽水管对其进行灌水;通过喷洒遮板的设置,可对其进行洒水范围的限定,也可避免水的浪费;通过设置的3个轮子,可使一人轻松抬起前端对整个装置进行移动,方便洒水作业。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转动压缩出水机构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转动压缩出水机构的部分结构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转动压缩出水机构的部分结构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间歇出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技术间歇出水机构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本技术水管卡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

支撑板,2

电机,3

轮子,4

转动压缩出水机构,41

第一支架,42

滑套,43

齿条,44

单向齿轮,45

第二支架,46

压水管,47

第一弹簧,48

出水管,481

支撑杆,49

缺齿轮,5

间歇出水机构,51

滑动杆,52

连接框,53

第一楔形块,54

储水水框,55

间歇出料盒,56

挡板,57

第二弹簧,58

第二楔形块,6

水管卡柱,61

水管连接杆,62

夹板,63

第三弹簧,7

喷洒遮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如: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农用田地洒水推车,如图1所示,包括有支撑板1、电机2、轮子3和转动压缩出水机构4,支撑板1顶部开有三个小口,小口内均转动式设有轮子3,支撑板1顶部前侧设有电机2,支撑板1顶部后侧设有转动压缩出水机构4,支撑板1顶部与转动压缩出水机构4顶部之间连接有间歇出水机构5,当人们需要在对田地洒水时,需要先将水抽入间歇出水机构5内,再启动电机2工作,电机2转动带动间歇出水机构5将水放入转动压缩出水机构4,同时电机2转动带动转动压缩出水机构4对水进行挤压使水喷射出来,在设备工作时,推动推车移动便可对大范围的田地进行洒水。
[0022]如图2

4所示,转动压缩出水机构4包括有第一支架41、滑套42、齿条43、单向齿轮44、第二支架45、压水管46、支撑杆481、第一弹簧47、出水管48和缺齿轮49,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有缺齿轮49,支撑板1顶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杆481,左侧支撑杆481顶部设有出水管48,右侧支撑杆48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用田地洒水推车,包括有支撑板(1)、电机(2)和轮子(3),支撑板(1)顶部转动式连接有至少三个轮子(3),支撑板(1)顶部前侧设有电机(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转动压缩出水机构(4)和间歇出水机构(5),远离电机(2)一侧的支撑板(1)顶部设有转动压缩出水机构(4),支撑板(1)顶部与转动压缩出水机构(4)顶部之间连接有间歇出水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用田地洒水推车,其特征在于:转动压缩出水机构(4)包括有第一支架(41)、滑套(42)、齿条(43)、单向齿轮(44)、第二支架(45)、压水管(46)、支撑杆(481)、第一弹簧(47)、出水管(48)和缺齿轮(49),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有缺齿轮(49),支撑板(1)顶部两侧均设有支撑杆(481),远离电机(2)一侧的支撑杆(481)顶部设有出水管(48),出水管(48)内滑动式设有压水管(46),压水管(46)位于靠近电机(2)一侧的支撑杆(481)顶部,压水管(46)与出水管(48)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47),支撑板(1)顶部后侧设有第一支架(41),第一支架(41)的一侧与压水管(46)后壁之间连接有滑套(42),滑套(42)一侧设有齿条(43),支撑板(1)顶部设有第二支架(45),第二支架(45)两侧均转动式设有单向齿轮(44),前侧单向齿轮(44)与缺齿轮(49)相啮合,后侧单向齿轮(44)与齿条(43)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玉玲叶圣文
申请(专利权)人:叶圣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