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IM薄壁零件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292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IM薄壁零件成型装置,属于薄壁零件成型技术领域,包括下固定板、上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的表面固定有定模块,所述定模块的内部安装有凹模,所述下固定板和凹模的内部开设有主流道和辅助流道,所述上固定板的底部固定有动模块,所述动模块为U型结构,所述动模块的底部固定有压板,所述压板与动模块之间焊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外壁安装有冲头固定板,所述冲头固定板的表面安装有冲头。本装置通过气缸带动冲头固定板下降,通过冲头固定板带动冲头下降,通过冲头对产品进行冲切,冲切时间短、治具结构简单,无需开模后将产品取出再冲切,提高了产品尺寸的精度,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IM薄壁零件成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薄壁零件成型
,具体为一种MIM薄壁零件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Metal Powder Injection Molding,简称MIM)是将现代塑料注射成形技术引入粉末冶金领域而形成的一门新型粉末冶金近净形成形技术,其基本工艺过程是:首先将固体粉末与有机粘结剂均匀混炼,经制粒后在加热塑化状态下用注射成形机注入模腔内固化成形,然后用化学或热分解的方法将成形坯中的粘结剂脱除,最后经烧结致密化得到最终产品;
[0003]但是MIM零件由于原材料流动性差,成型不易充填,所以产品最小壁厚一般为0.5mm,小于这个壁厚,成型就容易缺料,原材料很难到达小于0.5mm壁厚的型腔内,导致无法填满整个型腔,从而降低产品的质量,而且需要将产品取出后再进行冲切,费时费力,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IM薄壁零件成型装置,通过主流道和辅助流道同时对型腔进行塑化原材料的注射,使得型腔的填充更加饱满,密度均匀,减少了缺料现象的发生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MIM薄壁零件成型装置,包括下固定板、上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的表面固定有定模块,所述定模块的内部安装有凹模,所述下固定板和凹模的内部开设有主流道和辅助流道;
[0006]所述上固定板的底部固定有动模块,所述动模块为U型结构,所述动模块的底部固定有压板,所述压板与动模块之间焊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外壁安装有冲头固定板,所述冲头固定板的表面安装有冲头,所述冲头贯穿于压板的表面,所述上固定板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贯穿于上固定板的表面,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于冲头固定板的顶部;
[0007]所述压板和凹模的表面开设有型腔,所述主流道和辅助流道连通于型腔的内部,所述冲头接触于型腔的表面。
[0008]优选的,所述冲头设置有至少八组,至少八组所述冲头等距分布于同一圆周内。
[0009]优选的,所述冲头固定板的表面贯穿有套筒,所述套筒套接于立柱的外壁。
[0010]优选的,所述冲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冲头固定板的表面,所述凹模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定模块的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辅助流道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辅助流道对称分布于主流道的两侧。
[0012]优选的,所述气缸输出端与上固定板的接口处套接有滑动套筒。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装置通过主流道和辅助流道同时对型腔进行塑化原材料的注射,使得型腔的
填充更加饱满,密度均匀,减少了缺料现象的发生率,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0015]2、本装置通过气缸带动冲头固定板下降,通过冲头固定板带动冲头下降,通过冲头对产品进行冲切,冲切时间短、治具结构简单,无需开模后将产品取出再冲切,提高了产品尺寸的精度,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冲头固定板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下固定板;2、定模块;3、凹模;4、压板;5、冲头;6、冲头固定板;7、气缸;8、上固定板;9、套筒;10、动模块;11、型腔;12、辅助流道;13、主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MIM薄壁零件成型装置,包括下固定板1、上固定板8;
[0021]下固定板1的表面固定有定模块2,定模块2的内部安装有凹模3,下固定板1和凹模3的内部开设有主流道13和辅助流道12,辅助流道12设置有两组,两组辅助流道12对称分布于主流道13的两侧,设置两组辅助流道12,使型腔11内部填充地更加饱满,防止出现缺料的现象;
[0022]上固定板8的底部固定有动模块10,动模块10为U型结构,动模块10的底部固定有压板4,压板4与动模块10之间焊接有立柱,立柱的外壁安装有冲头固定板6,冲头固定板6的表面贯穿有套筒9,套筒9套接于立柱的外壁,套筒9为金属材质,内壁和外壁经抛光工艺加工成光滑表面,减小了套筒9与立柱之间的摩擦力,降低了气缸7的负荷,冲头固定板6的表面安装有冲头5,冲头5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冲头固定板6的表面,凹模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定模块2的内部,螺纹连接结构简单,强度高,便于拆卸,通过更换冲头5和凹模3即可改变产品的外形以及尺寸,降低了改模成本;
[0023]冲头5贯穿于压板4的表面,冲头5设置有至少八组,至少八组冲头5等距分布于同一圆周内,多组冲头5可以使单次产出的产品数量增加,提高了生产效率,上固定板8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气缸7,气缸7的输出端贯穿于上固定板8的表面,气缸7的输出端固定于冲头固定板6的顶部,气缸7输出端与上固定板8的接口处套接有滑动套筒,滑动套筒为金属材质,目的是减小气缸7的输出端与上固定板8之间的摩擦力,气缸7带动冲头固定板6通过套筒9在立柱的外壁直线下降,使得冲头固定板6表面安装的冲头5贯穿压板4,从型腔11的顶部伸出,对产品进行冲切;
[0024]压板4和凹模3的表面开设有型腔11,主流道13和辅助流道12连通于型腔11的内部,冲头5接触于型腔11的表面,辅助流道12配合主流道13同时向型腔11内部注射塑化后的原材料,使得原材料能够充满整个型腔11,降低次品率。
[0025]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主流道13和辅助流道12向型腔11内注射塑化后的原材料,主流道13和辅助流道12同时向型腔11内部注射,使产品的填充更加饱满,通过型腔11将产品成型后,打开气缸7的开关,气缸7带动冲头固定板6通过套筒9在立柱的外壁直线下降,使得冲头固定板6表面安装的冲头5贯穿压板4,从型腔11的顶部伸出,对产品进行冲切,冲切完成后通过气缸7控制冲头5复位,无需将产品取出后再进行冲切,保证了产品尺寸精度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IM薄壁零件成型装置,包括下固定板(1)、上固定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板(1)的表面固定有定模块(2),所述定模块(2)的内部安装有凹模(3),所述下固定板(1)和凹模(3)的内部开设有主流道(13)和辅助流道(12);所述上固定板(8)的底部固定有动模块(10),所述动模块(10)为U型结构,所述动模块(10)的底部固定有压板(4),所述压板(4)与动模块(10)之间焊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外壁安装有冲头固定板(6),所述冲头固定板(6)的表面安装有冲头(5),所述冲头(5)贯穿于压板(4)的表面,所述上固定板(8)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气缸(7),所述气缸(7)的输出端贯穿于上固定板(8)的表面,所述气缸(7)的输出端固定于冲头固定板(6)的顶部;所述压板(4)和凹模(3)的表面开设有型腔(11),所述主流道(13)和辅助流道(12)连通于型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葆林黄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卓米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