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环形分段式音梁的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292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29
一种带环形分段式音梁的阮,包括共鸣箱,该共鸣箱包括面板、底板和侧板;面板的下表面设有上音梁组件,架设于面板的下表面中央;上音梁组件包括四个弧状上音梁构件,各弧状上音梁构件排列成环状,且相邻两弧状上音梁构件之间形成一第一间隙;面板的下表面上还设有四条上沟槽,且各上沟槽呈十字形排布,将位于上音梁组件外侧的面板表面划分成四块上部共鸣区域;上沟槽与两弧状上音梁构件之间的第一间隙一一对位穿设;上沟槽凹设于面板的下表面形成音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阮的面板由以往的自由振动模式改变为现在的规范振动模式,从振动、共鸣、发声的角度解决了阮高音区亮不出来,而低音区浑厚圆润不够的问题,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技术进步。显著的技术进步。显著的技术进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环形分段式音梁的阮


[0001]本技术涉及弹拨乐器,具体涉及一种带环形分段式音梁的阮。所述阮包括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和低音阮。

技术介绍

[0002]阮是一种汉族传统乐器,为阮咸的简称。相传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四弦有柱,形似月琴。始于唐代,元代时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拨乐器,有着广阔的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
[0003]如图1、2所示,阮由琴头、琴颈、琴身、弦轴、山口、琴品、琴码、缚弦和琴弦等部分组成。其中,琴身是一个呈扁圆形的共鸣箱20,由面板21、底板22和框板23胶合而成。在面板21上胶有琴品并开有出音孔24。弦轴有4个,琴弦通常使用丝弦、肠衣弦或金属弦。
[0004]阮的音域通常为四个半八度,其中,高音区约占阮音域的四分之一,中音区约占阮音域的二分之一,低音区约占阮音域的四分之一。目前阮由于受到传统音梁设计的限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高音区和低音区的音色不佳,没有发挥出阮应有音色效果。具体表现是高音区亮不出来,而低音区浑厚圆润不够。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的阮的共鸣箱无法满足从高音区到低音区之间良好的宽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环形分段式音梁的阮,其特征在于:包括共鸣箱,该共鸣箱包括面板(1)、底板(2)和侧板;所述面板(1)的下表面设有上音梁组件(4),该上音梁组件(4)架设于所述面板(1)的下表面中央;所述上音梁组件(4)包括四个弧状上音梁构件(4a),各所述弧状上音梁构件(4a)围绕面板(1)板面的中心排列成环状,且相邻两所述弧状上音梁构件(4a)之间形成一第一间隙(3);所述面板(1)的下表面上还设有四条上沟槽(6),且各上沟槽(6)以面板(1)水平方向的中心为基准呈十字形排布,进而将位于所述上音梁组件(4)外侧的面板(1)表面划分成四块上部共鸣区域(1a);所述上沟槽(6)与两弧状上音梁构件(4a)之间的所述第一间隙(3)一一对位配合,上沟槽(6)穿设于所述第一间隙(3)中;其中,所述上沟槽(6)凹设于所述面板(1)的下表面形成音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环形分段式音梁的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设有下音梁组件(5),该下音梁组件(5)架设于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中央;所述下音梁组件(5)包括四个弧状下音梁构件(5a),各所述弧状下音梁构件(5a)围绕底板(2)板面的中心排列成环状,且相邻两所述弧状下音梁构件(5a)之间形成一第二间隙(8);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上还设有四条下沟槽(7),且各下沟槽(7)以底板(2)水平方向的中心为基准呈十字形排布,进而将位于所述下音梁组件(5)外侧的底板(2)表面划分成四块下部共鸣区域(2a);所述下沟槽(7)与两弧状下音梁构件(5a)之间的所述第二间隙(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海鸥吴念博何新喜朱信智李碧英杨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礼乐乐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