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筝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163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古筝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古筝框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板,所述的两个侧板之间分别设有头板和尾板,头板和尾板对称设在侧板的两端,头板的一侧设有弦轴板,弦轴板与尾板之间设有三个音梁板,头板、弦轴板、音梁板以及尾板的两端均分别胶粘在两个侧板的内壁上,三个音梁板的底部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弧形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音效果好,便于导音及共振,方便余音消散,便于组装古筝的面板与底板,牢固可靠的古筝框架,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筝框架


[0001]本技术涉及古筝生产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古筝框架。

技术介绍

[0002]古筝是我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可谓历史悠久。在数千年历史中,古筝几经改进,在乐曲、弹奏技法、筝琴结构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在东亚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0003]近年来随着民族音乐的不断发展以及西洋乐器的流行,传统的古筝也应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改进;由于其内结构导致高音传导的效果较弱,致使高音不够明亮且余音过长,为此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207503620U,专利申请号为201721704641.0的技术专公开了一种古筝内部框架,其包括两根支撑杆,连接在两根支撑杆一侧之间的筝首支撑杆,连接在两根支撑杆另一侧之间的筝尾支撑座,所述的筝首支撑杆与筝尾支撑座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加音柱,加音柱为弧形结构,加音柱的顶面设置有多个弧形凹槽,加音柱的底部的两端连接有连梁;其利用在加音柱的顶面设置有多个弧形凹槽使音板的共振效果解决上述问题,这种技术方案解决了古筝的高音不够明亮以及余音过长得到问题,但是在弹奏古代曲目时声音不够宏厚,导致生产出的古筝难以满足弹奏古代曲目以及现代曲目的共同需求。
[0004]因此,生产一种发音效果好,便于导音及共振,方便余音消散,便于组装古筝的面板与底板,牢固可靠的古筝框架,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发音效果好,便于导音及共振,方便余音消散,便于组装古筝的面板与底板,牢固可靠的古筝框架,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古筝框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板,所述的两个侧板之间分别设有头板和尾板,头板和尾板对称设在侧板的两端,头板的一侧设有弦轴板,弦轴板与尾板之间设有三个音梁板,头板、弦轴板、音梁板以及尾板的两端均分别胶粘在两个侧板的内壁上,三个音梁板的底部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弧形凹槽。
[0007]所述的三个音梁板均匀设在弦轴板与尾板之间,三个音梁板的中部分别开设有音梁槽,音梁槽沿着音梁板的一侧开设至音梁板的另一侧,三个音梁板上均分别竖直设有音梁柱,音梁柱的数量相应采用三个,三个音梁柱分别套装三个音梁板的音梁槽内, 相邻弦轴板的音梁柱和相邻尾板的音梁柱分别胶粘在音梁槽的两侧,另外一个音梁柱胶粘在音梁槽的中部。
[0008]所述的若干个弧形凹槽均匀开设在音梁板的底面上,弧形凹槽采用圆弧形槽状结构。
[0009]所述的相邻音梁板之间设有两个导音板,两个导音板对称设在音梁板的两侧,两个导音板的两端均分别粘接在相邻的导音板上。
[0010]所述的弦轴板设在侧板的一侧,弦轴板与头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弦轴板与尾板之
间的距离,弦轴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弦轴孔,若干个弦轴孔均匀分布在弦轴板上,弦轴板采用硬质色木支撑的板状结构,弦轴板的底面与头板、音梁板以及尾板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弦轴板的顶面采用圆弧面结构,弦轴板的外形与音梁板的外形相吻合。
[0011]所述的两个侧板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燕尾槽,燕尾槽沿着侧板的顶面开设至侧板的底面上,燕尾槽采用梯形槽状结构,弦轴板或音梁板的一端套装在燕尾槽内,弦轴板或音梁板通过过盈连接固定在侧板的内壁上。
[0012]本技术有益效果是:首先,本技术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板,所述的两个侧板之间分别设有头板和尾板,头板和尾板对称设在侧板的两端,头板的一侧设有弦轴板,弦轴板与尾板之间设有三个音梁板,头板、弦轴板、音梁板以及尾板的两端均分别胶粘在两个侧板的内壁上,三个音梁板的底部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弧形凹槽,通过设有的弧形凹槽,从而增大音梁板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共鸣箱的共鸣效率,使得古筝发音的浑厚且嘹亮,使得制造的古筝便于满足人们弹奏古代音乐;其次,本技术通过设有三个音梁柱,提高本技术的导音及共振小,高音、中音以及低音满足演奏明亮及浑厚有力的需求,并通过设有的导音板便于发音的共振传递到古筝的底面上,从而加快古筝余音的消散,使得制造的古筝便于满足人们弹奏现代音乐;再次,本技术通过弦轴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弦轴孔,便于安装古筝的琴弦,通过弦轴板采用硬质色木支撑的板状结构,使其满足弹奏的需要,并通过弦轴板的顶面采用圆弧面结构,弦轴板的外形与音梁板的外形相吻合,从而便于组装古筝的面板与底板;另外,本技术通过侧板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燕尾槽,便于弦轴板或音梁板通过过盈连接固定在侧板的内壁上,从而提高本技术的牢固程度,使得本技术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易于推广使用的产品。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音梁板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侧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2、3所示,一种古筝框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板1,所述的两个侧板1之间分别设有头板2和尾板3,头板2和尾板3对称设在侧板1的两端,头板2的一侧设有弦轴板4,弦轴板4与尾板3之间设有三个音梁板5,头板2、弦轴板4、音梁板5以及尾板3的两端均分别胶粘在两个侧板1的内壁上,三个音梁板5的底部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弧形凹槽6,从而增大音梁板5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共鸣箱的共鸣效率,使得古筝发音的浑厚且嘹亮。
[0017]所述的三个音梁板5均匀设在弦轴板4与尾板3之间,三个音梁板5的中部分别开设有音梁槽7,音梁槽7沿着音梁板5的一侧开设至音梁板5的另一侧,三个音梁板5上均分别竖直设有音梁柱8,音梁柱8的数量相应采用三个,三个音梁柱8分别套装三个音梁板5的音梁槽7内,相邻弦轴板4的音梁柱8和相邻尾板3的音梁柱8分别胶粘在音梁槽7的两侧,另外一个音梁柱8胶粘在音梁槽7的中部,古筝组装时,若干个筝码自筝尾向筝首的方向且沿着音梁板5的一侧向另一侧进行组装,使得古筝的高音区、中音区以及低音区的下方分别设有音梁柱8,从而提高本技术导音及共振效果,使得古筝的高音、中音以及低音满足演奏明
亮及浑厚有力的需求;所述的若干个弧形凹槽6均匀开设在音梁板5的底面上,弧形凹槽6采用圆弧形槽状结构,从而便于带动共鸣箱进行共鸣,使得古筝音色的浑厚且嘹亮。
[0018]所述的相邻音梁板5之间设有两个导音板9,两个导音板9对称设在音梁板5的两侧,两个导音板9的两端均分别粘接在相邻的导音板9上,通过将导音板9胶粘在古筝的底板上,从而便于发音的共振传递到古筝的底面上,从而加快古筝余音的消散;所述的弦轴板4设在侧板1的一侧,弦轴板4与头板2之间的距离不大于弦轴板4与尾板3之间的距离,弦轴板4上开设有若干个弦轴孔,若干个弦轴孔均匀分布在弦轴板4上,从而便于安装古筝的琴弦,弦轴板4采用硬质色木支撑的板状结构,使其满足弹奏的需要,弦轴板4的底面与头板2、音梁板5以及尾板3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弦轴板4的顶面采用圆弧面结构,弦轴板4的外形与音梁板5的外形相吻合,从而便于组装古筝的面板与底板;所述的两个侧板1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燕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筝框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侧板(1)之间分别设有头板(2)和尾板(3),头板(2)和尾板(3)对称设在侧板(1)的两端,头板(2)的一侧设有弦轴板(4),弦轴板(4)与尾板(3)之间设有三个音梁板(5),头板(2)、弦轴板(4)、音梁板(5)以及尾板(3)的两端均分别胶粘在两个侧板(1)的内壁上,三个音梁板(5)的底部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弧形凹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筝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个音梁板(5)均匀设在弦轴板(4)与尾板(3)之间,三个音梁板(5)的中部分别开设有音梁槽(7),音梁槽(7)沿着音梁板(5)的一侧开设至音梁板(5)的另一侧,三个音梁板(5)上均分别竖直设有音梁柱(8),音梁柱(8)的数量相应采用三个,三个音梁柱(8)分别套装三个音梁板(5)的音梁槽(7)内,相邻弦轴板(4)的音梁柱(8)和相邻尾板(3)的音梁柱(8)分别胶粘在音梁槽(7)的两侧,另外一个音梁柱(8)胶粘在音梁槽(7)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筝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个弧形凹槽(6)均匀开设在音梁板(5)的底面上,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尚功赵邦宣
申请(专利权)人:兰考县君谊民族乐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