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间隔上下人新型猴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2871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28
一种无间隔上下人新型猴车,包括有钢丝绳、托绳轮、猴车主车架、抱索器和猴车座椅。钢丝绳的下方,也是在预设定的中途上下人位置处设置有停车过桥,停车过桥的整体为一滑轨的结构,停车过桥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支架,连接支架的底端与停车过桥连接,其顶端与托绳轮的轮轴的端部连接。猴车主车架的顶端设置有抱索器,其底端设置有猴车座椅,猴车主车架通过抱索器活动设置于钢丝绳上。猴车主车架的上部,也是在抱索器的下方通过连接臂设置有与停车过桥相配合的过桥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无间隔上下人新型猴车,其设计合理,便于使用,不仅能够确保乘坐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且还能提高乘坐人员的工作效率。高乘坐人员的工作效率。高乘坐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间隔上下人新型猴车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用架空乘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无间隔上下人新型猴车。

技术介绍

[0002]猴车的正式全称为矿山架空乘人索道,主要用于地下矿山辅助运输工人。将钢丝绳安装在驱动轮、托绳轮、压绳轮、迂回轮上并经张紧装置拉紧后,由驱动装置输出动力带动驱动轮和钢丝绳运行,从而实现输送矿工的原理。用地下矿用架空索道来输送矿工,其目的是缩短矿工上下井的路途时间,减轻矿工上下井的体能消耗。
[0003]因《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用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时,可摘挂式抱索器乘人器(即猴车)在上下人时需设置静止上下人平台,实现静止上下人员,严禁人员在非乘人站上下,由于生产需要,乘坐人员需在中途上下,由于下车地点没有设置静止上下人装置,乘坐人员在中途下车直接摘下乘人器不符合规程要求,而且也不利于乘坐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无间隔上下人新型猴车,其设计合理,便于使用,不仅能够确保乘坐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且还能提高乘坐人员的工作效率。
[0005]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无间隔上下人新型猴车,包括有钢丝绳、托绳轮、猴车主车架、抱索器和猴车座椅,所述的托绳轮为若干个,所述托绳轮两个为一组,前、后对应设置,并通过安装支架固定设置于巷道的顶部,所述的钢丝绳设置于托绳轮上。上述钢丝绳、托绳轮的具体安装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的煤矿井下运输用钢丝绳。所述的钢丝绳的下方,也是在预设定的中途上下人位置处设置有停车过桥,所述停车过桥的整体为一滑轨的结构,所述停车过桥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的底端与停车过桥连接,其顶端与托绳轮的轮轴的端部连接。所述的猴车主车架的顶端设置有抱索器,其底端设置有猴车座椅,所述猴车主车架通过抱索器活动设置于钢丝绳上。所述猴车主体车架、抱索器和猴车座椅,以及抱索器与钢丝绳的具体连接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的煤矿井下用猴车。所述猴车主车架的上部,也是在抱索器的下方通过连接臂设置有与停车过桥相配合的过桥滚轮。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停车过桥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朝斜下方倾斜的滚轮导向部分。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桥滚轮为两个,并通过两个连接臂对应设置于猴车主车架的前、后端。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支架的整体呈一“Δ形结构。
[0009]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无间隔上下人新型猴车,其设计合理,便于使用,乘坐人员即可以中途上下车,也可以直接乘坐到机头处下车,不仅确保了乘坐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且还降低了乘坐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0]附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无间隔上下人新型猴车的停车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无间隔上下人新型猴车的停车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无间隔上下人新型猴车的运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3]1—钢丝绳
ꢀꢀ
2—托绳轮
ꢀꢀ
3—停车过桥
ꢀꢀ
3-1—滚轮导向部分
ꢀꢀ
4—猴车主车架
ꢀꢀ
5—抱索器
ꢀꢀ
6—连接臂
ꢀꢀ
7—过桥滚轮
ꢀꢀ
8—猴车座椅
ꢀꢀ
9—连接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4]现参照说明书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无间隔上下人新型猴车,包括有钢丝绳1、托绳轮2、猴车主车架4、抱索器5和猴车座椅8,所述的托绳轮2为若干个,所述托绳轮2两个为一组,前、后对应设置,并通过安装支架固定设置于巷道的顶部,所述的钢丝绳1设置于托绳轮2上。上述钢丝绳1、托绳轮2的具体安装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的煤矿井下运输用钢丝绳。所述的钢丝绳1的下方,也是在预设定的中途上下人位置处设置有停车过桥3,所述停车过桥3的整体为一滑轨的结构,所述停车过桥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支架9,所述连接支架9的底端与停车过桥3连接,其顶端与托绳轮2的轮轴的端部连接。所述的猴车主车架4的顶端设置有抱索器5,其底端设置有猴车座椅8,所述猴车主车架4通过抱索器5活动设置于钢丝绳1上。所述猴车主车架4、抱索器5和猴车座椅8,以及抱索器5与钢丝绳1的具体连接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的煤矿井下用猴车。所述猴车主车架4的上部,也是在抱索器5的下方通过连接臂6设置有与停车过桥3相配合的过桥滚轮7。
[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停车过桥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朝斜下方倾斜的滚轮导向部分3-1。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桥滚轮7为两个,并通过两个连接臂6对应设置于猴车主车架4的前、后端。
[0017]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支架9的整体呈一“Δ形结构。
[0018]当乘坐猴车的工作人员乘坐到停车过桥时,猴车上部的过桥滚轮7与停车过桥3接触,此时抱索器5与钢丝绳1脱开,如果在此处上、下人,可以直接摘掉猴车,如果在此处不上、下人,也可以直接推动猴车,猴车上部的过桥滚轮7滑过停车过桥3,此时抱索器5可以直接卡住钢丝绳1继续上行或下行。
[0019]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无间隔上下人新型猴车,其设计合理,便于使用,乘坐人员即可以中途上下车,也可以直接乘坐到机头处下车,不仅确保了乘坐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且还降低了乘坐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间隔上下人新型猴车,包括有钢丝绳(1)、托绳轮(2)、猴车主车架(4)、抱索器(5)和猴车座椅(8),所述的托绳轮(2)为若干个,所述托绳轮(2)两个为一组,前、后对应设置,并通过安装支架固定设置于巷道的顶部,所述的钢丝绳(1)设置于托绳轮(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丝绳(1)的下方,也是在预设定的中途上下人位置处设置有停车过桥(3),所述停车过桥(3)的整体为一滑轨的结构,所述停车过桥(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支架(9),所述连接支架(9)的底端与停车过桥(3)连接,其顶端与托绳轮(2)的轮轴的端部连接;所述的猴车主车架(4)的顶端设置有抱索器(5),其底端设置有猴车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涓王海永张新东张宝恒王金潘荣新聂元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鹿洼煤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