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皮肤技术的听力助听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2230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皮肤技术的听力助听器,属于听力助听器领域,本方案利用电子皮肤主体将声信号转化易于长距离传输和处理的电信号,并通过云端存储器和物联网模块内存储的高频率出现的杂音电信号对电子皮肤主体传输过来的电信号进行去杂处理,之后经过去杂的电信号回传到助听装置上,在转化为声信号播出,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助听服务,而在电子皮肤主体和助听装置无法与云端存储器和遥感卫星连接时,而在使用者佩戴助听装置的时候,通过适应架和适应垫等结构的设置,方便使用者佩戴和取下助听装置,同时不易出现助听装置从使用者耳道脱落,不易造成助听装置遗失。不易造成助听装置遗失。不易造成助听装置遗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电子皮肤技术的听力助听器
[0001]本申请是由申请号: 201911123684.3 申请日:2019年11月17日 名称:“一种基于电子皮肤技术的听力助听器”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听力助听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电子皮肤技术的听力助听器。

技术介绍

[0003]助听器是听力障碍者使用的辅具,用来补足听力损伤所造成的缺陷。进而提高与他人会话交际能力的工具、设备、装置和仪器等。广义上讲凡能有效地把声音传入耳朵的各种装置都可以看作为助听器,狭义上讲助听器就是一个电声放大器,通过它将声音放大使聋人听到了原来听不清楚,听不到的声音,这种装置就是助听器。
[0004]电子皮肤,最初是指一种可以让机器人产生触觉的系统,其结构简单,可被加工成各种形状,能像衣服一样附着在设备表面,能够让机器人感知到物体的地点和方位以及硬度等信息,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电子皮肤技术已经可以模拟、还原甚至取代机体皮肤,具备较为简易的感觉和触觉,即与人体皮肤一样感知不同外界压力,畅通传导触觉信号的最基本功能,随着尖端材料科学研究的深入,石墨烯、碳纳米等特殊材料因超轻薄、韧性强、电阻率小等优良特性,被科学家使用为电子皮肤的优良“基底”。
[0005]现有的助听器的输出端大多为类似耳机的装置,佩戴方式也与入耳式的耳机相似,但是此类装置在佩戴的过程中,一旦使用者出现大幅度动作或遭遇较强的冲击时,助听器极易发生脱落,易影响使用者的正常生活,同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6]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子皮肤技术的听力助听器,它可以实现使用者出现大幅度动作或遭遇较强的冲击时,助听器极不易发生脱落,不易影响使用者的正常生活,不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0007]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基于电子皮肤技术的听力助听器,包括助听装置,所述助听装置包括助听装置主体,所述助听装置主体的外侧设有一对适应架,两个所述适应架与助听装置主体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三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套接有第一压缩弹簧,且第一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助听装置主体和适应架固定连接,所述适应架远离助听装置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适应垫,所述适应垫内开凿有适应腔,所述适应腔内填充有多个弹性球,可以实现使用者出现大幅度动作或遭遇较强的冲击时,助听器极不易发生脱落,不易影响使用者的正常生活,不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0009]进一步的,所述适应架上开凿有多个缓冲槽,且缓冲槽与适应腔相连通,所述缓冲槽内滑动连接有与自身相匹配的平衡推板,所述平衡推板与缓冲槽槽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在适应垫受到较强压力时,还可以将适应腔内的弹性球压至缓冲槽内,而在适应垫受到的压力消失时,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压缩弹簧会将弹性球回顶到适应腔内,大幅增加适应垫的弹性和形变量,增加适应垫的适应性。
[0010]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槽的槽底板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远离缓冲槽槽底板的一端贯穿平衡推板,限位杆可以保护第二压缩弹簧,使平衡推板不易在滑动的过程中侧翻,进而使第二压缩弹簧不易受到非工作向力,不易导致第二压缩弹簧失效。
[001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远离缓冲槽槽底板的一段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可以保护第二压缩弹簧,限位板的存在可以使平衡推板不易从限位杆上滑出,不易从缓冲槽内滑出,不易导致第二压缩弹簧被拉伸至拉伸状态,不易导致第二压缩弹簧失效。
[0012]进一步的,所述平衡推板与限位杆支架内连接有耐磨环,且耐磨环与平衡推板固定连接,耐磨环可以有效减小限位杆与平衡推板之间的磨损,使限位杆与平衡推板之间的连接不易出现晃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助听装置主体连接有连接索,所述连接索远离助听装置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环扣,在使用者的耳朵上打有耳洞时,助听装置主体可以通过连接索和环扣与实用者耳朵连接,在助听装置从使用者耳道中滑出时也不易遗失。
[0014]进一步的,所述助听装置主体上开凿尾插孔,所述连接索靠近助听装置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尾插孔相匹配的尾插,所述连接索与助听装置主体之间通过尾插孔和尾插固定连接,方便连接索和环扣的拆卸,将连接索和环扣作为可选件供使用者自己自行选择使用。
[0015]进一步的,一种基于电子皮肤技术的听力助听器的工作系统,包括助听装置,所述助听装置内安装有包括本地终端在内的各种设备,用于助听装置完成现有的助听器的功能,所述助听装置信号连接有电子皮肤主体,所述电子皮肤主体信号连接有云端存储器,所述云端存储器信号连接有物联网模块,其中电子皮肤主体可以将助听装置接收到的声波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进行处理,并将对应的电信号传输到云端存储器和物联网模块,经由云端存储器和物联网模块的存储的杂音资料对助听装置传输过来的声波电信号进行过滤,后在回传到助听装置并进行加强播放,实现对杂音的过滤,增加助听装置的助听效果。
[0016]进一步的,所述云端存储器信号连接有遥感卫星,遥感卫星可以通过定位系统将助听装置使用者的位置发送到云端存储器上,为云端存储器提供助听装置使用者的位置信息,并在云端存储器内搜寻使用者所在地的方言电信号,并下载到助听装置,为助听装置提供方言转普通话服务,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0017]进一步的,述助听装置内设置有本地终端,其中本地终端会对助听装置处理掉的日常杂音电信号进行记录和存储,在助听装置和电子皮肤主体无法和云端存储器连接时,本地终端会标记助听装置使用过程中高频率接收到的杂音的电信号,并优先进行过滤,提高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的效率,增加使用者的服务体验。
[0018]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方案利用电子皮肤主体将声信号转化易于长距离传输和处理的电信号,并通过
云端存储器和物联网模块内存储的高频率出现的杂音电信号对电子皮肤主体传输过来的电信号进行去杂处理,之后经过去杂的电信号回传到助听装置上,在转化为声信号播出,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助听服务,而在电子皮肤主体和助听装置无法与云端存储器和遥感卫星连接时,可以通过本地终端存储的少量高频率杂音信号进行去杂处理,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助听服务,而在使用者佩戴助听装置的时候,通过适应架和适应垫等结构的设置,方便使用者佩戴和取下助听装置,同时不易出现助听装置从使用者耳道脱落,不易造成助听装置遗失。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助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适应架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尾插处的剖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助听装置工作的主要系统图。
[0020]图中标号说明:1电子皮肤主体、2助听装置、3本地终端、4云端存储器、5遥感卫星、6物联网模块、7助听装置主体、8适应架、9适应垫、10伸缩杆、11第一压缩弹簧、12连接索、13环扣、14尾插孔、15尾插、16适应腔、17弹性球、18缓冲槽、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子皮肤技术的听力助听器,包括助听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听装置(2)包括助听装置主体(7),所述助听装置主体(7)的外侧设有一对适应架(8),两个所述适应架(8)与助听装置主体(7)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三个伸缩杆(10),所述伸缩杆(10)的外侧套接有第一压缩弹簧(11),且第一压缩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助听装置主体(7)和适应架(8)固定连接,所述适应架(8)远离助听装置主体(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适应垫(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皮肤技术的听力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适应架(8)上开凿有多个缓冲槽(18),且缓冲槽(18)与适应腔(16)相连通,所述缓冲槽(18)内滑动连接有与自身相匹配的平衡推板(20),所述平衡推板(20)与缓冲槽(18)槽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皮肤技术的听力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18)的槽底板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9),且限位杆(19)远离缓冲槽(18)槽底板的一端贯穿平衡推板(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皮肤技术的听力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9)远离缓冲槽(18)槽底板的一段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1),所述适应垫(9)内开凿有适应腔(16),所述适应腔(16)内填充有多个弹性球(17)。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丙磊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奥拉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