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生态护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2209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生态护树板。属于市政设施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由四个框体构成的框架及安设在框体内部的填充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护树板,具有低碳、环保、耐冲压、耐碾压、耐腐蚀、不退色、不风化等特点;还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可以适应不平整的树坑表面,对树木根部起到保暖保湿作用,同时颗粒与颗粒间存在丰富的空隙,便于树木根部透水透气;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容易装拆和更换方便,既可以户外现场施工,又可以在工厂铺设成型后现场组装。在工厂铺设成型后现场组装。在工厂铺设成型后现场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生态护树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生态护树板。

技术介绍

[0002]出于美化和生态的需要,在城市广场或街道两侧都种植有大量树木。为了种植方便以及方便树木呼吸和浇灌,在树木的根部都会留有1m2左右的暴露土坑,这些土坑被称为树池。树池如果长期裸露在外,来往行人的踩踏会造成了树木的水分流失、土壤板结,导致树木的死亡率增加。同时,由于裸露的树池无法固化表面的泥土,在大风天气时,会造成尘土飞扬,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因此护树板被广泛应用于公园、街道绿化带及各种场所的绿化树木树池的遮蔽。
[0003]专利CN 208691904 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护树板,包括护树板和支撑杆;所述护树板整体采用轻质树脂材料制成,护树板为左右扣合的两半结构;护树板上端面开有中心对称槽,支撑杆转动嵌入式安装在对称槽中;护树板底部固定设有地钉。本装置支撑稳定性强,两对左右对称的支撑杆相互支撑,作用力始终在同一平面上,以利于支撑和扶正树木;支撑杆前端设有的弧形套及内侧橡胶层,适应树木表面形状,利于支撑,提高支撑稳定性。CN2064725590 U公开了一种海绵型护树板,所述异型框架包括环形框架、环形框架外围的外包框架和连接外包框架首尾的角部框架,环形框架内圈设有树桩孔所述环形框架、外包框架和角部框架均由基格构成,所述基格内设有分隔块,该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功能多样,能给予树木全面的保护。专利CN201709192U公开了一种热融橡胶护树板,在生产时也能够节省大量的成本,块状体采用热融橡胶制成,具有低碳、环保、耐冲压、耐碾压、耐腐蚀、可回收等特点,并且可以保证八年内不退色、不风化,大大节省成本。
[0004]现有的护树板一般为钢材、木板、水泥等制备而成,施工时通常消耗较大的人力物力。钢材、木板易被腐蚀生锈或腐烂,需经常更换,且木板质量轻易移动,对土壤保护程度低水泥则易龟裂,导致水泥块脱落,影响美观。也有些采用外侧边为方形或多边形,内侧边为多边形或圆形的塑料或树脂护树板,但此类护树板强度低,易老化、在行人的踩踏下容易脆断与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生态护树板。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生态护树板,包括方形状的框架,所述的框架由四个框体构成;在所述四个框体的内部分别安设有填充料。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填充料是废旧橡胶或塑料1

5mm的小颗粒;将废旧橡胶或塑料小颗粒与聚氨酯胶水混合,混合比例为颗粒:胶水质量为(2

8):1。
[0008]进一步的,在所述四个框体的边框上安设有可与相邻框体相配合拼接的燕尾槽结构;
[0009]所述的四个框体通过侧边上的燕尾槽结构将四个框体拼接,组成一个中间是圆形
或类圆形,外侧是方形状的框架整体。
[0010]进一步的,在所述四个框体中四角相靠近的一端通过四个相对的圆弧状构成一个圆形状或类圆形的空间。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四个框体是由热熔性橡胶制成。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护树板,包括框架和填充料两部分,其中框架由热熔性橡胶制成,填充料是废旧橡胶或塑料小颗粒的胶合物,大大节省成本,并具有低碳、环保、耐冲压、耐碾压、耐腐蚀、不退色、不风化等特点;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护树板,其填充料由废旧橡胶或塑料胶合而成,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可以适应不平整的树坑表面,对树木根部起到保暖保湿作用,同时颗粒与颗粒间存在丰富的空隙,便于树木根部透水透气;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护树板,填充料与框架间通过胶合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框架由四个框体通过燕尾槽连接,装拆和更换方便,既可以户外现场施工,又可以在工厂铺设成型后现场组装。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框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框架A

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护树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护树板整体B

B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是框体,2为燕尾槽结构,3为圆弧状,4为填充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如图所述;一种新型生态护树板,包括方形状的框架,所述的框架由四个框体1构成;在所述四个框体1的内部分别安设有填充料4。
[0021]进一步的,所述的填充料4是废旧橡胶或塑料1

5mm的小颗粒,优选的是3

5mm的小颗粒;将废旧橡胶或塑料小颗粒与聚氨酯胶水混合,混合比例为颗粒:胶水质量为(2

8):1;优选的是(4

5):1;填于四个框体1中。
[0022]进一步的,在所述四个框体1的边框上安设有可与相邻框体1相配合拼接的燕尾槽结构2;可实现四个框体1方便快速拼接形成一个整体;
[0023]具体的,所述的燕尾槽结构2为在相互靠近的四个框体1的其中一个的框体1上开设有凹槽,在靠近其一侧的另外一个框体1上开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凹槽的面积相适配,所述的凸起刚好卡扣在所述的凹槽的内部,其余的也是与这个相同,所述的凸起同样卡扣在凹槽的内部,这样环环相扣,就形成了燕尾槽结构2;
[0024]所述的四个框体1通过侧边上的燕尾槽结构2将四个框体1拼接,组成一个中间是圆形或类圆形,外侧是方形状的框架整体;该整体的外侧为方形,内侧为圆形或类圆形。
[0025]进一步的,在所述四个框体1中四角相靠近的一端通过四个相对的圆弧状3构成一个圆形状或类圆形的空间。
[0026]进一步的,所述的四个框体1是由热熔性橡胶制成。
[0027]本专利技术是将填充料4填于四个框体1中,压平,直至与框体1在同一高度。
[0028]具体的实施例:实施例1:将四个带有边框、圆弧状3边和燕尾槽结构2的框体1(图1)通过燕尾槽结构2连接成一个框架(图2),框架放平,废旧橡胶或塑料小颗粒与聚氨酯胶水按比例混合均匀,并作为填充料4填充于四个框体1中,并将上面平整,填充料4的高度与框架的高度一致(图4),待填充料4中的胶水固化后,将框架的燕尾槽结构2拆开,搬运至现场组装成护树板。
[0029]实施例2:在树的周围将四个带有边框、圆弧状3边和燕尾槽结构2的框体1(图1)通过燕尾槽结构2连接成一个框架(图2),树被包围在框架的圆弧内,框架放平,废旧橡胶或塑料小颗粒与聚氨酯胶水按比例混合均匀,并作为填充料4填充于四个框体1中,并将上面平整,填充料4的高度与框架的高度一致(图4),胶水固化形成护树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生态护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状的框架,所述的框架由四个框体构成;在所述四个框体的内部分别安设有填充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护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料是废旧橡胶或塑料1

5mm的小颗粒;将废旧橡胶或塑料小颗粒与聚氨酯胶水混合,混合比例为颗粒:胶水质量为(2

8):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护树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孙国民范栋梁黄啸谷姚义俊权斌成敏左佳一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