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生绿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214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生绿茶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区域选择;步骤1、茶叶采摘;步骤2、及时验收;步骤3、摊放;步骤4、杀青;步骤5、揉捻;步骤6、二青;步骤7、烘干;步骤8、包装与储存。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野生茶原料与绿茶加工工艺特点,采取手工制作与机械加工相结合,探索出野生茶绿茶加工工艺和技术,总结出了“紫云沁露”野生茶绿茶加工的主要技术参数,确保以绿茶加工工艺加工的“紫云沁露”野生茶达到条索紧细卷曲、稍有茸毛、色泽绿润的外形,鲜爽回甘的滋味,清香高长的香气,以及嫩绿匀齐的叶底,汤色绿亮的内质,形成“紫云沁露”野生茶独特的色、香、味、形。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生绿茶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野生茶绿茶加工
,涉及一种野生绿茶的加工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紫云沁露”野生绿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野生茶树的分布范围广,根据现有的调查情况,在湖南、广东、海南、云南、贵州、福建、重庆等7个省均有发现,从发现的野生茶树的分布看,我国野生茶树总群在地理上的水平分布约为18~31
°
N和95
°
~122
°
E,集中分布在在滇、桂、黔、川相交会的区域内。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东部山区的大锡、贝江、未竹口、两岔河、桥市、大圩镇、小圩镇等地陆续发现野生茶树的原始群落,并定名为江华苦茶(Thea assamica CV.Jianghua)。邵阳市的野生茶资源分布在新宁县、邵阳县皇安寺、城步苗族自治县高梅乡、绥宁县庙湾乡、隆回县白马山及罗洪一带,洞口县古楼、武冈县云山,新邵县巨口铺、邵东县等地。
[0003]新宁县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1465.6小时,水资源较足,四季分明,垂直分布明显的气候特色。雨水集中,相对湿度较大,森林植被率高,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东经110
°
18

~110
°
28

,北纬26
°
15

~26
°
55

,正处于全国野生茶资源的黄金分布区域。根据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邵阳市农业农村局与相关单位对新宁县舜皇山和紫云山野生茶树资源进行的调查,发现从海拔600多米到1800多米,野生茶树资源分布面积达十万余亩,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有三万多亩。
[0004]丰富的野生茶树品种资源,为开发和利用野生茶提供了基础和前提。野生茶的生长自然环境比较复杂,大多数生长在大山与森林中,山深林密,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植被丰富,生物多样性。在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茶树,绿色、无污染,一些品种具有高茶多酚、高茶氨酸、高咖啡因等特性,许多品系和单株对不利自然环境的抗性以及芽、叶的形状、产量和品质都具有良好的遗传特性。同时茶树经历多年雨雪风霜和周边环境融为一体,茶叶的先天品质相当优良,因此,十分有必要组织技术力量进行观察研究和开发利用。一方面采摘新鲜茶叶制作优质产品,另一方面对特异质材料展开分析,为新建茶园提供优质种质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生绿茶的加工方法,该方法根据野生茶原料与绿茶加工工艺特点,采取手工制作与机械加工相结合,探索出野生茶绿茶加工工艺和技术,总结出了“紫云沁露”野生茶绿茶加工的主要技术参数,确保以绿茶加工工艺加工的“紫云沁露”野生茶达到条索紧细卷曲、稍有茸毛、色泽绿润的外形,鲜爽回甘的滋味,清香高长的香气,以及嫩绿匀齐的叶底,汤色绿亮的内质,形成“紫云沁露”野生茶独特的色、香、味、形。
[0006]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野生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1、茶叶采摘:
[0009]紫云沁露野生茶的原料采摘自雪峰山脉的紫云山和舜皇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高山和半高山野生茶园,表现为芽叶嫩绿,叶质柔软,要求分批按标准采摘,必须采摘正常健壮的芽叶,不采老叶、老梗、紫芽叶、病虫叶及其他夹杂物,已长成三、四叶上的茶芽、驻芽叶不采。其次,对一芽一叶以下的嫩茎长度限在0.5~1.0厘米,鲜叶采摘用箩筐等竹蔑制品存放;
[0010]步骤2、及时验收:
[0011]采摘的鲜叶必须用竹筐装运,及时送加工厂验收;
[0012]步骤3、摊放
[0013]3.1摊放器具:
[0014]验收合格的鲜叶进厂后要立即进行摊放。鲜叶摊放要选用洁净竹垫、竹盘或其他蔑制具摊放,嫩叶薄摊,老叶适当厚摊,摊叶厚度2

5cm。摊放器具要离地面一定的高度,防止异味被鲜叶吸收影响品质。
[0015]3.2摊放时间与温度:
[0016]根据鲜叶的含水量控制摊放时间在2~5小时,温度掌握在20~30度左右。其间轻轻翻动2~3次,其失重率一般12%~15%,生产中对露水叶、雨水叶、或高温时节,要适当使用风扇进行散热除湿。
[0017]3.3摊放标准:
[0018]以叶面开始萎缩,叶质由硬变软,青气消失,鲜叶外观上色泽由鲜绿转为浅暗绿,手感茶芽、叶略为柔软,鲜叶能发出淡淡的清香或花香即为摊放适宜,切忌在摊青过程中不能出现芽叶的红变。
[0019]步骤4、杀青
[0020]4.1杀青设备
[0021]对于一级原料采用手工杀青,而二级和三级原料以40型滚筒式名茶杀青机为主。
[0022]4.2杀青标准
[0023]早春杀青叶失重率一般40%~45%为宜,晚春芽茶杀青失重率则高达58%。待青气消除,茶叶散发出清香气,叶色转为暗绿,叶茎梗柔软,折而不断后,立即出锅,迅速摊凉,防止由高温引起茶叶变黄,影响绿茶的品质。
[0024]步骤5、揉捻
[0025]5.1揉捻机械
[0026](1)手工揉捻:主要是一级原料,要求动作轻快自如,用双手抓住茶叶,按照“轻



轻”的原则按一个方向进行滚动揉捻,使所有茶叶都滚动成形。
[0027](2)机械揉捻:主要是二级和三级原料,我们采用35型名茶揉捻机,同样遵循“轻



轻”的原则。加压应缓慢进行,切忌一步到位,否则扁条多、碎末多,苦味重,对其品质不利。
[0028]5.2揉捻标准:
[0029](1)一级原料的揉捻标准:采用冷揉轻揉可以使茶汤更绿亮,干茶色泽更绿润,叶底更鲜绿,略有茶汁外溢即可。
[0030](2)二级和三级原料的揉捻标准:揉捻时间约20分钟。揉捻中,主要掌握揉捻时问
和投叶量,并注意观察茶叶形成条索即可,防止将叶片揉碎后影响整体质量,尽量减少茶汁外溢,降低涩味,提高耐泡性,待茶叶成条索、紧细、柔软,手捏不粘时就行。
[0031]步骤6、二青
[0032](1)一级原料的方法:在铁锅中进行,是高档野生茶外形形成的关键。锅温控制在80~90℃左右,将杀青叶二锅并成一锅,搓茶团时按同一个方向搓动,掌心用力,让茶团在双手间滚动,要求动作轻快有力,促使茶条紧细卷曲。
[0033](2)二级和三级原料的方法:在五斗式名茶烘焙机上进行加热做形,首先将烘焙机进风温度加热到120℃以上;然后将进风门全部打开;烘盘变热后,迅速将揉捻叶均匀薄摊在烘盘内,不能留有空隙散失热风;待揉捻叶升温变烫后(一般达75℃~85℃),及时翻动使揉捻叶受热均匀,揉捻方法与一级原料相似。
[0034]步骤7、烘干
[0035]7.1烘干方式
[0036](1)木炭烘焙法: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生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茶叶采摘:紫云沁露野生茶的原料采摘自雪峰山脉的紫云山和舜皇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高山和半高山野生茶园,采摘正常健壮的芽叶,对一芽一叶以下的嫩茎长度限在0.5~1.0厘米,鲜叶采摘用竹蔑制品存放;步骤2、及时验收:采摘的鲜叶必须用竹筐装运,及时送加工厂验收;步骤3、摊放3.1摊放器具:验收合格的鲜叶进厂后要立即进行摊放;鲜叶摊放要选用洁净竹垫、竹盘或摊放,嫩叶薄摊,老叶适当厚摊,摊叶厚度2

5cm;摊放器具要离地面一定的高度;3.2摊放时间与温度:根据鲜叶的含水量控制摊放时间在2~5小时,温度掌握在20~30度;其间轻轻翻动2~3次,其失重率为12%~15%,生产中对露水叶、雨水叶或高温时节,使用风扇进行散热除湿;3.3摊放标准:以叶面开始萎缩,叶质由硬变软,青气消失,鲜叶外观上色泽由鲜绿转为浅暗绿,手感茶芽、叶略为柔软,鲜叶能发出淡淡的清香或花香进行摊放;步骤4、杀青4.1杀青设备对于一级原料采用手工杀青,而二级和三级原料采用40型滚筒式名茶杀青机;4.2杀青标准早春杀青叶失重率为40%~45%,晚春芽茶杀青失重率为58%;待青气消除,茶叶散发出清香气,叶色转为暗绿,叶茎梗柔软,折而不断后,立即出锅,迅速摊凉;步骤5、揉捻5.1揉捻机械(1)手工揉捻:一级原料要求动作轻快自如,用双手抓住茶叶,按一个方向进行滚动揉捻,使所有茶叶都滚动成形;(2)机械揉捻:主要是二级和三级原料,采用35型名茶揉捻机;5.2揉捻标准:(1)一级原料的揉捻标准:采用冷揉轻揉;(2)二级和三级原料的揉捻标准:揉捻时间为20分钟;步骤6、二青(1)一级原料的方法:在铁锅中进行,是高档野生茶外形形成的关键;锅温控制在80~90℃,将杀青叶二锅并成一锅,搓茶团时按同一个方向搓动,掌心用力,让茶团在双手间滚动,要求动作轻快有力,促使茶条紧细卷曲;(2)二级和三级原料的方法:在五斗式名茶烘焙机上进行加热做形,首先将烘焙机进风温度加热到120℃以上;然后将进风门全部打开;烘盘变热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瀚田容积李瑾沈程文伍炳惠唐俊肖果利王铭涵曾志龙林娟伍征发刘燕
申请(专利权)人: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