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长循环使用寿命电池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2000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长循环使用寿命电池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混合电极材料,步骤二:底料均匀,步骤三:极片分解切割,步骤四:弯折加压,步骤五:电解液注入,步骤六: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长寿电池显著增强了负极材料的表面稳定性和体相稳定性,大幅减少活性锂的消耗,达成超长寿命的性能需求,电解液能够展现出自适应的保护特性,提升电池内部的循环和存储性能,有效抑制了副反应,从而延长电池使用寿命,通过材料提升和结构改善,使生产出来的长寿电池更具有核心竞争力。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长循环使用寿命电池的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为一种超长循环使用寿命电池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寿命一般在2

3年之间,不过如果电池质量过硬,用户电池使用习惯好时,就有可能出现远超电池常规寿命的“长寿电池”[0003]现有技术中的电池衰减是影响车辆续航里程和保值率的关键指标,其衰减的本质是内部移动电离子含量的降低,其中一种因素是正负极材料的结构变化或电解液的分解和变质问题,动力电池在充放电时,电离子在移动过程中会与电解液发生反应,因此会有必须的损耗,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电离子的数量会逐渐减少,电池的性能就会随之降低,目前业内的解决方案多从材料、电解液、隔膜和电池管理系统等方面入手。
[0004]如何延长动力电池寿命已成为各大动力电池制造商技术角力的关键领域之一,如果能够专利技术一种长寿电池可以拥有更强的抗压能力,就能解决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超长循环使用寿命电池的加工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长循环使用寿命电池的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长循环使用寿命电池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分别混合制作正负电极材料,通过搅拌机向原料中注水且搅拌成液体底料;
[0008]步骤二:通过输送机构输送金属片,通过喷涂机将底料均匀喷在金属片上,最终制成电极片,将电极片放置在加热平台上,通过烙饼式加工去除水分,随后采用液压设备,通过直接下压方式降低电极片厚度,提高电极片上的材料密度;
[0009]步骤三:在真空环境中通过切割设备将极片分解切割,通过卷辊机将极片制成初步卷状,预备好若干电池隔膜;
[0010]步骤四:在高温环境中通过压折机器对电极片和隔膜进行弯折和加压,随后冷却成型,通过夹持机构将隔膜插入到正负极片之间,制成裸电芯,将裸电芯装入电池外壳中,进行完全焊接封装,且已预先在电池壳体上开设注料小孔,小孔中设置单向阀体组件;
[0011]步骤五:通过感应式注液机将电解液注入电芯,待电解液储满电池内部,注液机感受到电池内部反馈的压力,自动停止注液,此时电池初步支撑,使用焊装设备将注料小孔进行二次封堵焊装;
[0012]步骤六:对电池进行充电活化检测和冲击检测,且将电池存放一定时间,电池内部成分充分进行化学反应,测试电池的各项性能指标,通过分容机对不同容量的电池进行分类;
[0013]步骤七:对完全包装完毕的电池进行外观检测和二次内部检测,将符合指标的电池进行装箱包装和存储。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负极片厚度范围0.08

0.18mm,正极片厚度0.2

0.5mm。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电解液反馈压力范围是标准大气压的0.5

2倍。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的冲击检测,对电池施加0.1

1.5焦耳大小的冲击力,对冲击过后的电池进行检测,收集符合标准的电池。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七中的电池装箱,包装箱体上设置温控设备,确保电池运输中的恒温工作。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三种的电池隔膜为惰性材料,温度变化不影响其内部分子密度。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长寿电池显著增强了负极材料的表面稳定性和体相稳定性,大幅减少活性锂的消耗,达成超长寿命的性能需求,电解液能够展现出自适应的保护特性,提升电池内部的循环和存储性能,有效抑制了副反应,从而延长电池使用寿命,通过材料提升和结构改善,使生产出来的长寿电池更具有核心竞争力;
[0021]2.本专利技术生产的长寿电池使用合金材料,提高板栅耐腐蚀性能,电池使用寿命极大的提高,电池低温充放电能力提升,寒冷环境也能持续工作,优化电极和电解液,大幅提升电池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一: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长循环使用寿命电池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5]步骤一:分别混合制作正负电极材料,通过搅拌机向原料中注水且搅拌成液体底料;
[0026]步骤二:通过输送机构输送金属片,通过喷涂机将底料均匀喷在金属片上,最终制成电极片,将电极片放置在加热平台上,通过烙饼式加工去除水分,随后采用液压设备,通过直接下压方式降低电极片厚度,提高电极片上的材料密度;
[0027]步骤三:在真空环境中通过切割设备将极片分解切割,通过卷辊机将极片制成初步卷状,预备好若干电池隔膜;
[0028]步骤四:在高温环境中通过压折机器对电极片和隔膜进行弯折和加压,随后冷却成型,通过夹持机构将隔膜插入到正负极片之间,制成裸电芯,将裸电芯装入电池外壳中,进行完全焊接封装,且已预先在电池壳体上开设注料小孔,小孔中设置单向阀体组件;
[0029]步骤五:通过感应式注液机将电解液注入电芯,待电解液储满电池内部,注液机感受到电池内部反馈的压力,自动停止注液,此时电池初步支撑,使用焊装设备将注料小孔进行二次封堵焊装;
[0030]步骤六:对电池进行充电活化检测和冲击检测,且将电池存放一定时间,电池内部成分充分进行化学反应,测试电池的各项性能指标,通过分容机对不同容量的电池进行分类;
[0031]步骤七:对完全包装完毕的电池进行外观检测和二次内部检测,将符合指标的电池进行装箱包装和存储。
[0032]步骤2中负极片厚度范围0.1mm,正极片厚度0.4mm,步骤五中电解液反馈压力范围是标准大气压的0.7倍,步骤六中的冲击检测,对电池施加1.3焦耳大小的冲击力,对冲击过后的电池进行检测,收集符合标准的电池,步骤七中的电池装箱,包装箱体上设置温控设备,确保电池运输中的恒温工作,步骤三种的电池隔膜为惰性材料,温度变化不影响其内部分子密度。
[0033]实施例二:
[003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长循环使用寿命电池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5]步骤一:分别混合制作正负电极材料,通过搅拌机向原料中注水且搅拌成液体底料;
[0036]步骤二:通过输送机构输送金属片,通过喷涂机将底料均匀喷在金属片上,最终制成电极片,将电极片放置在加热平台上,通过烙饼式加工去除水分,随后采用液压设备,通过直接下压方式降低电极片厚度,提高电极片上的材料密度;
[0037]步骤三:在真空环境中通过切割设备将极片分解切割,通过卷辊机将极片制成初步卷状,预备好若干电池隔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长循环使用寿命电池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分别混合制作正负电极材料,通过搅拌机向原料中注水且搅拌成液体底料;步骤二:通过输送机构输送金属片,通过喷涂机将底料均匀喷在金属片上,最终制成电极片,将电极片放置在加热平台上,通过烙饼式加工去除水分,随后采用液压设备,通过直接下压方式降低电极片厚度,提高电极片上的材料密度;步骤三:在真空环境中通过切割设备将极片分解切割,通过卷辊机将极片制成初步卷状,预备好若干电池隔膜;步骤四:在高温环境中通过压折机器对电极片和隔膜进行弯折和加压,随后冷却成型,通过夹持机构将隔膜插入到正负极片之间,制成裸电芯,将裸电芯装入电池外壳中,进行完全焊接封装,且已预先在电池壳体上开设注料小孔,小孔中设置单向阀体组件;步骤五:通过感应式注液机将电解液注入电芯,待电解液储满电池内部,注液机感受到电池内部反馈的压力,自动停止注液,此时电池初步支撑,使用焊装设备将注料小孔进行二次封堵焊装;步骤六:对电池进行充电活化检测和冲击检测,且将电池存放一定时间,电池内部成分充分进行化学反应,测试电池的各项性能指标,通过分容机对不同容量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华王光惠凯潘利徐智力胡进军尹雷陈军严凯刘俊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伟复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