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长循环使用寿命电池的可更换接触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1963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长循环使用寿命电池的可更换接触电极,包括电池,电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筒,内筒中部套接有电极棒,电极棒一端延伸到电池中,内筒的一侧设置有金属帽,金属帽为一侧底面端开口的圆板壳体状,且金属帽扣在内筒上,金属帽的一端设置有橡胶环,橡胶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套环,本发明专利技术构造设计实现了金属帽方便快捷的固定在内筒上,或是从内筒上取下来,这样方便电极棒的替换工作,此外通过气压作用在卡位柱上,实现卡位柱的牢固卡位效果,功能稳定强大。功能稳定强大。功能稳定强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长循环使用寿命电池的可更换接触电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为一种超长循环使用寿命电池的可更换接触电极。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可以通过更换电池中的电极,来提高整个电池的使用寿命,为了避免电解液的外泄问题,电极棒在更换完毕后,需要保证密封组件的工作,这样确保整个电池的安全性。
[0003]如果能够专利技术一种可更换电极棒的电池,通过简答的操作即可实现电极棒的取出或安装工作,短时间内快速实现电池端部的密封,就能解决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超长循环使用寿命电池的可更换接触电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长循环使用寿命电池的可更换接触电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长循环使用寿命电池的可更换接触电极,包括电池,所述电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筒,内筒中部套接有电极棒,电极棒一端延伸到电池中,内筒的一侧设置有金属帽,所述金属帽为一侧底面端开口的圆板壳体状,且金属帽扣在内筒上,所述金属帽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长循环使用寿命电池的可更换接触电极,包括电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筒(2),内筒(2)中部套接有电极棒(3),电极棒(3)一端延伸到电池(1)中,内筒(2)的一侧设置有金属帽(4),所述金属帽(4)为一侧底面端开口的圆板壳体状,且金属帽(4)扣在内筒(2)上,所述金属帽(4)的一端设置有橡胶环(5),橡胶环(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套环(6),橡胶环(5)和支撑套环(6)固定套在内筒(2)上,所述内筒(2)的外侧壁上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卡位柱(7),所述卡位柱(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波纹管(8),卡位柱(7)和波纹管(8)设置在内筒(2)上开设的圆柱槽中,所述卡位柱(7)的另一端凸出到金属帽(4)的内腔壁上开设的斜面槽(9)中,所述内筒(2)中开设有环形管腔(10)、支管腔(11)和主管腔(12),所述环形管腔(10)的周围连接有若干均匀环设的支管腔(11),支管腔(11)的一端和内筒(2)上的圆柱槽底面连接,环形管腔(10)的一侧连通有主管腔(12),主管腔(12)的一端延伸到电池(1)的外壳体中,电池(1)的外壳体上开设有环形槽,电池(1)的环形槽中契合设置有控制环(13),控制环(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推进环(14),推进环(14)设置在电池(1)壳体上开设的环形腔中,推进环(14)为环形板状且推进环(14)的内腔壁上固定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弧面凸块(15),主管腔(12)的一端延伸到电池(1)的环形腔中,且主管腔(12)端部设置有控制柱(16),控制柱(16)的一端接触有弹簧(17),弹簧(17)上远离控制柱(16)的一端接触有卡位筒(18),电池(1)的壳体上开设有侧管腔(19),侧管腔(19)一端延伸到主管腔(12)中,侧管腔(19)和主管腔(12)中均设置有气阀(20),主管腔(12)中的气阀(20)一端接触有顶体(21),顶体(21)的一侧传动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秦小兵惠凯陈军刘俊海尹雷徐智力陈华飞闫瑞刚严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伟复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