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费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1711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3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费控制系统,包括总进线开关(1)、至少一电能表(2)、至少一带电动操作机构的断路器(3)和至少一控制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表(2)上设有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控制器(4)上设有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所述电能表(2)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向所述控制器(4)发送断电或送电信息,所述控制器(4)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接收上述断电或送电信息,且可控制所述电动操作机构带动所述断路器(3)分闸或合闸。器(3)分闸或合闸。器(3)分闸或合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费控制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电力信息监控
,尤其涉及一种集中管理的电费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供电网络智能化及终端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电网公司对电能表及终端用户的负荷开关和智能电表外置断路器提出了新要求,其中一种要求是智能电表外置断路器应具备远程控制功能,并且要求电能表与断路器的数据交互,以及断路器状态上报等功能。
[0003]现有传统的电费控制系统通常是通过一对一的有线连接电表与费控断路器,每台费控断路器都具有独立的控制器。在用户数量越来越多设备集中安装管理的情况下,线路往往错综复杂,对布线及后续维护上提出了很大的考验,也会造成本高、体积大等弊端,不适合用于电气设备开关的集中管理。另外具有无线通信的电能表外置断路器如申请号 201910172217 .3公开了一种应用在费控系统中的断路器结构,由断路器和驱动模块组成,所述驱动模块包括执行单元、控制单元、无线通信单元等,每台断路器控制单元具有接受和处理信号等功能并控制执行单元动作,无线通信单元具有无线数据的传输与接收等功能,通过该方式进行电费控制时每台费控断路器单独需要与电表进行无线通信配对,存在配对时间长,配对地址不稳定等问题,费控断路器体积大占位宽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以上背景,为了解决对电气设备的远程集中控制管理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便于集中管理的智能电费控制系统,具备无线监控及无线操作能力,每台电表通过自身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合闸或分闸信息,集中在一个控制器处理后,分别给电能表回路中带电动操作机构的断路器电信号,断路器执行合闸或分闸指令。集中管理的电费控制系统提供一种低成本、小体积、易安装的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费控制系统,包括总进线开关、至少一电能表、至少一带电动操作机构的断路器和至少一控制器,所述电能表上设有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控制器上设有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所述电能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断电或送电信息,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接收上述断电或送电信息,且可控制所述电动操作机构带动所述断路器分闸或合闸。
[0006]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分体或整体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上的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可与多个所述电能表上的第一无线通信装置通信。
[0008]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分体结构,包括控制盒模块和底盒模块。
[0009]优选的,所述控制盒模块与所述底盒模块的任一侧面直接或间接的连接设置或与所述底盒模块上下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底盒模块上可设置至少一所述带电动操作机构的断路器,所述断路器与所述底盒模块上分别对应设置有连接信号的接插件。
[0011]优选的,所述控制盒模块与所述底盒模块上分别对应设置有连接信号的接插件。
[0012]优选的,所述底盒模块为一不可拆分的整体结构。
[0013]优选的,所述总进线开关上设置有第三通信装置,所述总进线开关通过所述第三通信装置可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断电或送电信息,所述控制器接收上述断电或送电信息,且可控制所述电动操作机构带动所述断路器分闸或合闸。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三通信装置为有线或无线通信装置。
[0015]优选的,所述底盒模块包括相互拼接的第一底盒模块和第二底盒模块;所述底盒模块的作用是连接带电动操作机构的断路器和控制盒模块,通过所述底盒模块内部的电子线路板使得带电动操作机构的断路器和控制盒模块信息共享。
[0016]优选的,所述底盒模块设置有控制端口,起反馈电表信息、控制断路器的作用,根据电表传递过来的信息,如电能表欠费指令,与电能表对应的带电动操作机构的断路器,执行分闸操作,进一步,可实现欠费跳闸,续购后复电。
[0017]优选的,所述底盒模块还包括第三底盒模块,所述第三底盒模块具有自拼接特征,任意数量的第三底盒模块拼接后分别与第一底盒模块、第二底盒模块进一步拼接;连接方式采用拼接,更便于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定合适数量的断路器及相应的断路器底盒模块。
[0018]优选的,所述控制盒模块包括控制盒壳体,所述控制盒壳体内容纳电源模组、通信模组、控制模组、人机交互模组。
[0019]优选的,电源模组的作用是将外部输入三相工频市电,转换为12V为内部电路供电。
[0020]优选的,通信模组的作用是通过蓝牙等方式与上位机通信,实现无线信号与外部设备的通信。
[0021]优选的,人机交互模组包括按钮,显示屏,指示灯等,人机交互模组方便操作人员观察了解电路运行情况,并可进行相应操作。
[0022]优选的,所述控制盒壳体为封闭的外壳,封闭的外壳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内部元器件,保护其不受潮,使内部器件不受电磁场干扰及防止热辐射的防护作用。
[0023]优选的,控制盒壳体为至少一个封闭的外壳,根据功能,设置为至少一个封闭的外壳,不同功能模块对应的不同控制盒壳体。进一步,不同功能模块集中在一个壳体中,集成度高,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连线少、省空间、节约成本。
[0024]优选的,断路器底盒模块为拼接结构,为防止模块之间上下错位发生位移,设置连接件,连接件为L形,转动连接件,即防止拼接结构的断路器底盒模块上下错位。
[0025]优选的,控制盒模块数量可为多个,控制单元处理的信息会更多,控制盒模块与断路器底盒模块、带带电动操作机构的断路器的通信方式为无线,其中,无线通信包括4G/5G、WIFI、BLE、ZigBee、NB-IoT或LoRa等通信方式。
[0026]底盒模块的作用是汇总带电动操作机构的断路器采集的信息提供给控制盒模块。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费控制系统,控制器具备集中处理计算能力,结合统一的物模型和源端数据融合,在产生数据的源头实现就地集成和聚合计算,支撑故障实时研判、区域能
源自治等应用,大幅提升业务即时性。实现配电电网与终端用户的信息交互。保证从配电电网到终端用户输配电过程所有节点之间的信息双向流动。充分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环保约束、保证电能质量、适应电力市场化发展。
[0028]1.控制盒模块和底盒模块配合位置灵活,控制盒模块可位于底盒模块的上面或者侧面或者控制盒模块为独立结构,且控制盒模块维修及更换便捷。
[0029]2. 模块化的底座结构,可扩展性大,方便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用断路器数量并拼接相应的底盒模块;3.断路器和控制盒模块为拼插部件,允许现场软件升级和更换;4.底盒模块设置有控制端口,可反馈电能表指令;5.可进行断路器的状态检测,实现对终端配电设备的监控与保护。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费控制系统,包括总进线开关(1)、至少一电能表(2)、至少一带电动操作机构的断路器(3)和至少一控制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表(2)上设有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控制器(4)上设有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所述电能表(2)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向所述控制器(4)发送断电或送电信息,所述控制器(4)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接收上述断电或送电信息,且可控制所述电动操作机构带动所述断路器(3)分闸或合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4)为分体或整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4)上的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可与多个所述电能表(4)上的第一无线通信装置通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4)为分体结构,包括控制盒模块(41)和底盒模块(4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模块(41)与所述底盒模块(42)的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寅邓艺军李军挺朱金保李阳李勇董郁常杨张太利章龙周宏亮李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人电器有限公司首瑞北京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首瑞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天津京人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