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能源与地上需求耦合的分布式能源站构建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145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56
地下能源与地上需求耦合的分布式能源站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地热资源分布及储量,确定分布式能源站的预选位点及产量;获取用户分布区域,将所述预选位点划分为区域内位点和区域外位点;获取用户能源需求密度,确定所述区域内位点的辐射范围,将所述区域内位点划分为基本位点和冗余位点;在所述基本位点处建立分布式能源站;在所述区域外位点和所述冗余位点处建立中转能源站。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地热能的特点,根据地热资源的分布和储量以及用户的分布情况设定分布式能源站,减少中间环节的损耗;通过中转能源站以及总管网的设定,实现地热资源就近调度;根据分布式能源站的产量和用户能源需求密度,用最少的能源站覆盖最多的用户区域。用最少的能源站覆盖最多的用户区域。用最少的能源站覆盖最多的用户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能源与地上需求耦合的分布式能源站构建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能源开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地下能源与地上需求耦合的分布式能源站构建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分布式能源站是指功率不大、小型模块化、分布在负荷附近的清洁环保发电设施,国际分布式能源联盟对分布式能源定义为,安装在用户端的高效冷/热电联供系统,系统能够在消费地点发电,高效利用发电产生的废能
‑‑
生产热和电;现场端可再生能源系统包括利用现场废气、废热以及多余压差来发电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
[0003]此外,分布式能源还有其他不同的运行方式,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第一种是指将冷/热电系统以小规模、小容量、模块化、分散式的方式直接安装在用户端,可独立地输出冷、热、电能的系统。能源包括太阳能利用、风能利用、燃料电池和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等多种形式。第二种是指安装在用户端的能源系统,一次能源以气体燃料为主,可再生能源为辅。二次能源以分布在用户端的冷、热、电联产为主,其它能源供应系统为辅,将电力、热力、制冷与蓄能技术结合,以直接满足用户多种需求,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并通过公用能源供应系统提供支持和补充,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0004]现有技术中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主要针对的是天然气及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为电能进行利用,尚缺乏对于地热资源的直接应用。而且,直接利用地热能,面临着不容易储存、输送过程损失较大等问题,不利于作为分布式能源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解决没有针对地热分布式能源站的布设方法的问题;解决地热资源不利于作为分布式能源的利用的问题;解决地下地热资源的利用冗余和输送过程损耗较大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地下能源分布与地上需求耦合的分布式能源站构建方法,包括,第一步骤S1,获取地热资源分布及储量,确定分布式能源站的预选位点及产量;第二步骤S2,获取用户分布区域,将所述预选位点划分为区域内位点和区域外位点;第三步骤S3,获取用户能源需求密度,确定所述区域内位点的辐射范围,将所述区域内位点划分为基本位点和冗余位点;第四步骤S4,在所述基本位点处建立分布式能源站;在所述区域外位点和所述冗余位点处建立中转能源站。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第五步骤S5,根据所述地热资源分布及储量,确定能源总站位点并建立能源总站。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第六步骤S6,构建分管网,所述分管网沿所述分布式能源站的辐射范围排布,与所述分布式能源站连接;将相邻的所述分管网之间互相连接;第七步骤S7,构建总管网,所述总管网与所述能源总站连接,所述总管网在用户分布区域内与所述分管网互补排布;将与所述总管网相邻的所述分管网与所述总管
网连接。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第八步骤S8将所述中转能源站与临近的所述总管网连接;将所述中转能源站与临近的所述分布式能源站连接。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构建地热能分布式能源站的系统,包括,第一设备1,用于,获取地热资源分布及储量,确定分布式能源站的预选位点及产量;第二设备2,用于,获取用户分布区域,将所述预选位点划分为区域内位点和区域外位点;第三设备3,用于,获取用户能源需求密度,确定所述区域内位点的辐射范围,将所述区域内位点划分为基本位点和冗余位点;第四设备4,用于在所述基本位点处建立分布式能源站;,在所述区域外位点和所述冗余位点处建立中转能源站。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第五设备5,用于根据所述地热资源分布及储量,确定能源总站位点并建立能源总站。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第六设备6,用于构建分管网,所述分管网沿所述分布式能源站的辐射范围排布,与所述分布式能源站连接;相邻的所述分管网之间互相连接;第七设备7,用于构建总管网,所述总管网与所述能源总站连接,所述总管网在用户分布区域内与所述分管网互补排布;与所述总管网相邻的所述分管网与所述总管网连接。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第八设备8,用于将所述中转能源站与临近的所述总管网连接;将所述中转能源站与临近的所述分布式能源站连接。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能源站,所述分布式能源站由上述任一项的方法构建。
[0015]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构建地热能分布式能源站的方法,根据地热能的不易储存、输送过程损失较大的特点,根据地热资源的分布和储量以及用户的分布情况设定分布式能源站,使地热能能够即采即用,减少中间环节的损耗;通过中转能源站以及总管网的设定,实现地热资源就近调度,兼顾了中转调度的低损耗;根据分布式能源站的产量和用户能源需求密度,用最少的能源站覆盖最多的用户区域。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一种构建地热能分布式能源站的系统的示意图;
[0017]图2是确定预选位点的示意图;
[0018]图3是对预选位点进行初步划分的示意图;
[0019]图4是对区域内位点进行划分的示意图;
[0020]图5是第五设备的示意图;
[0021]图6是第六设备和第七设备的示意图;
[0022]图7是分管网之间连接的示意图;
[0023]图8是分管网与总管网连接的示意图;
[0024]图9是第八设备的示意图;
[0025]图10是地下能源分布与地上需求耦合的分布式能源站构建方法步骤示意图;
[0026]图11是另地下能源分布与地上需求耦合的分布式能源站构建方法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参考标号是指本专利技术中的组件、技术,以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在适合的环境下实现能更易于被理解。下面的描述是对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具体化,并且与权利要求相关的其它没有明确说明的具体实现也属于权利要求的范围。
[0028]图1示出了一种构建地热能分布式能源站的系统的示意图。
[0029]如图1所示,一种构建地热能分布式能源站的系统,包括第一设备1,用于获取地热资源分布及储量,确定分布式能源站的预选位点及产量;第二设备2,用于获取用户分布区域,将所述预选位点划分为区域内位点和区域外位点;第三设备3,用于获取用户能源需求密度,确定所述区域内位点的辐射范围,将所述区域内位点划分为基本位点和冗余位点;第四设备4,用于在所述基本位点处建立分布式能源站,在所述区域外位点和所述冗余位点处建立中转能源站。
[0030]所述地热资源分布及储量指通过地震勘探或者其他物探技术获得的地热储层的信息,至少包括深度、储量、表面覆层的开采难度等信息,由于地热勘查及地热井钻凿须投入大量资金,因此,只有实现地热开发的可持续性,才能保证地热产业健康、稳定、有序的向前发展。本专利技术不限定获取地热资源信息的具体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能源与地上需求耦合的分布式能源站构建方法,包括,第一步骤(S1),获取地热资源分布及储量,确定分布式能源站的预选位点及产量;第二步骤(S2),获取用户分布区域,将所述预选位点划分为区域内位点和区域外位点;第三步骤(S3),获取用户能源需求密度,确定所述区域内位点的辐射范围,将所述区域内位点划分为基本位点和冗余位点;第四步骤(S4),在所述基本位点处建立分布式能源站,在所述区域外位点和所述冗余位点处建立中转能源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第五步骤(S5),根据所述地热资源分布及储量,确定能源总站位点并建立能源总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第六步骤(S6),构建分管网,所述分管网沿所述分布式能源站的辐射范围排布,与所述分布式能源站连接;将相邻的所述分管网之间互相连接;第七步骤(S7),构建总管网,所述总管网与所述能源总站连接,所述总管网在用户分布区域内与所述分管网互补排布;将与所述总管网相邻的所述分管网与所述总管网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第八步骤(S8),将所述中转能源站与临近的所述总管网连接,将所述中转能源站与临近的所述分布式能源站连接。5.构建地下能源与地上需求耦合的分布式能源站的系统,包括第一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子龙
申请(专利权)人:潜能恒信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