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兜兰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1419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功能兜兰栽培装置,涉及兜兰栽培技术领域。该栽培装置包括顶罩、安装环,安装环下端设有集水仓,集水仓的内壁安装有加热器,且加热器的顶端设置有电导管,顶罩的内侧连接有灯罩,灯罩内安装有可调节光照强度照明灯,且灯罩内设置有照明灯卡罩的下端连接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下端安装有安装环,安装槽所述限位环的下侧安装有集水仓,集水仓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管,螺纹管的顶端设置有进水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移动携带,还具有微型人工气候箱功能,能够通过改变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人工调节花期,还能增加装备内空气流通,为兜兰人工栽培种植提供理想的环境条件,进而打破兜兰难种植的栽培瓶颈以及地域种植局限。局限。局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兜兰栽培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兜兰栽培
,具体为多功能兜兰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兜兰,又称“拖鞋兰”、“仙履兰”,隶属兰科,是兜兰属植物的统称,其花形较为奇特,花朵整体呈兜状,背萼发达,呈扁圆形或倒心形,具有艳丽的花纹,因其形态特异观赏价值极高。我国具有较为丰富的野生兜兰资源,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云南南部、广西西南部以及贵州南部的石灰岩山地。原产在我国的兜兰在全世界整个兰界和园艺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尤以杏黄兜兰和硬叶兜兰为甚,被誉为“金童玉女”,是兰花中的珍品,备受世人关注,连续获得美国兰花协会、英国皇家园艺协会以及其他多项最高奖。
[0003]然而,由于饱负盛名之累,导致了在中国的大规模过度采挖、非法走私出境猖獗以及生境遭到严重破坏,近十几年来野生兜兰的数量急剧减少,分布区逐渐萎缩,不少种类已经到了灭绝的边缘,我区的兜兰资源也岌岌可危。为此,《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把所有兜兰属植物列入其附录I,与大熊猫的保护等级相同,受到国际社会的严格保护,我国也将这些“植物大熊猫”列为一级保护濒危物种。
[0004]为减轻野外采挖的压力,保护野生兜兰资源,同时满足人们观赏需求,迫切需要对兜兰属植物进行保护和人工繁育。人工繁育的兜兰种苗对栽培环境要求依然较高,不适宜的环境极易引起兜兰死亡,对培育者造成极大的损失。不同兜兰种类表现出较大的生长差异,由于对环境的要求较高,目前兜兰零售业主要分布在华南、西南一带,华北、东北、西北、华中一带仅在科普展示、博览会,或者从事兜兰研究的科研院所可以一览其风姿,全国市民对含唇兜的兜兰具有较高的兴致,仅因其苛刻的生长环境,导致不能进入寻常百姓家,也严重制约了兜兰产业的快速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功能兜兰栽培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多功能兜兰栽培装置,包括顶罩,所述顶罩的下端设置有卡罩,且卡罩的下端连接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下端安装有安装环,并且安装环的外端设置有提把,并且卡罩与安装环的连接处安装有卡装环,所述卡罩上开设有透气口,且透气口内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卡罩的外壁连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上安装有手持把,所述安装框的内壁上端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上连接有密封板,并且滑槽的顶端连接有磁吸槽,所述密封板的上端外侧安装有手推凸块,且密封板的顶端设置有磁吸块,并且密封板的上侧开设有通风口,所述安装环的下端设置有限位环,且限位环的下侧开设有限位槽,并且限位环贴近其内壁处开设有卡孔,所述限位环的下侧安装有集水仓,且集水仓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顶端设置有进水口,且集水仓与螺纹管的贴合处开设有导水口,所述集水仓的顶端安装有卡块,且集水仓的下端连接有底座,并且底座的底端安装有
吸盘,所述底座的侧边设置有排水管,且排水管远离底座的一端上安装有封盖,所述安装环的外壁安装有温湿度控制器,且安装环的内壁设置有干燥扇,所述限位环的下端连接有栽培盆,且栽培盆上开设有透水孔,所述集水仓的内壁安装有加热器,且加热器的顶端设置有电导管,所述顶罩的内侧连接有灯罩,且灯罩内设置有照明灯,并且灯罩与顶罩的连接处设置有吸附块,所述吸附块与顶罩固定连接,且吸附块的中部开设有吸附槽,所述灯罩与吸附槽的贴合处安装有吸附凸块。
[0007]优选的,所述顶罩设为半圆形结构,且顶罩与卡罩为一体化设计,并且顶罩与卡罩设为透明玻璃材质。
[0008]优选的,所述卡罩与安装块为一体化设计,且安装块与手持把为焊接连接,并且手持把的数量设为三个。
[0009]优选的,所述透气口与卡罩相互连通,且透气口与安装框为嵌套式固定连接,并且密封板通过滑槽与安装框构成滑动连接,所述磁吸块与密封板为固定连接,且磁吸块与磁吸槽为磁吸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螺纹管与集水仓为固定连接,且导水口在螺纹管与集水仓上设成贯穿连通接结构,所述螺纹管的顶端与进水口相互连通,且螺纹管的底端与集水仓之间相互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排水管与底座相互连通,且排水管与封盖为螺纹连接,并且底座与吸盘为一体化设计,且吸盘为橡胶材质的盘状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卡块与集水仓的顶端为焊接连接,且卡块与限位槽为卡合连接,并且限位槽与限位环为一体化设计。
[0013]优选的,所述温湿度控制器通过电导管与加热器构成电性连接,且温湿度控制器与干燥扇之间为电性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灯罩外接220V电路,且灯罩与吸附凸块为一体化设计,并且吸附凸块与吸附槽为卡合连接,所述吸附槽与吸附块为一体化设计,且吸附块与顶罩为固定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透明玻璃材质的顶罩,能够对顶罩内的兜兰进行观赏处理,同时能够调节顶罩内温度,进而使得整个顶罩内的温度维持条件更加稳定;在卡罩上开设透气口,能够通过透气口将顶罩内的空气进行调节流动,进而能够使得兜兰收到小分量空气的透气处理,使得增加装置内兜兰的调节力;将密封板在滑槽上进行滑动,可以通过密封板对通风口进行开启关闭,并配合磁吸块与磁吸槽对密封板进行固定,进而能够对每个通风口进行便捷调整,从而保证卡罩内兜兰的温度可以得到快速的调节;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螺纹管与集水仓上开设导水口,可以通过导水口将螺纹管内的水向集水仓内进行集中,进而能够均匀快速的对集水仓内的兜兰进行灌溉,增加装置的灌溉便捷程度;将排水管连通在底座内,可以将集水仓内盈余的水进行排出,进而能够避免兜兰灌溉水量盈余,规避兜兰根系产生溃烂,增加装置内培育兜兰的存活率。还设有温湿度控制器,控制电导管、加热器和干燥扇工作,能对装置内环境中的水温、湿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栽培装置还设有可调节光照强度照明灯,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栽培装置内的光照强度。本申请多功能兜兰栽培装置,可以通过对装置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通风状况等环境调节进行人工调节,从而能为兜兰人工栽培提供理想的生存环境条件,解决兜兰栽培养护过程
对环境要求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集水仓及其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栽培盆与积水仓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栽培盆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顶罩与卡罩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框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框内顶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顶罩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灯罩及其连接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顶罩;2、卡罩;3、安装槽;4、安装环;5、透气口;6、安装框;61、滑槽;62、磁吸块;63、手推凸块;64、密封板;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兜兰栽培装置,包括顶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罩(1)的下端设置有卡罩(2),且卡罩(2)的下端连接有安装槽(3),且安装槽(3)的下端安装有安装环(4),并且安装环(4)的外端设置有提把(9),并且卡罩(2)与安装环(4)的连接处安装有卡装环(16),所述卡罩(2)上开设有透气口(5),且透气口(5)内设置有安装框(6),所述卡罩(2)的外壁连接有安装块(8),且安装块(8)上安装有手持把(7),所述安装框(6)的内壁上端开设有滑槽(61),且滑槽(61)上连接有密封板(64),并且滑槽(61)的顶端连接有磁吸槽(66),所述密封板(64)的上端外侧安装有手推凸块(63),且密封板(64)的顶端设置有磁吸块(62),并且密封板(64)的上侧开设有通风口(65),所述安装环(4)的下端设置有限位环(32),且限位环(32)的下侧开设有限位槽(25),并且限位环(32)贴近其内壁处开设有卡孔(24),所述限位环(32)的下侧安装有集水仓(11),且集水仓(11)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管(10),所述螺纹管(10)的顶端设置有进水口(22),且集水仓(11)与螺纹管(10)的贴合处开设有导水口(23),所述集水仓(11)的顶端安装有卡块(14),且集水仓(11)的下端连接有底座(26),并且底座(26)的底端安装有吸盘(27),所述底座(26)的侧边设置有排水管(13),且排水管(13)远离底座(26)的一端上安装有封盖(12),所述安装环(4)的外壁安装有温湿度控制器(15),且安装环(4)的内壁设置有干燥扇(17),所述限位环(32)的下端连接有栽培盆(19),且栽培盆(19)上开设有透水孔(18),所述集水仓(11)的内壁安装有加热器(21),且加热器(21)的顶端设置有电导管(20),所述顶罩(1)的内侧连接有灯罩(29),且灯罩(29)内设置有照明灯(28),并且灯罩(29)与顶罩(1)的连接处设置有吸附块(30),所述吸附块(30)与顶罩(1)固定连接,且吸附块(30)的中部开设有吸附槽(31),所述灯罩(29)与吸附槽(31)的贴合处安装有吸附凸块(33)。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玲范继征张自斌廖宏英何荆洲曾艳华崔学强黄昌艳邓杰玲王丰顺龙蔷宇卜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