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朱顶红优质种苗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朱顶红优质种苗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技术介绍
:
[0002]朱顶红为石蒜科朱顶红属(Hippeastrum)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南美洲,原生种约有100个,但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商品种多为杂交种,其商品化生产的种苗多采用切球方式繁殖而来,但从一个新品种的育成到产业化推广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我国朱顶红育种起步较晚,但也通过杂交等方法选育出的一些新品种,如果采用切球方式,短期内很难进行种苗的规模化生产而进行推广,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1-2年就能进行其种苗的规模化生产。在植物的组织培养中,通过愈伤组织或体细胞再生体系,存在较大的变异风险,利用丛生芽增殖变异较少。以朱顶红鳞茎为外植体时,存在内生菌而去污难、增殖系数较低等难题。本专利技术通过独特的处理方法和培养方式及独特的培养基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朱顶红优质种苗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朱顶红优质种苗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外植体消毒:将朱顶红鳞茎作为外植体去除叶片和根系,将鳞茎盘切下并切割,鳞茎盘带长度为2
‑
3厘米的鳞茎,将切割后的鳞茎盘进行消毒处理后,接种到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上进行初代培养,培养温度24
‑
30℃,光照3000
‑
3500lx,光照12
‑
16小时/天,所述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每升含有:6
‑
苄基嘌呤5.0
‑
10.0毫克、噻苯隆0.5
‑
1.0毫克、蔗糖30克、琼脂6.0
‑
6.5克,余量为MS培养基,pH 5.8
‑
6.0;b、不定芽诱导:将初代培养的鳞茎盘转入新的所述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上继续初代培养,培养基表面加头孢霉素溶液,培养温度24
‑
30℃,光照3000
‑
3500lx,光照12
‑
16小时/天,鳞茎盘基部形成不定芽;c、不定芽初代增殖:将初代培养形成的不定芽转入不定芽初代增殖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培养温度24
‑
30℃,光照3000
‑
3500lx,光照12
‑
16小时/天,获得丛生芽;所述的不定芽初代增殖培养基每升含有:6
‑
苄基嘌呤5.0
‑
10.0毫克、噻苯隆0.5
‑
1.0毫克、硝酸银1.0
‑
5.0毫克、蔗糖30克、琼脂6.0
‑
6.5克,余量为MS培养基,pH 5.8
‑
6.0;d、不定芽壮苗培养:将继代培养获得的丛生芽切割成单芽后放入壮苗培养基上进行壮苗培养,培养温度24
‑
30℃,光照3000
‑
3500lx,光照12
‑
16小时/天,单芽基部形成鳞茎;所述的壮苗培养基每升含有:6
‑
苄基嘌呤3.0
‑
5.0毫克、蔗糖40
‑
60克、琼脂6.0
‑
6.5克,余量为改良MS培养基,pH 5.8
‑
6.0;e、小鳞茎分切增殖:将步骤d获得的鳞茎切割后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上培养,培养温度24
‑
30℃,光照3000
‑
3500lx,光照12
‑
16小时/天,鳞茎形成丛生芽;获得的丛生芽能用于生根培养或重复步骤d和e进行继代增殖培养;所述的增殖培养基每升含有:6
‑
苄基嘌呤5.0
‑
10.0毫克、噻苯隆0.5
‑
1.0毫克、蔗糖30克、琼脂6.0
‑
6.5克,余量为M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宋君,吴坤林,房林,邓莎,李琳,周世明,张文心,曹雪莹,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圣茵城市景观农业工程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