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浊液分离及再均质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138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化工工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悬浊液分离及再均质化装置,包括:沉降箱,沉降箱具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容置待处理的悬浊液;排液装置,排液装置设置在沉降箱上并与容纳空间连通,用于排出待处理的悬浊液静置后分离出的至少部分上层清液;均质化管,均质化管设置在容纳空间内且位于沉降箱的底部,均质化管的管壁上开设有通孔;均质化泵,均质化泵的一端与容纳空间连通、另一端与均质化管连通,均质化泵用于将容纳空间内的浆液泵入均质化管中,以使浆液从通孔中喷出,浆液为排液装置排出至少部分上层清液后的剩余液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悬浊液分离及再均质化装置能够实现原料的多次利用,且减少了设备成本及劳动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浊液分离及再均质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化工工艺
,特别涉及一种悬浊液分离及再均质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对化工原料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大。在化工原料的制备过程中,首先是将原料与水充分反应以制备生产原料的悬浊液,在制备悬浊液的过程中需要对原料进行搅拌并且逐级分离,在现有的做法为搅拌与分离分开进行,即原料搅拌池里经过搅拌后,悬浊液进行抽离,再注水搅拌。
[0003]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上述方法会造成池底原料利用不充分而且回收利用不方便,此外,耗费大量人力资源,并且生产效率不高,此外搅拌池还会占用大量的生产空间,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悬浊液分离及再均质化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浊液分离及再均质化装置,其能够实现原料的多次利用,避免了浪费,且减少了设备成本及劳动力。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浊液分离及再均质化装置,包括:
[0006]沉降箱,所述沉降箱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置待处理的悬浊液;排液装置,所述排液装置设置在所述沉降箱上并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用于排出所述待处理的悬浊液静置后分离出的至少部分上层清液;均质化管,所述均质化管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且位于所述沉降箱的底部,所述均质化管的管壁上开设有通孔;均质化泵,所述均质化泵的一端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均质化管连通,所述均质化泵用于将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浆液泵入所述均质化管中,以使所述浆液从所述通孔中喷出,其中,所述浆液为所述排液装置排出至少部分上层清液后的剩余液体。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设置具有容纳空间的沉降箱,使得待处理的悬浊液容置于容纳空间内,从而使待处理的悬浊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可分离出上层清液和下层沉降层,也即实现了悬浊液的固液分离;通过设置排液装置,能够排出至少部分上层清液,剩余的浆液通过额外设置的均质化泵泵入均质化管中,由于均质化管位于容纳空间内且均质化管的管壁上开设有通孔,使得浆液能够从通孔中喷出,从而能够对底部沉降层进行冲击,实现沉降层的再均质化,进而能够实现原料的多次利用,避免了浪费;此外,由于本实施例的悬浊液分离及再均质化装置占用空间小且可自动实现悬浊液的分离及再均质化,节省了人力成本以及产品的生产成本。
[0008]另外,所述均质化管包括中心均质化管、第一均质化管以及第二均质化管;所述中心均质化管与所述均质化泵连接,且所述中心均质化管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
均质化管为多条,多条所述第一均质化管的延伸方向均为所述第一方向,多条所述第一均质化管设置在所述中心均质化管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且每一侧的所述第一均质化管的数量相同,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二均质化管的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且所述第二均质化管连通所述中心均质化管及多条所述第一均质化管。
[0009]另外,每一侧的所述第一均质化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等间隔设置。通过此种结构的设置,能够实现通孔对沉降箱底部的沉降层的均匀冲击,从而加快悬浊液的再均质化速度,提高悬浊液分离及再均质化装置的性能。
[0010]另外,所述均质化管包括主均质化管以及副均质化管;所述主均质化管与所述均质化泵连接,且所述主均质化管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副均质化管为多条,多条所述副均质化管的延伸方向均为第二方向,每条所述副均质化管均与所述主均质化管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0011]另外,每条所述副均质化管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等间隔设置。通过此种结构的设置,能够实现通孔对沉降箱底部的沉降层的均匀冲击,从而加快悬浊液的再均质化速度,提高悬浊液分离及再均质化装置的性能。
[0012]另外,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在所述均质化管的延伸方向上等间隔设置。
[0013]另外,相邻两个通孔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5厘米、且小于或等于15厘米。此种范围的设置,能够在确保对沉降箱底部的沉降层的均匀冲击的同时,简化均质化管的制备难度。
[0014]另外,所述通孔包括中心孔以及侧孔;所述中心孔的中轴线的方向垂直于所述沉降箱的底部所在的平面;所述侧孔为多个,多个所述侧孔分别位于所述中心孔在所述均质化管的径向方向上的两侧,且所述中心孔在所述沉降箱的底部上的正投影的中心点,与多个所述侧孔在所述沉降箱的底部上的正投影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0015]另外,所述中心孔的中轴线与所述侧孔的中轴线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5
°
、且小于或等于75
°
。通过此种范围的设置,能够提高从通孔内喷出的液体冲击力,且能够进一步降低悬浊液的再均质化时间。
[0016]另外,所述通孔为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3毫米、且小于或等于7毫米。通过此种范围的设置,能够在确保从通孔中喷出的清液的冲击力的同时,避免悬浊液颗粒进入通孔,造成通孔堵塞。
附图说明
[0017]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0018]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悬浊液分离及再均质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均质化管的俯视图;
[0020]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结构的均质化管的俯视图;
[0021]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均质化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0022]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3]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4]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浊液分离及再均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降箱,所述沉降箱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置待处理的悬浊液;排液装置,所述排液装置设置在所述沉降箱上并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用于排出所述待处理的悬浊液静置后分离出的至少部分上层清液;均质化管,所述均质化管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且位于所述沉降箱的底部,所述均质化管的管壁上开设有通孔;均质化泵,所述均质化泵的一端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均质化管连通,所述均质化泵用于将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浆液泵入所述均质化管中,以使所述浆液从所述通孔中喷出,其中,所述浆液为所述排液装置排出至少部分上层清液后的剩余液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浊液分离及再均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质化管包括中心均质化管、第一均质化管以及第二均质化管;所述中心均质化管与所述均质化泵连接,且所述中心均质化管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均质化管为多条,多条所述第一均质化管的延伸方向均为所述第一方向,多条所述第一均质化管设置在所述中心均质化管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且每一侧的所述第一均质化管的数量相同,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二均质化管的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且所述第二均质化管连通所述中心均质化管及多条所述第一均质化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浊液分离及再均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侧的所述第一均质化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等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浊液分离及再均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质化管包括主均质化管以及副均质化管;所述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江坤徐建刚朱宇翔胡正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欣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