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平流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941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27
一种小型平流沉淀池,包括进水槽、进水孔、进水挡流板、出水挡流板、出水槽、排泥管、排泥阀门、链条、排渣管槽、导轨、支撑结构、错格网板、沉淀池本体、导向辊、排渣分离机、出水堰,沉淀池本体一端设有进水槽、进水挡流板、进水孔,另一端设有出水槽、出水堰、出水挡流板,沉淀池本体位于进水挡流板所在位置设有排泥管,排泥管向上穿过进水挡流板,排泥管顶部设有排泥阀门,沉淀池本体底部设有导轨,导轨上安装有闭合的链条,链条上侧设有支撑结构,沉淀池本体靠近出水挡流板的位置设有排渣管槽,排渣管槽与位于沉淀池本体外部的排渣分离机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的优点,使沉淀作用更显著,进而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平流沉淀池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沉淀池,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平流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沉淀是水处理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的可沉降性能,在重力场的作用下产生下沉,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而平流沉淀池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沉淀池型,它具有构造简单、池深浅、造价低、操作维护方便、对原水水质水量变化适应能力强、药耗和能耗低、便于排泥等优点,这种工艺简单易行,应用非常广泛,但其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0003]由于设备操作工作量大,占地面积大等因素制约,使其使用受限,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小型的污水处理实验设备,使沉淀作用更显著,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0004]平流沉淀池的出水堰水流抽吸通常是因为沉淀池出水堰出水的负荷较大,出水的速度有快有慢,对出水堰造成一定的破坏,引发“短流”的现象,降低了沉淀的效果。针对这个问题,对出水堰进行改造。根据资料显示,出水槽的出水负荷近似接近于《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

2006,2016年版)的上限值1.7L/(s.m),为了降低出水负荷,我们可以在出水槽之前添加一个三角堰或者垂直堰。增加三角堰,可以减少回流区的容积,有效的提高沉淀池的容积负荷,增加水力停留时间,使沉淀效果更明显。曾有实验表明,垂直出水堰的设置,在一定的范围内延长了溢流堰的长度,可以有效地改善沉淀池内絮体去除率,溢流堰的长度为40米时去除效果最佳。当垂直出水堰设置在平流沉淀池出水负荷较高或溢流堰较短的时候,沉淀效果有所优化,改善出水水质,但在出水负荷较低的情况下,增设垂直出水堰可能大大增加池内形成“短流”的可能,反而使去除率降低,具体根据各地情况而定;
[0005]对于不同气候的平流沉淀池,可能会由于较冷或者较重(密度较大)的进水产生异重流,另外北方或者更寒冷的地区,在冬季平流沉淀池的表面会结冰,造成设备的损坏,对池体结构造成破坏,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破冰。对于异重流,我们可以了解,形成异重流主要是当液体有密度差或者温度差时,就会形成液

液两相流,重流体潜入轻流体下面从而产生内部边界面,形成异重流。沉淀池中混合液悬浮物等的浓度差是造成异重流的最主要原因,异重流会引起环流,对污泥沉淀有一定的影响,限制了沉淀池的负荷能力。异重流同时也会使进水不均匀地分布在进水断面上,以较大的速度进入二沉池,把一部分活性污泥带走,影响沉淀效果,使出水水质较差。对于异重流的控制,根据弗汝德公式,当进入沉淀池的水温比池内低0.5℃,同时多含0.1kg/m3悬浮颗粒,密度差等于0.167kg/m3,为了减少异重流,要满足条件:
[0006]对异重流的改造,可以通过重新调整出水堰的结构,来减少异重流对末端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小型平流沉淀池,包括进水槽、进水孔、进水挡流板、出水挡流板、出水槽、排泥管、排泥阀门、链条、排渣管槽、导轨、支撑结构、错格网板、沉淀池本体、导向辊、排渣分离机、出水堰,所述沉淀池本体一端设有进水槽,所述进水槽上侧固定安装有进水挡流板,所述进水挡流板与进水槽之间设有进水孔,靠近进水挡流板的位置固定安装有错格网板,所述沉淀池本体另一端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前端设有出水堰,所述沉淀池本体内靠近出水槽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出水挡流板;
[0008]所述沉淀池本体位于进水挡流板所在位置设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底部与沉淀池本体底部留有一段距离,该距离在1cm

10cm之间,所述排泥管向上穿过进水挡流板,所述排泥管顶部设有排泥阀门;
[0009]所述沉淀池本体底部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安装有闭合的链条,所述链条通过固定安装在沉淀池本体侧壁上的导向辊实现张紧,所述链条上侧设有支撑结构;
[0010]所述沉淀池本体靠近出水挡流板的位置设有排渣管槽,所述排渣管槽与位于沉淀池本体外部的排渣分离机相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本体的池底截面为矩形结构,其长宽比为5:1。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辊的数量为N个,N≥4。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为矩形条状结构,数量为M个,M≥8,所述支撑结构相对于链条上、下等间隔设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进水挡流板距进水口0.9m,淹没深度为0.9m。
[0015]进一步的,所述出水挡流板距出水口0.4m,淹没深度为0.4m
[0016]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堰采用垂直出水堰,其末端比始端高出1

2mm。
[0017]进一步的,所述排泥管直径为250mm。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1、本技术通过在靠近进水挡流板的位置固定安装错格网板,从而减少水流的惯性,达到缓冲的作用,使水流在进水断面上均匀分布,尽量消除进水槽处因水流惯性产生的紊流和断流,并且避免了形成的絮体受到破坏,更有利于沉淀池更高效地完成沉淀;
[0020]2、通过在出水槽处设置出水堰,解决负荷较大、出水速度有快有慢、对出水堰造成一定的破坏、引发“短流”现象等一系列问题,优化沉淀效果,改善出水水质;
[0021]3、在靠近出水槽的位置设置排渣管槽和出水挡流板用以截留水面浮渣,并通过排渣管槽及排渣分离机及时将浮渣排出,保证水质的优化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主体结构俯视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主体结构侧视图。
[0024]如图:进水槽

1、进水孔

2、进水挡流板

3、出水挡流板

4、出水槽

5、排泥管

6、排泥阀门

7、链条

8、排渣管槽

9、导轨

10、支撑结构

11、错格网板

12、沉淀池本体

13、导向辊

14、排渣分离机

15、出水堰

16。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1:
[0026]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小型平流沉淀池,包括进水槽1、进水孔2、进水挡流板3、出水挡流板4、出水槽5、排泥管6、排泥阀门7、链条8、排渣管槽9、导轨10、支撑结构11、错格网板12、沉淀池本体13、导向辊14、排渣分离机15、出水堰16,所述沉淀池本体13一端设有进水槽1,所述进水槽1上侧固定安装有进水挡流板3,所述进水挡流板3与进水槽1之间设有进水孔2,靠近进水挡流板3的位置固定安装有错格网板12,所述沉淀池本体13另一端设有出水槽5,所述出水槽5前端设有出水堰16,所述沉淀池本体13内靠近出水槽5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出水挡流板4;
[0027]所述沉淀池本体13位于进水挡流板3所在位置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平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槽、进水孔、进水挡流板、出水挡流板、出水槽、排泥管、排泥阀门、链条、排渣管槽、导轨、支撑结构、错格网板、沉淀池本体、导向辊、排渣分离机、出水堰,所述沉淀池本体一端设有进水槽,所述进水槽上侧固定安装有进水挡流板,所述进水挡流板与进水槽之间设有进水孔,靠近进水挡流板的位置固定安装有错格网板,所述沉淀池本体另一端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前端设有出水堰,所述沉淀池本体内靠近出水槽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出水挡流板;所述沉淀池本体位于进水挡流板所在位置设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底部与沉淀池本体底部留有一段距离,该距离在1cm

10cm之间,所述排泥管向上穿过进水挡流板,所述排泥管顶部设有排泥阀门;所述沉淀池本体底部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安装有闭合的链条,所述链条通过固定安装在沉淀池本体侧壁上的导向辊实现张紧,所述链条上侧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沉淀池本体靠近出水挡流板的位置设有排渣管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霄卫杰斌周浩李乐民翟沫笛李鸿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