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井首段下沉取土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097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沉井首段下沉取土施工方法,使用场内预存素土,沿第一节沉井四周分层铺设素土,使用机械进行压实,人工辅助修坡,形成带坡度的施工平台;在施工平台两侧的挖掘机同时进行对称挖土。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施工简便快捷、工艺流程清晰。堆筑取土施工平台就近利用场内预存土,缩短了施工工期,同时给伸缩臂挖掘机提供了作业平台,让常规设备可以直接使用,提升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利用施工平台四周的回填土侧压力和摩擦力,有效降低了沉井首段下沉中,发生偏移或不均匀下沉的风险,确保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井首段下沉取土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沉井首段下沉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井首段下沉取土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沉井由于其结构稳定,造价低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到供水、排水、电力等市政领域,随着沉井下沉施工工艺的逐步提高,沉井应用的地下空间越来越复杂。现有沉井下沉技术越来越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施工要求。因此沉井下沉工艺应当有所改变。
[0003]目前沉井首段下沉施工,大多数沉井首段下沉高度在5米~6米,由于地质条件限制或施工需要,个别沉井首段下沉高度须超过10米,存在沉井内取土作业困难。针对国内对大中型沉井下沉施工,在首段下沉高度超过10米的情况,通常在沉井顶部设置龙门吊取土等方法,具有施工成本高、工期长、易发生沉井偏移和突沉等问题。
[0004]以上不足,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涉及大中型沉井周边场地较开阔,首段下沉高度超过10米的沉井首段下沉施工。因此,提供一种沉井首段下沉取土施工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沉井首段下沉取土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使用场内预存素土,沿第一节沉井四周分层铺设素土,每层铺设30厘米,使用机械进行压实,人工辅助修坡,形成带坡度的施工平台;步骤S2:施工平台堆筑完成后,第一节沉井下沉采用不排水方式施工;步骤S3:沉井取土,沉井外壁施工平台相对两侧的挖掘机同时进行对称挖土;步骤S4:沉井首段下沉后,使得沉井上端面相比施工平台的台面高2米。
[0007]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压实采用一夯压半夯的方式,纵横交叉进行。
[0008]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A1:拆除第一节沉井模板、脚手架及刃脚处垫层破除。
[0009]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后,还包括步骤A2:素土分段填夯,交错处做成阶梯形,基坑回填在相对两侧同时进行。
[0010]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素土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素土的接搓距离不得小于500毫米。
[0011]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2之后还包括步骤A3:素土最后一层施工完成后,采用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
[0012]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沉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即施工制作完全完成)方可进行挖土下沉,下沉施工前必须将内外脚手架及悬挑支架拆除。
[0013]进一步的,刃脚处垫架的卸载:各节分批次同步进行,每次对称抽取垫架,在抽取部位及时使用石粉渣对其进行填充密实,确保其稳定性。
[0014]进一步的,检验井壁的外表质量,并检验砼强度及抗渗透性值,井壁外部的孔洞封好后方可继续下沉施工制作。
[0015]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沉井内挖土依照“先中后边、先高后低、分层开挖、及时纠正”的原则进行下沉施工。
[0016]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随着沉井内取土下沉,沉井外壁施工平台同步进行降土。
[0017]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沉井外壁施工平台离沉井上端部高差不小于2米。
[0018]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之后还包括步骤A4:当第一节沉井下沉到指定标高时,停止下沉,监测沉井沉降数据并及时调整。
[0019]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在沉井外壁四周,使用场内预存土堆筑开挖施工平台,将两台伸缩臂挖掘机布置于施工平台两侧,对沉井进行挖掘取土施工。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施工简便快捷、工艺流程清晰。堆筑取土施工平台就近利用场内预存土,缩短了施工工期,同时给伸缩臂挖掘机提供了作业平台,让常规设备可以直接使用,提升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利用施工平台四周的回填土侧压力和摩擦力,有效降低了沉井首段下沉中,发生偏移或不均匀下沉的风险,确保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取土施工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沉井井壁第一节四周回填素土示意图;图3为专利技术的沉井初沉剖面图;图4本专利技术的沉井首段下沉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总体施工流程图。
[0022]在图中:1、沉井,2、施工平台,3、基坑,4、第一集泥坑,5、第二集泥坑。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值得说明的是,沉井是先在地表制作成一个井筒状的结构物,然后在井壁的围护下通过从井内不断挖土,使沉井在自重作用下逐渐下沉,达到预定设计标高后,再进行封底,构筑内部结构。
[0024]如图1至图4所示,在沉井1下沉前,实施沉井1制作,井身混凝土强度为C40,抗渗等级为S8,在本专利技术中,沉井1的长度为33.4米,宽度为25米,深度为22.15米。根据沉井1深度,沉井1分三节制作,沉井1第一节分三次浇筑,浇筑高度分别为1.8米、3.6米、6.8米,第二节
浇筑高度为5.4米,两次下沉,第三节浇筑高度为4.55米。本专利技术对第一节沉井1首段下沉进行取土开挖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A1:拆除第一节沉井模板、脚手架,刃脚处垫层采取履带式破碎机进行对称破除。模板拆除要求如下:井壁模板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并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破坏,刃脚斜面的模板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方可拆除。模板拆除过程中防止对混凝土的破坏。井壁及刃脚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进行下沉施工。
[0025]步骤S1:使用场内预存素土,沿第一节沉井1四周分层铺设素土,在边坡或砼外墙上划出每层铺放的厚度线,每层铺设30厘米,使用机械进行压实,人工辅助修坡,形成带坡度的施工平台2。坡比为1:1.5,施工平台2的高度约为10米,施工平台2的平台宽度约为8米。
[0026]进一步的,压实采用一夯压半夯的方式,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叉进行,确保满足其上部履带式抓斗机能够正常作业。对于无法完成压实的部位采用蚌式打夯机夯实。
[0027]进一步的,素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检测含水量的方法为:用手将素土紧握成团,两指轻轻捏即碎为宜。如土料水份过多或不足时,晒干或洒水润湿。控制素土含水量的目的在于加固施工平台2的强度,以防沉降。
[0028]步骤A2:素土分段填夯,交错处做成阶梯形,基坑3回填在相对两侧同时进行。
[0029]进一步的,素土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素土的接搓距离不得小于500毫米。
[0030]步骤A3:最后一层素土施工找平:素土最后一层施工完成后,采用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高的地方用铁锹铲平,低的地方补打素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井首段下沉取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使用场内预存素土,沿第一节沉井四周分层铺设素土,使用机械进行压实,人工辅助修坡,形成带坡度的施工平台;步骤S2:施工平台堆筑完成后,第一节沉井下沉采用不排水方式施工;步骤S3:沉井取土,沉井外壁施工平台相对两侧的挖掘机同时进行对称挖土;步骤S4:沉井首段下沉后,使得沉井上端面相比施工平台的台面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首段下沉取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压实采用一夯压半夯的方式,纵横交叉进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首段下沉取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A1:拆除第一节沉井模板、脚手架及刃脚处垫层破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首段下沉取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后,还包括步骤A2:素土分段填夯,交错处做成阶梯形,基坑回填在相对两侧同时进行。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惠江邱海龙马高伟李建平鲁尔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