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容纳在制备热饮的装置中的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09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器(16)适于被容纳在制备热饮的装置(10)中,并位于该装置的蒸煮器(12)和收集容器(14)之间。该容器(16)至少部分地限定用于该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纳腔(26),并且包括底部(30),其沿容器(16)的侧壁(32)在静止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移动,该静止位置对应于该装置的非组装结构,而工作位置对应于该装置的组装结构。该容纳腔(26)的容积至少部分地由所述移动底部限定,并且移动底部(30)在静止位置时的容纳腔(26)的容积小于移动底部(30)在工作位置时的容纳腔(26)的容积。周壁(52)和/或突起(54)从移动底部(30)的周边沿所述容器(16)的侧壁(32)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可容纳在制备热饮的装置中的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器(a container for a powered or ground ingredient),其适于容纳在制备热々大的装置中。才艮据 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制备如咖啡、热牛奶咖啡之类热饮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特别地涉及周知为摩卡机这样的设备的领域,并且本专利技术适于以 传统的方式提供咖啡或其它类型热饮。就制备咖啡而言,摩卡机就是将蒸煮 器内一定量的水加热,并将该热水流经粉末咖啡层压送到收集容器的一种装 置。换而言之,当温度增加时,蒸煮器内的压力增加一直达到一个值,在该 值时蒸煮器内的水穿过粉末咖啡层,上升到上部的容器中,从而提取咖啡内 的香味。一些已知的装置在收集容器的输送管的末端有一个阀。蒸煮器内的压力 达到预定压力之前,阀内的塞子封堵着输送管。这个预定压力比未设置阀时 的输送压力要大。有些阀还带有将塞子锁定在打开(抬升)位置的部件,以 使液体和蒸汽更容易地通过一根末端在热饮下面的管子进行输送,从而获得 起泡饮料,如热牛奶咖啡。这些已知的装置有一些缺点,主要是因为没有考虑到蒸煮器内积聚的能 量与液体从蒸煮器升到收集容器的动能之间的转化率是尤其重要的。换句话说,从来没有考虑被输送的液体动能的大小对获得的饮料的味觉 特征有何影响。申请人卓越地发现高的液体动能可以积极影响饮料的味觉特征。这种影 响对于如上所述的带有阀的装置更为明显,特别是制备热牛奶咖啡时,因为 牛奶中产生的紊流增加了,从而得到更加奶油状的,更加均衡的,更加持久 的泡沫。本专利技术的核心问题就是被输送的液体的动能作为影响饮料的味觉特征的因素,提供一种制备热饮的装置以及一种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特别地,本专利技术的核心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 的容器以及一种制备热饮的装置,从而能够获得输送液体的高动能。这个问题能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器 得以解决,该容器适于容纳在制备热饮的装置中。从属的权利要求涉及本发 明的容器的进 一 步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容器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下文叙述的非限制优选实施例, 并结合说明书附图得以明了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适于容纳在制备热饮的装置中的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器的透视图;图2为图l显示的容器的仰视图; 图3为图1显示的容器的侧视图; 图4为图1显示的容器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适于容纳在制备热饮的装置中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 料的容器的分解图;图6为图5显示容器组装时在第一操作条件下的纵剖面图;图7为图5显示容器组装时在第二操作条件下的纵剖面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包括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器的、示 例性的制备热饮的装置的纵剖面图;图9显示了与含有渣状或粉状物料的盒子相关的图3所示的容器;图10为图9所示盒子可见部分的侧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适于容纳在制备热饮的装置中的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 状物料的容器的实施例的纵剖面图;图12显示了与含有渣状或粉状物料的盒子相关的图ll所示的容器。参见所示附图,标号IO表示制备热饮的装置。该装置就是一般所说的摩 卡机,并且尤其适于提供各种类型的饮料,咖啡、热牛奶咖啡等。如图8所示,装置10包括蒸煮器12和收集容器14,收集容器与蒸煮器 连接。收集容器一般是拧在蒸煮器的开口 15上。装置10还包括用于诸如咖啡这样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器16,该容器 16插入在蒸煮器开口中。容器16包括碗状物(bowl) 18,该碗状物通过管子20向下延伸,例如 该管子通过扩口部分22与碗状物18连接。根据实施例,容器16还包括镶边24,其放置在蒸煮器12的开口 15的 上沿,该镶边优选地为在蒸煮器和容器之间放置的密闭垫25。在装置10组装情况下,容器16插入蒸煮器内,从而管子20在蒸煮器内 延伸。此外,收集容器14拧到蒸煮器12上,并位于容器16的上方,如图8 所显。标号26表示用于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纳腔。该容纳腔通过插入蒸煮器开 口内的容器16和收集容器14的底部28来限定。具体地说,容纳腔26通过收集容器14的底部28、碗状物18的底部30 以及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器16的侧壁32来限定。根据一个实施例,碗状物的底部30由具有多个小孔(hole) 34的盘形成 (在图中只示出了部分小孔)。根据可行的实施例,收集容器的底部28由具有多个开孔(opening) 36 的盘形成。根据一个实施例,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器16、容纳腔26 以及开口于收集容器14的输送管38形成用于限定蒸煮器和收集容器之间的 连接通道的部件。当加热蒸煮器时,其中的液体, 一般为水,沿着所述的通 道上升进入收集容器,液体途经渣状或粉状物料并提取其中的香味。根据一个实施例,装置10包括阀40,其容纳于输送管38的末端。阀40 包括塞子(未示出),用于在蒸煮器内的压力达到具体值之前,封堵输送管 38。在图8中,可以看到活塞状端部42,其延伸到阀体的外部。优选地,该 活塞状端部也可以为标刻度量的塞子。当在蒸煮器内达到一定的压力时,塞子被举升,蒸煮器内的液体迅速上升到收集容器内。塞子优选为在阀体内,在封堵位置(靠下部)和打开位置 (靠上部)之间垂直方向移动。阀40优选地包括用于将塞子锁定在输送管的打开位置的部件(未示出)。此外,阀4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排出管43,该排出管开口于收集容器较输送 管38的排出口靠下的位置。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增加介于静止容积和工作容积之间的容纳 腔26的容积的部件。所述的静止容积对应于装置未组装的结构,而所述的工 作容积对应于装置组装后的结构。参见以上所述内容,装置的组装结构是指收集容器14柠到包含用于经研 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器16的蒸煮器12上(如图8)。另一方面,非组 装结构是指收集容器14没有拧到蒸煮器上。优选地,对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 粉状物料的容器16插入蒸煮器内或者分离这样的非组装结构制定一个参考。根据一个实施例,容纳腔26的工作容积优选比静止容积大15 % 。根据一个实施例,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器16的底部30可 沿容器的侧壁32在静止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的静止容积对应于装 置未组装的结构,所述的工作容积对应于装置组装后的结构。容纳腔26的容 积至少部分地由移动底部来限定,移动底部30在静止位置时容纳腔26的容 积比移动底部30在工作位置时容纳腔26的容积要小。考虑到装置10 —般的用途,即鉴于该装置是放在水平面板上的,底部 30可以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具体地说,底部30可以在静止位置和工作位置 之间移动,所述的静止位置为底部在初始设定的高度,所述的工作位置为底 部在较静止位置低的高度。根据一个实施例,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器16包括用于保持 底部30在静止位置的部件。有利地,这些部件包括弹性元件,其插入在该底 部和该容器的底壁(bottomwall),如扩口部22,之间。优选地,弹性元件包括 螺旋状弹簧44,其被内置在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器16的侧面。根据一个实施例,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器16包括用于限定 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器(16),其适于被容纳在制备热饮的装置(10)中,并位于该装置的蒸煮器(12)和收集容器(14)之间,所述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器(16)至少部分地限定了用于所述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纳腔(26),并且包括移动底部(30),其沿所述容器(16)的侧壁(32)在静止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的静止位置对应于该装置的非组装结构,而所述的工作位置对应于该装置组装好的结构,其中,所述的容纳腔(26)的容积至少部分地由所述的移动底部限定 ,所述移动底部(30)在静止位置时的所述容纳腔(26)的容积小于所述移动底部(30)在工作位置时所述容纳腔(26)的容积,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刚性元件(48),适于布置于所述容器(16)的所述移动底部(30)和所述收集容器( 14)的底部(28)之间,所述的刚性元件(48)具有可接触所述收集容器(14)的所述底部(28)和所述移动底部(30)的长度,并且在所述装置(10)组装条件下,将所述移动底部(30)从所述静止位置推到所述工作位置;所述刚性元件(48)布置在所述移动底部(30)的周边(50)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器(16),其适于被容纳在制备热饮的装置(10)中,并位于该装置的蒸煮器(12)和收集容器(14)之间,所述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器(16)至少部分地限定了用于所述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纳腔(26),并且包括移动底部(30),其沿所述容器(16)的侧壁(32)在静止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的静止位置对应于该装置的非组装结构,而所述的工作位置对应于该装置组装好的结构,其中,所述的容纳腔(26)的容积至少部分地由所述的移动底部限定,所述移动底部(30)在静止位置时的所述容纳腔(26)的容积小于所述移动底部(30)在工作位置时所述容纳腔(26)的容积,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刚性元件(48),适于布置于所述容器(16)的所述移动底部(30)和所述收集容器(14)的底部(28)之间,所述的刚性元件(48)具有可接触所述收集容器(14)的所述底部(28)和所述移动底部(30)的长度,并且在所述装置(10)组装条件下,将所述移动底部(30)从所述静止位置推到所述工作位置;所述刚性元件(48)布置在所述移动底部(30)的周边(50)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器(16), 其中所述刚性元件(48)由与所述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器(16) 联接的周壁(52)限定,所述周壁从所述移动底部(30)的所述周边沿所述 容器的所述侧壁(32)延伸,当移动底部(30)在静止位置时,所述周壁(52) 至少部分地超出侧壁(32)。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器(16), 其中所述周壁(52)包括至少一个突起(54),当所述移动底部(30)在静 止位置时,该突起延伸超出所述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器(16) 的侧壁(32)。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器(16), 其中所述的周壁(52)包括三个突起(54),其沿所述周壁的上缘以等距离间隔布置。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器(16),其中所述的周壁(52)包括四个突起(54),其沿所述周壁的上缘以等距离 间隔布置。6、 根据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 器(16),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起(54)包括折叠端部(56),其朝向所述 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器(16)内折叠。7、 根据权利要求2-6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 器(16),其中所述的周壁(52)与所述移动底部(30)嵌套联接。8、 根据权利要求2-6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 器(16),其中所述的周壁(52)与所述移动底部(30) —体制成。9、 根据权利要求2-8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经研磨的渣状或粉状物料的容 器(16),其中所述的周壁(52)包括至少一个环形肋(58),其适于与向 所述渣状或粉状物料的所述容纳腔内部延伸的、侧壁(32)上的至少一个突 缘相抵靠,来限定所述移动底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朗西斯科兰佐尼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拉蒂工业公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