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膜及其制备方法、声电器件技术

技术编号:2820813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声电器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振膜及其制备方法、声电器件。所述振膜包括:聚氨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振膜及其制备方法、声电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声电器件
,具体而言,涉及振膜及其制备方法、声电器件。

技术介绍

[0002]振膜是扬声器等声电器件的核心部件。在现有技术中,振膜多采用聚氨酯弹性体膜层,聚氨酯弹性体的弹性好,但是不耐温。
[0003]振膜主要安装于扬声器等声电器件的腔体中,在大功率的振幅下,振膜振动产生高温,在狭窄的腔体内温度不容易散出。随着腔体中温度的升高,振膜的机械性能变差,振膜的结构也随之改变,这就影响和改变了扬声器的声学性能,进而导致扬声器不良率提升或者产品失效,给企业造成更大的利益损失。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膜,所述的振膜具有优异的耐温性和抗蠕变性能,解决了腔体温度高引起的振膜机械性能变差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振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电器件,所述的声电器件具有发音效果好,失真较低,灵敏度高,刚度、阻尼性能优良,耐高低温性能、可塑性和耐用性好等优点,应用前景广泛。
[0008]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振膜,所述振膜包括: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
[0010]所述聚氨酯

酰亚胺是在聚氨酯的主链上引入聚酰亚胺官能团而制成。/>[0011]在现有技术中,振膜多采用聚氨酯弹性体膜层,聚氨酯弹性体的弹性好,但是不耐温。
[0012]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振膜,采用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在聚氨酯的主链上引入聚酰亚胺的聚酰亚胺官能团,能够提高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的热稳定性,进而提高振膜的耐温性和抗蠕变性能。
[0013]优选的,所述振膜包括但不限于平板振膜或折环振膜。
[0014]优选的,所述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是通过发泡技术制成。
[0015]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振膜只采用所述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
[0016]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为一层或者多层。
[0017]可选地,多个所述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的杨氏模量相同或不同。当杨氏模量相同时,膜层的振动一致性更好。杨氏模量不同时,可以通过调节杨氏模量来调配振膜上、下振动的难易程度,使振动平衡性得到优化。
[0018]优选的,所述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还包括其他改性材料。
[0019]优选的,所述其他改性材料包括碳酸钙、云母、黑炭黑、白炭黑、碳纳米管、玻璃微珠、发泡剂、芳纶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纤维、高岭土、硫酸钡和纳米黏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在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中加入其他改性材料,可以提高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的拉伸强度、热塑性、阻尼性能等。并且,通过调整所述其他改性材料的用量,能够调节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拉伸模量和弹性模量等参数。
[0021]优选的,所述振膜还包括:其他材料膜层。
[0022]通过将所述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与所述其他材料膜层复合,能够根据具体需求实现振膜的多种性能,还能够根据其特性实现振膜的多方面的应用。
[0023]更优选的,所述其他材料膜层为包括聚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酰胺类热塑性弹性体、聚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动态硫化橡胶、热塑性塑料共混物弹性体、聚醚醚酮、液晶聚合物、聚芳酯、聚醚酰亚胺、聚酰亚胺、聚苯硫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镁合金、铝合金和铍合金中的一种材料制成的薄膜层。
[0024]优选的,所述其他材料膜层至少为一层。
[0025]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振膜由所述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和所述其他材料膜层复合而成。
[0026]优选的,所述其他材料膜层与所述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的厚度相同。
[0027]所述其他材料膜层与所述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的厚度相同能够使得振膜的均一性良好,不容易卷曲、褶皱。
[0028]优选的,所述振膜包括至少两层,各层之间通过热压或者通过粘结层复合而成。
[0029]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振膜包括两层,均为所述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两层之间通过热压复合而成。
[0030]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振膜包括三层,其中,上表层和下表层均为所述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所述上表层和下表层之间为粘结层。
[0031]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振膜包括两层,其中,一层为所述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另一层为所述其他材料膜层,两层之间通过热压复合而成。
[0032]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振膜包括三层,其中,上表层为所述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下表层为所述其他材料膜层,所述上表层与所述下表层之间通过粘结层复合而成。
[0033]优选的,所述振膜包括至少两层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所述各层之间通过至少一层粘胶层复合而成。
[0034]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振膜包括四层,其中,第一层为所述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第三层为所述其他材料膜层,第四层为所述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三层之间通过粘结层复合而成,所述第三层与所述第四层之间通过热压复合而成。
[0035]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振膜包括五层,其中,第一层为所述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第三层为所述其他材料膜层,第五层为所述其他材料膜层,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三层之间通过第一粘结层(即第二层)复合而成,所述第三层与所述第五层之间通过第二粘
结层(即第四层)复合而成。
[0036]更优选的,所述振膜的上下两个表层均为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
[0037]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振膜的上表层为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下表层为聚醚醚酮膜层。
[0038]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振膜的上表层为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下表层为聚酰胺类热塑性弹性体膜层。
[0039]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振膜的上表层为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下表层为动态硫化橡胶膜层。
[0040]优选的,所述粘结层的损耗因子≥0.15。
[0041]采用上述参数的粘结层能够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包括: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所述聚氨酯

酰亚胺是在聚氨酯的主链上引入聚酰亚胺官能团而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还包括其他改性材料;所述其他改性材料包括碳酸钙、云母、黑炭黑、白炭黑、碳纳米管、玻璃微珠、发泡剂、芳纶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纤维、高岭土、硫酸钡和纳米黏土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还包括:其他材料膜层;优选的,所述其他材料膜层为包括聚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酰胺类热塑性弹性体、聚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动态硫化橡胶、热塑性塑料共混物弹性体、聚醚醚酮、液晶聚合物、聚芳酯、聚醚酰亚胺、聚酰亚胺、聚苯硫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镁合金、铝合金和铍合金中的一种材料制成的薄膜层。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包括至少两层,各层之间通过热压或者通过粘结层复合而成;优选的,所述振膜包括至少两层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所述各层之间通过至少一层粘胶层复合而成;更优选的,所述振膜的上下两个表层均为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更优选的,所述振膜的上表层为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下表层为聚醚醚酮膜层;更优选的,所述振膜的上表层为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下表层为聚酰胺类热塑性弹性体膜层;更优选的,所述振膜的上表层为聚氨酯

酰亚胺材料层,下表层为动态硫化橡胶膜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雷达庞健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弗佰克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