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风电场干扰的空管雷达监测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
,尤其涉及一种抗风电场干扰的空管雷达监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资源供给的日趋紧张,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可再生环保资源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风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资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风力发电是运用风能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对于调整能源结构,节约资源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风力发电中的风轮机会对雷达造成干扰,特别是大规模的风电场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
[0003]空管雷达是两坐标雷达,由于没有多个波束,风电场产生的回波和目标产生的回波具有同样的特性,而且在幅度上更强一些,因此受风电场干扰更加严重。目前,大部分空管雷达监测系统抑制风电场干扰的方法是在风电场区域里中进行距离方位门限调整或者航迹起始准则的调整。现有的空管雷达系统抑制风电场效果差,在抑制干扰的同时会显著降低雷达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抗风电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风电场干扰的空管雷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雷达收发模块(1)、高波束回波信号处理模块(2)、低波束回波信号处理模块(3)、一次雷达数据处理模块(4)、二次雷达收发模块(5)、二次雷达接收信号处理模块(6)、数据融合校正模块(7)、点迹提取模块(8)、航迹计算模块(9);一次雷达收发模块(1)分别与高波束回波信号处理模块(2)、低波束回波信号处理模块(3)相连接;高波束回波信号处理模块(2)、低波束回波信号处理模块(3)分别与一次雷达数据处理模块(4)相连接;一次雷达数据处理模块(4)与数据融合校正模块(7)相连接;一次雷达数据处理模块(4)的反馈端分别与高波束回波信号处理模块(2)、低波束回波信号处理模块(3)相连接;二次雷达收发模块(5)与二次雷达接收信号处理模块(6)相连接;二次雷达接收信号处理模块(6)与数据融合校正模块(7)相连接;数据融合校正模块(7)、点迹提取模块(8)、航迹计算模块(9)顺次连接;一次雷达收发模块(1)用于向空间发射雷达波束,并接收空中目标反射的高波束回波信号和低波束回波信号;低波束回波信号处理模块(3)用于对低波束回波信号进行检测,确定空中目标的第一振幅;高波束回波信号处理模块(2)用于对高波束回波信号进行检测,确定空中目标的第二振幅;一次雷达数据处理模块(4)用于利用第一振幅、第二振幅计算空中目标的仰角,并利用空中目标的仰角计算空中目标的估计高度;以及用于从低波束回波信号处理模块(3)或者高波束回波信号处理模块(2)获取空中目标的一次雷达斜距、一次雷达方位角,并将第一振幅、第二振幅、一次雷达斜距、一次雷达方位角、估计高度与预设的风电场信息门限集合进行比较,判定空中目标是否为风电场杂波,并通过反馈端将风电场杂波反馈至低波束回波信号处理模块(3)和高波束回波信号处理模块(2);低波束回波信号处理模块(3)和高波束回波信号处理模块(2)还用于滤除一次雷达数据处理模块(4)反馈的风电场杂波;二次雷达收发模块(5)用于向空中目标发送询问信号,并接收空中目标发出的应答信号;二次雷达接收信号处理模块(6)用于从应答信号中提取空中目标的二次雷达斜距、二次雷达方位角、二次雷达高度;数据融合校正模块(7)用于将一次雷达斜距、一次雷达方位角、估计高度与二次雷达斜距、二次雷达方位角、二次雷达高度进行融合,得到校正信息;点迹提取模块(8)用于从校正信息提取空中目标的点迹信息;航迹计算模块(9)用于利用点迹信息计算得到空中目标的航迹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风电场干扰的空管雷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一次雷达收发模块(1)包含一次雷达天线(11)、第一发射机(12)、第一双工器(13)、高波束接收机(14)、低波束接收机(15);第一发射机(12)通过第一双工器(13)与一次雷达天线(11)相连接;第一双工器(13)分别与高波束接收机(14)、低波束接收机(15)相连接;
高波束接收机(14)与高波束回波信号处理模块(2)相连接;低波束接收机(15)与低波束回波信号处理模块(3)相连接;第一发射机(12)用于向空间发射雷达波束;第一双工器(13)用于将第一发射机(12)、高波束接收机(14)、低波束接收机(15)相隔离;高波束接收机(14)用于接收空中目标反射的高波束回波信号;低波束接收机(15)用于接收空中目标反射的低波束回波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风电场干扰的空管雷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二次雷达收发模块(5)包含二次雷达天线(51)、第二发射机(52)、第二双工器(53)、二次雷达接收机(54);第二发射机(52)通过第二双工器(53)与二次雷达天线(51)相连接;第二双工器(53)与二次雷达接收机(54)相连接;二次雷达接收机(54)与二次雷达接收信号处理模块(6)相连接;第二双工器(53)用于将第二发射机(52)和二次雷达接收机(54)相隔离;第二发射机(52)用于向空中目标发送询问信号;二次雷达接收机(54)用于接收空中目标发出的应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衡,张新勋,林强,张从胜,张堃,段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