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显昌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智能门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069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智能门禁,包括主体、摄像头、显示屏、支撑轴、滤网和固定箱,还包括调节机构和辅助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块、驱动杆、驱动板、清扫组件、气囊、第一弹簧、连管、调节组件、两个支板和两个传动组件,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二轴承、转轴、刮板、扭转弹簧、固定杆、拉绳、第二弹簧、动力块、导向杆和两个支架,该具有调节功能的智能门禁通过调节机构,实现了调节主体的角度,便于对个高或各小的人进行人脸识别工作,从而无需使用者自己调节自己的高度来便于摄像头的拍摄,提高了进行人脸识别工作的便捷性,通过辅助机构,实现了清理滤网的功能,从而减小了滤网被堵塞的几率,防止对主体的散热工作造成影响。防止对主体的散热工作造成影响。防止对主体的散热工作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智能门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安防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智能门禁。

技术介绍

[0002]门禁系统是在智能建筑领域,意为Access Control System,简称ACS。指“门”的禁止权限,是对“门"的戒备防范。这里的“门”,广义来说,包括能够通行的各种通道,包括人通行的门,车辆通行的门等。
[0003]现有的门禁设备在使用时,由于摄像头的高度是固定设置的,导致个高的人需要弯腰或者个低的人需要踮起脚尖来配合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工作,从而降低了设备的便捷性,不仅如此,现有的门禁设备通常通过设置滤网来便于主体内外的空气流通来进行散热工作,长时间散热后,滤网上容易被灰尘堵塞,从而影响散热效果,降低了现有的门禁设备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智能门禁。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智能门禁,包括主体、摄像头、显示屏、支撑轴、滤网和固定箱,所述摄像头和显示屏均固定在主体的一侧,所述支撑轴的一端竖向固定在固定箱的上方,所述支撑轴的顶端与主体的下方的远离显示屏的一侧铰接,所述主体的远离摄像头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滤网与开口匹配,所述滤网与开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设有PLC,所述摄像头和显示屏均与PLC电连接,还包括调节机构和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设置在主体上,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固定箱的内部,所述调节机构与主体的下方连接
[0006]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块、驱动杆、驱动板、清扫组件、气囊、第一弹簧、连管、调节组件、两个支板和两个传动组件,所述固定箱的靠近显示屏的一侧设有圆孔,所述驱动块的一侧与驱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块的下方设有凹口,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穿过圆孔与驱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与圆孔匹配,所述驱动杆与圆孔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两个传动组件关于驱动杆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驱动板的上方和下方分别与两个传动组件连接,所述清扫组件设置在固定箱的靠近圆孔的一侧上,所述气囊的两侧分别与固定箱的远离圆孔的一侧的内壁和驱动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支板分别与气囊的两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板连接,所述气囊与连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连管的另一端与调节组件连接,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固定箱内的顶部,所述调节组件与主体的下方连接;
[0007]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气筒、活塞、调节杆和铰接杆,所述气筒固定在固定箱内的顶部,所述气筒的上方和固定箱的上方均设有小孔,所述活塞设置在气筒的内部,所述活塞与气筒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活塞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
端穿过小孔与铰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与主体的下方铰接,所述调节杆与小孔匹配,所述调节杆与小孔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气筒与连管的远离气囊的一端连通;
[0008]所述清扫组件包括固定环、第一齿轮和两个限位单元,所述固定环固定在固定箱的靠近圆孔的一侧上,所述固定环与驱动杆同轴设置,所述固定化套设在驱动杆上,所述固定环的内圈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第一齿轮上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驱动杆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驱动杆上,所述穿孔的内壁上周向均匀固定有毛刷,所述毛刷与驱动杆的外周抵靠,所述第一齿轮与传动组件连接,两个限位单元分别设置在第一齿轮的两侧上,所述环形槽的两侧的内壁上均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单元一一对应;
[0009]所述限位单元包括若干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以穿孔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固定在第一齿轮上,所述限位块设置在限位槽的内部,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
[0010]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滚珠丝杠轴承、丝杆、第二齿轮和两个第一轴承,所述固定箱的靠近圆孔的一侧的内壁上设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固定环上设有两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环形槽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正对设置,所述第一通孔与丝杆一一对应,其中一个第一轴承固定在固定箱的远离圆孔的一侧的内壁上,另一个第一轴承固定在环形槽的靠近固定箱的一侧的内壁上,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丝杆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滚珠丝杠轴承设置在固定箱的内部,所述滚珠丝杠轴承套设在丝杆上,所述滚珠丝杠轴承的与丝杆的连接处设有与丝杆匹配的螺纹,所述驱动板的上方和下方分别与两个滚珠丝杠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
[0011]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二轴承、转轴、刮板、扭转弹簧、固定杆、拉绳、第二弹簧、动力块、导向杆和两个支架,所述第二轴承通过固定杆固定在主体的靠近滤网的一侧上,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刮板的一侧的中心处和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刮板的另一侧与滤网抵靠,所述扭转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轴承的外圈和转轴连接,所述拉绳的一端缠绕在转轴上,所述主体的靠近滤网的一侧设有贯穿孔,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穿过贯穿孔与动力块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主体的靠近滤网的一侧的内壁和滤网固定连接,所述动力块上设有装配孔,所述导向杆穿过装配孔,所述导向杆与装配孔匹配,所述动力块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滤网和动力块连接,所述支架的形状为U形,所述支架的两端均固定在转轴上,两个支架关于转轴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拉绳设置在支架的两端之间。
[0012]作为优选,为了实现导向的功能,所述辅助机构还包括定滑轮和两个限位杆,所述定滑轮固定在主体的靠近滤网的一侧,两个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主体的两侧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杆平行设置,所述拉绳缠绕在定滑轮上,所述拉绳的远离转轴的一端从两个限位杆之间穿过,所述拉绳与限位杆抵靠,所述拉绳与动力块的连接处与两个限位杆的轴线的距离相等。
[0013]作为优选,为了减小拉绳的磨损,所述拉绳的外周涂有润滑脂。
[0014]作为优选,为了限制动力块的移动方向,所述装配孔的截面形状为方形。
[0015]作为优选,为了防止丝杆被腐蚀,所述丝杆上涂有防腐镀锌层。
[0016]作为优选,为了使得限位块转动流畅,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为镜面。
[0017]作为优选,为了便于夜间观察驱动块的位置,所述驱动块的外周涂有荧光粉。
[0018]作为优选,为了提升密封性,所述气筒的内壁涂有密封脂。
[0019]作为优选,为了便于进行太阳光发电的工作,所述主体的上方固定有太阳能板。
[0020]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舒适度,所述凹口的内壁上固定有橡胶垫。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调节功能的智能门禁通过调节机构,实现了调节主体的角度,便于对个高或各小的人进行人脸识别工作,从而无需使用者自己调节自己的高度来便于摄像头的拍摄,提高了进行人脸识别工作的便捷性,与现有的调节机构相比,该调节机构还可以对驱动杆进行清理工作,避免灰尘粘附在驱动杆上,防止增加驱动杆与圆孔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小了驱动杆在沿着圆孔移动时出现卡死的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智能门禁,包括主体(2)、摄像头、显示屏、支撑轴、滤网(3)和固定箱(1),所述摄像头和显示屏均固定在主体(2)的一侧,所述支撑轴的一端竖向固定在固定箱(1)的上方,所述支撑轴的顶端与主体(2)的下方的远离显示屏的一侧铰接,所述主体(2)的远离摄像头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滤网(3)与开口匹配,所述滤网(3)与开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1)的内部设有PLC,所述摄像头和显示屏均与PLC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机构和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设置在主体(2)上,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固定箱(1)的内部,所述调节机构与主体(2)的下方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块(4)、驱动杆(5)、驱动板(6)、清扫组件、气囊(7)、第一弹簧(8)、连管(9)、调节组件、两个支板和两个传动组件,所述固定箱(1)的靠近显示屏的一侧设有圆孔,所述驱动块(4)的一侧与驱动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块(4)的下方设有凹口,所述驱动杆(5)的另一端穿过圆孔与驱动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5)与圆孔匹配,所述驱动杆(5)与圆孔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两个传动组件关于驱动杆(5)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驱动板(6)的上方和下方分别与两个传动组件连接,所述清扫组件设置在固定箱(1)的靠近圆孔的一侧上,所述气囊(7)的两侧分别与固定箱(1)的远离圆孔的一侧的内壁和驱动板(6)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支板分别与气囊(7)的两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板连接,所述气囊(7)与连管(9)的一端连通,所述连管(9)的另一端与调节组件连接,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固定箱(1)内的顶部,所述调节组件与主体(2)的下方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气筒(10)、活塞(11)、调节杆(12)和铰接杆(13),所述气筒(10)固定在固定箱(1)内的顶部,所述气筒(10)的上方和固定箱(1)的上方均设有小孔,所述活塞(11)设置在气筒(10)的内部,所述活塞(11)与气筒(10)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杆(12)的一端与活塞(11)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12)的另一端穿过小孔与铰接杆(13)的一端铰接,所述铰接杆(13)的另一端与主体(2)的下方铰接,所述调节杆(12)与小孔匹配,所述调节杆(12)与小孔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气筒(10)与连管(9)的远离气囊(7)的一端连通;所述清扫组件包括固定环(19)、第一齿轮(17)和两个限位单元,所述固定环(19)固定在固定箱(1)的靠近圆孔的一侧上,所述固定环(19)与驱动杆(5)同轴设置,所述固定化套设在驱动杆(5)上,所述固定环(19)的内圈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第一齿轮(17)上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驱动杆(5)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齿轮(17)套设在驱动杆(5)上,所述穿孔的内壁上周向均匀固定有毛刷,所述毛刷与驱动杆(5)的外周抵靠,所述第一齿轮(17)与传动组件连接,两个限位单元分别设置在第一齿轮(17)的两侧上,所述环形槽的两侧的内壁上均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单元一一对应;所述限位单元包括若干限位块(18),所述限位块(18)以穿孔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固定在第一齿轮(17)上,所述限位块(18)设置在限位槽的内部,所述限位块(18)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滚珠丝杠轴承(14)、丝杆(15)、第二齿轮(16)和两个第一轴承,所述固定箱(1)的靠近圆孔的一侧的内壁上设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固定环(19)上设有两个第二通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显昌
申请(专利权)人:胡显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