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砖用拆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063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茶砖用拆解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部右侧设置有切砖机构,所述外壳的右侧中部设置有夹砖机构,所述外壳的右侧下部设置有接茶机构,所述接茶盒的右侧与拉手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槽三的下表面与外壳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茶针一与茶针二设置在压杆的下表面,所以可以对下方茶砖进行拆解或分层,拆解后因为固定板通过轴承与外壳转动连接,所以整个切砖机构是可以转动的,茶砖拆解完毕后,可以转动压杆将拆解下来的茶叶拨开,使人不直接进行茶砖拆解,避免了扎到手,完成对茶砖的拆解,使用完毕后将把手反转,所有装置即可复位。所有装置即可复位。所有装置即可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砖用拆解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
,具体为一种茶砖用拆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最早在汉代,为了方便把茶叶运输到青海、西藏和偏远地区,压成茶砖/茶饼由牲畜运输,茶砖/茶饼一般茶的品质都不会太好,茶砖,也有人叫砖茶,那茶黑乎乎的象砖头一样硬,煮茶的时候要用木槌子砸,这种砖茶属于紧压茶,和它同一种类的有云南的普洱茶,紧压茶的加工工艺也比较特殊,以黑毛茶、老青茶、做庄茶及其它适制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蒸、压等典型工艺过程加工而成,与碧螺春、龙井比起来,选材和质地要粗老的多,干茶呈黑褐色,冲出的茶汤颜色橙黄或暗红,如果按照《大观茶论》的说法“凡牙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品位最上等的茶叶),一枪一旗为拣芽,一枪二旗为次之,余斯为下,”用来做砖茶的原料是不入流的,以此为原料,又作成砖的模样,自然有其原由,砖茶经过发酵紧压,其防潮性能特别好,很便于运输和储藏,适合居所频繁迁徙的人们使用,砖茶用的茶叶都是老茶,老茶的茶碱含量较高,这样的茶开出的茶汤利于消食解腻,更适合为一些饮食偏重油腻的人们引用,于是,砖茶在内蒙古、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非常流行,砖茶具有降脂减肥的功效,砖茶汤如琥珀,滋味醇厚,香气纯正,独具菌花香,长期饮用砖茶,能够帮助消化,有效促进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对人体起着一定的保健和病理预防作用,普通的拆解茶砖的防止一般为把茶刀从茶砖侧面沿边沿插进,稍用点力,把茶刀再往茶饼里推进往些,如许不会把茶砖撬的很散碎,向上用力,把茶砖撬开剥落,一层一层的撬开,对品鉴者非常的不方便,而且在撬茶过程中,茶针稍微用力不对便会扎到手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茶砖用拆解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便于茶砖拆解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砖用拆解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部右侧设置有切砖机构,所述外壳的右侧中部设置有夹砖机构,所述外壳的右侧下部设置有接茶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切砖机构包括固定板、连接杆一、连接杆二、压杆、茶针一、茶针二,所述固定板的外壁通过轴承与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右侧上端通过轴承与连接杆一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右侧下端通过轴承与连接杆二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一与连接杆二的右端均固定连接在压杆的左侧,所述压杆的下表面与茶针一、茶针二的上端均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夹砖机构包括滑槽一、滑块一、连接杆三、夹块、移动杆、螺纹杆、锥形齿轮一、螺纹杆二、锥形齿轮二、固定块、转杆一、把手、连接杆四、滑槽二与滑块二,所述滑
槽一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内壁,所述滑块一卡接在滑槽一的内壁,所述滑块一的下表面与连接杆三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三的右侧与夹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三的左侧与移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套接在螺纹杆的外壁,所述螺纹杆的左端通过轴承一与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右端与锥形齿轮一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锥形齿轮一的右端与螺纹杆二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二的右端通过轴承与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锥形齿轮一与锥形齿轮二啮合,所述锥形齿轮二的右侧与固定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右侧用过轴承与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锥形齿轮二的左侧与转杆一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一的左端与把手的预测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的底端与连接杆四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四的右侧外壁与滑块二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二的外壁卡接在滑槽二的内壁。
[0009]优选的,所述接茶机构包括传动带一、转杆二、传动带二、转杆三、转杆四、连接绳、盖板、扭力弹簧、扭力弹簧、接茶盒、拉手与滑槽三,所述传动带一的上端套接在转杆一的外壁,所述转杆二与转杆一通过传动带一传动连接,所述转杆二通过轴承与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杆三与转杆二通过传动带二传动连接,所述转杆三的外壁通过轴承与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杆三的右端与转杆四的左端卡接,所述转杆四的外壁通过轴承与接茶盒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杆四的外壁与连接绳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绳的上端与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盖板的前端两侧通过扭力弹簧与接茶盒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接茶盒的右侧与拉手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接茶盒的底部与连接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两侧通过轴承与滚轮转动连接,所述滚轮卡接在滑槽三的内壁,所述滑槽三的下表面与外壳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滑槽一、滑块一、连接杆三、移动杆、连接杆四、滑槽二与滑块二的数量均为两个。
[0011]优选的,所述移动杆套接在螺纹杆的外壁,且套接处设有螺纹结构,且与螺纹杆的外壁的螺纹结构啮合。
[0012]优选的,所述转杆三的左端通过轴承与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夹块与连接杆四的右端均贯穿外壳的内壁延伸至外壳的外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茶砖用拆解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时因为固定板的右端与连接杆一、连接杆二的左端转动连接,并且压杆的左端与连接杆一、连接杆二的右端转动连接,所以下压压杆的时候连接杆一与连接杆二会进行同步下降,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结构,因为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的原则,所以压杆的左侧与固定板的右侧平行,所以压杆可以保持水平下压,因为茶针一与茶针二设置在压杆的下表面,所以可以对下方茶砖进行拆解或分层,拆解后因为固定板通过轴承与外壳转动连接,所以整个切砖机构是可以转动的,茶砖拆解完毕后,可以转动压杆将拆解下来的茶叶拨开,使人不直接进行茶砖拆解,避免了扎到手。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移动杆套接在螺纹杆的外壁,且内部螺纹结构啮合,所以转动把手时,把手将动力通过锥形齿轮二传导到锥形齿轮一上,因为锥形齿轮一的左端通过轴承与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且锥形齿轮一的右侧与螺纹杆二的左端固定连接,所以锥形齿轮一可以产生转动,所以把手转动时会引起锥形齿轮一的转动,所以移动杆会往中间移动,由于移动杆的数量为两个,所以两个移动杆会夹紧茶砖,为切砖机构的工作作保障,整体的避免
了拆解茶砖时的不便与危险,并且避免了与茶砖的直接接触,减少了污染。
[0017]3、本专利技术通过转杆二与转杆一通过传动带一传动连接,所以转动把手时,顺带的可以将动力传导到转杆二上,转杆二将动力最后传输到转杆三上,使转杆三带动转杆四转动,连接绳既会产生缠绕连接绳的动作,将盖板向下拉扯开,由此上方掉落的茶叶被收容进接茶盒,完成对茶砖的拆解,使用完毕后将把手反转,所有装置即可复位。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视图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切砖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夹砖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接茶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中:1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砖用拆解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部右侧设置有切砖机构(2),所述外壳(1)的右侧中部设置有夹砖机构(3),所述外壳(1)的右侧下部设置有接茶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砖用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砖机构(2)包括固定板(201)、连接杆一(202)、连接杆二(203)、压杆(204)、茶针一(205)、茶针二(206),所述固定板(201)的外壁通过轴承与外壳(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201)的右侧上端通过轴承与连接杆一(202)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201)的右侧下端通过轴承与连接杆二(203)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一(202)与连接杆二(203)的右端均固定连接在压杆(204)的左侧,所述压杆(204)的下表面与茶针一(205)、茶针二(206)的上端均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砖用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砖机构(3)包括滑槽一(301)、滑块一(302)、连接杆三(303)、夹块(304)、移动杆(305)、螺纹杆(306)、锥形齿轮一(307)、螺纹杆二(308)、锥形齿轮二(309)、固定块(310)、转杆一(311)、把手(312)、连接杆四(313)、滑槽二(314)与滑块二(315),所述滑槽一(301)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内壁,所述滑块一(302)卡接在滑槽一(301)的内壁,所述滑块一(302)的下表面与连接杆三(303)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三(303)的右侧与夹块(304)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三(303)的左侧与移动杆(305)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305)套接在螺纹杆(306)的外壁,所述螺纹杆(306)的左端通过轴承一与外壳(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306)的右端与锥形齿轮一(307)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锥形齿轮一(307)的右端与螺纹杆二(308)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二(308)的右端通过轴承与外壳(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锥形齿轮一(307)与锥形齿轮二(309)啮合,所述锥形齿轮二(309)的右侧与固定块(310)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310)的右侧用过轴承与外壳(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锥形齿轮二(309)的左侧与转杆一(311)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一(311)的左端与把手(312)的预测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305)的底端与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清加州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