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图像变焦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信号的处理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立体图像变焦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3D技术的快速发展,立体图像和立体视频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特别是随着手机、平板和个人电脑的发展,移动端的显示也越来越受到用户们的欢迎。然而,在移动端屏幕上显示立体图像和立体视频时,立体感会随之减弱甚至消失,电影制造者试图通过调整特定对象的大小和深度来使得观看者将注意力集中在该特定对象上,以提升该特定对象的立体感。因此,对于在移动端屏幕上显示立体图像和立体视频时,通过调整相机的聚焦深度可以增强对象的关注度和深度感。
[0003]在立体图像的聚焦深度调整上,大致可分为两种方法:使用深度图进行深度调整和不使用深度图进行深度调整。前一类方法需要精确的深度图,并利用虚拟视点绘制技术来产生深度调整后的立体图像;后一类方法是直接通过对立体图像中的像素点搬移来达到深度调整的目的的,然而该方法在深度调整后常常会产生空洞或者导致对象形变,因此,如何减少深度调整后的立体图像的图像形变,如何根据用户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图像变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待处理的宽度为W且高度为H的立体图像的左视点图像、右视点图像及左视差图像对应记为{L(x,y)}、{R(x,y)}及{d
L
(x,y)};其中,W和H均能够被2整除,1≤x≤W,1≤y≤H,L(x,y)表示{L(x,y)}中坐标位置为(x,y)的像素点的像素值,{R(x,y)}表示{R(x,y)}中坐标位置为(x,y)的像素点的像素值,d
L
(x,y)表示{d
L
(x,y)}中坐标位置为(x,y)的像素点的像素值;步骤二:采用SIFT
‑
Flow方法建立{L(x,y)}与{R(x,y)}之间的匹配关系,得到{L(x,y)}中的每个像素点的SIFT
‑
Flow向量,将{L(x,y)}中坐标位置为(x,y)的像素点的SIFT
‑
Flow向量记为v
L
(x,y),其中,用于表示水平方向,用于表示垂直方向,表示v
L
(x,y)的水平偏移量,表示v
L
(x,y)的垂直偏移量;步骤三:将{L(x,y)}的图像主点的坐标位置记为将{R(x,y)}的图像主点的坐标位置记为标位置记为然后根据{L(x,y)}中坐标位置为的像素点即{L(x,y)}的图像主点的SIFT
‑
Flow向量,确定{L(x,y)}中坐标位置为的像素点即{L(x,y)}的图像主点在{R(x,y)}中匹配的像素点,将该匹配的像素点的坐标位置记为并计算{L(x,y)}和{R(x,y)}的垂直偏差,记为b,其中,表示{L(x,y)}中坐标位置为的像素点即{L(x,y)}的图像主点的SIFT
‑
Flow向量的水平偏移量,表示{L(x,y)}中坐标位置为的像素点即{L(x,y)}的图像主点的SIFT
‑
Flow向量的垂直偏移量;步骤四:将{L(x,y)}和{R(x,y)}的焦距记为f0,将{L(x,y)}和{R(x,y)}的物距记为然后根据用户指定的焦距f,计算{L(x,y)}和{R(x,y)}的放大倍数,记为a,其中,θ为由用户指定的焦距f及{L(x,y)}和{R(x,y)}的物距确定的像距,θ0为由{L(x,y)}和{R(x,y)}的焦距f0及{L(x,y)}和{R(x,y)}的物距确定的像距,步骤五:将{L(x,y)}分割成M个互不重叠的尺寸大小为22
×
22的四边形网格,将{L(x,y)}中的第k个四边形网格记为U
L,k
;然后根据{L(x,y)}中的所有四边形网格和{d
L
(x,y)},获取{R(x,y)}中的所有互不重叠的尺寸大小为22
×
22的四边形网格,将{R(x,y)}中的第k个四边形网格记为U
R,k
;其中,符号为向下取整运算符号,k为正整数,1≤k≤M,U
L,k
通过其左上、左下、右上和右下4个网格顶点的集合来描述,通过其左上、左下、右上和右下4个网格顶点的集合来描述,对应表示U
L,k
的作为第1个网格顶点的左上网格
顶点、作为第2个网格顶点的左下网格顶点、作为第3个网格顶点的右上网格顶点、作为第4个网格顶点的右下网格顶点,以的水平坐标位置和垂直坐标位置来描述,来描述,以的水平坐标位置和垂直坐标位置来描述,来描述,以的水平坐标位置和垂直坐标位置来描述,来描述,以的水平坐标位置和垂直坐标位置来描述,U
R,k
通过其左上、左下、右上和右下4个网格顶点的集合来描述,通过其左上、左下、右上和右下4个网格顶点的集合来描述,对应表示U
R,k
的作为第1个网格顶点的左上网格顶点、作为第2个网格顶点的左下网格顶点、作为第3个网格顶点的右上网格顶点、作为第4个网格顶点的右下网格顶点,以的水平坐标位置和垂直坐标位置来描述,表示{d
L
(x,y)}中坐标位置为的像素点的像素值,以的水平坐标位置和垂直坐标位置来描述,描述,表示{d
L
(x,y)}中坐标位置为的像素点的像素值,以的水平坐标位置和垂直坐标位置来描述,来描述,来描述,表示{d
L
(x,y)}中坐标位置为的像素点的像素值,以的水平坐标位置和垂直坐标位置来描述,来描述,来描述,表示{d
L
(x,y)}中坐标位置为的像素点的像素值;步骤六:根据{L(x,y)}和{R(x,y)}的放大倍数a及{L(x,y)}和{R(x,y)}的垂直偏差b,计算{L(x,y)}中的每个四边形网格的期望网格,将U
L,k
的期望网格记为同样,根据{L(x,y)}和{R(x,y)}的放大倍数a及{L(x,y)}和{R(x,y)}的垂直偏差b,计算{R(x,y)}中的每个四边形网格的期望网格,将U
R,k
的期望网格记为其中,通过其左上、左下、右上和右下4个网格顶点的集合来描述,右下4个网格顶点的集合来描述,对应表示的作为第1个网格顶点的左上网格顶点、作为第2个网格顶点的左下网格顶点、作为第3个网格顶点的右上网格顶点、作为第4个网格顶点的右下网格顶点,也对应表示各自的期望网格顶点,以的水平坐标位置和垂直坐标位置来描述,来描述,以的水平坐标位置和垂直坐标位
置来描述,来描述,来描述,以的水平坐标位置和垂直坐标位置来描述,来描述,以的水平坐标位置和垂直坐标位置来描述,来描述,通过其左上、左下、右上和右下4个网格顶点的集合来描述,过其左上、左下、右上和右下4个网格顶点的集合来描述,对应表示的作为第1个网格顶点的左上网格顶点、作为第2个网格顶点的左下网格顶点、作为第3个网格顶点的右上网格顶点、作为第4个网格顶点的右下网格顶点,也对应表示各自的期望网格顶点,以的水平坐标位置和垂直坐标位置来描述,来描述,以的水平坐标位置和垂直坐标位置来描述,来描述,以的水平坐标位置和垂直坐标位置来描述,来描述,来描述,以的水平坐标位置和垂直坐标位置来描述,步骤七:{L(x,y)}中的每个四边形网格对应有目标四边形网格,将U
L,k
对应的目标四边形网格记为同样,{R(x,y)}中的每个四边形网格对应有目标四边形网格,将U
R,k
对应的目标四边形网格记为其中,通过其左上、左下、右上和右下4个网格顶点的集合来描述,来描述,对应表示的作为第1个网格顶点的左上网格顶点、作为第2个网格顶点的左下网格顶点、作为第3个网格顶点的右上网格顶点、
作为第4个网格顶点的右下网格顶点,也对应表示各自的目标网格顶点,以的水平坐标位置和垂直坐标位置来描述,来描述,以的水平坐标位置和垂直坐标位置来描述,来描述,以的水平坐标位置和垂直坐标位置来描述,来描述,以的水平坐标位置和垂直坐标位置来描述,来描述,通过其左上、左下、右上和右下4个网格顶点的集合来描述,合来描述,对应表示的作为第1个网格顶点的左上网格顶点、作为第2个网格顶点的左下网格顶点、作为第3个网格顶点的右上网格顶点、作为第4个网格顶点的右下网格顶点,也对应表示各自对应的目标网格顶点,以的水平坐标位置和垂直坐标位置来描述,来描述,以的水平坐标位置和垂直坐标位置来描述,来描述,以的水平坐标位置和垂直坐标位置来描述,来描述,以的水平坐标位置和垂直坐标位置来描述,步骤八:用户通过编辑操作在待处理的立体图像中手工选择对象;然后根据{L(x,y)}和{R(x,y)}中落于用户选择的对象内的所有四边形网格的期望网格,计算{L(x,y)}和{R(x,y)}中落于用户选择的对象内的所有四边形网格对应的目标四边形网格的坐标偏移能量,记为E
object
,其中,符号“||||”为求欧氏距离符号,t为正整数,t=1,2,3,4,表示的第t个网格顶点,表示{L(x,y)}中落于用户选择的对象内的所有四边形网格对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