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密封介质的选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056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密封介质的选型方法,涉及机械设备润滑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智能运维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密封介质的选型方法,该方法能够预先判断密封介质和润滑油之间的相容性,同时提供了密封介质的选型规则,根据待测密封介质和润滑油之间的相容性判断待测密封介质可否作为机械装置的密封介质。这种方法可以预判密封介质和润滑油在混合后性能是否下降,用于科学合理地选择相匹配的润滑油和密封介质,从而指导密封介质的选型。从而指导密封介质的选型。从而指导密封介质的选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密封介质的选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润滑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智能运维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械密封介质的选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机械设备中常会用到密封油和润滑油,例如压缩机。密封油和润滑油是压缩机同时需要用的油品。其中,密封油的作用是填补密封衬套和浮环之间的间隙,以达到油压封住泄露气体的目的,同时起着润滑密封件的作用;润滑油的作用是对压缩机的轴承、柱塞等进行润滑。密封油和润滑油分属不同的系统,正常情况下是独立运行的,但当密封失效时,密封油会窜入到润滑系统中,对润滑油造成污染。
[0003]为了防止密封油窜入润滑系统中影响润滑油的性能,并合理选用密封油和润滑油的品牌号,目前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法,一种是润滑油和密封油使用完全相同的油,密封油箱和润滑油箱也使用同一个油箱;另一种是密封油和润滑油使用完全不同的油,各自拥有独立的油箱。不论哪种解决方法,密封油和润滑油通常都是根据设备制造商的推荐选用。
[0004]上述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设备润滑和密封的问题,但却存在诸多缺点。第一,当密封油和润滑油为完全相同的油时,压缩机的润滑和密封的极端需求难以被完全满足,这是由于密封油的润滑性能不足,润滑油的密封性能欠佳,致使复合油品的每项性能均不突出;第二,当密封油和润滑油为完全不同的油,且存储于各自独立的油箱中时,一旦发生油品的泄露和污染,并不能保证密封油和润滑油在混合后性能是否下降,是否依然能满足压缩机的运行要求;第三,大型压缩机,通常采用的进口设备,设备制造商指定的密封油也通常是国外的油品,在国内市场上购买难度大;第四,设备供应商指定的油,并不一定是最佳的油品,设备实际上所处的环境工况,也会影响到油品的选用。
[0005]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密封介质的选型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综合诊断方法来分析判断密封介质对润滑油的影响,指导密封介质的选型。
[0008]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9]一种机械密封介质的选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先将机械所用的润滑油和待测密封介质分别进行混合前的理化检测;然后将润滑油和待测密封介质混合、静置,根据静置后的分层结果判断待测密封介质能否作为密封介质;若不产生分层,则判断待测密封介质不能作为密封介质;若产生分层,则进一步将分层后的润滑油和待测密封介质进行分离,然后将分离后的润滑油和待测密封介质分别进行分离后的理化检测,根据分离后的理化检测数据与混合前的理化检测数据的一致性判断待测密封介质是否可作为机械密封介质。
[0010]本专利技术首次提出机械密封介质的选型方法,采用该方法能够预先判断密封介质和
润滑油之间的相容性,同时提供了密封介质的选型规则,根据待测密封介质和润滑油之间的相容性判断待测密封介质可否作为机械装置的密封介质。这种方法可以预判密封介质和润滑油在混合后性能是否下降,是否依然能满足机械设备(例如压缩机)的运行要求,从而科学合理地选择相匹配的润滑油和密封介质。
[0011]上述密封介质可以是油,例如密封油。
[0012]在本专利技术应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混合前的检测包括黏度检测、酸值检测、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
[0013]优选地,元素分析为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0014]优选地,黏度检测为检测40℃运动黏度。
[0015]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选择其他温度下的黏度。
[0016]酸值表示中和1克化学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KOH)的毫克数。
[0017]通过元素分析以确定混合前后密封介质与润滑油的元素变化。
[0018]运动黏度即流体的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该流体密度ρ之比。
[0019]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述元素分析也可以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通过上述光谱分析来确定待测物的化学元素组成和相对含量。
[0020]在本专利技术应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分离后的理化检测包括黏度检测、酸值检测、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
[0021]优选地,元素分析为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0022]优选地,黏度检测为检测40℃运动黏度。
[0023]在本专利技术应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根据分离后的理化检测数据与混合前的理化检测数据的一致性判断待测密封介质是否可作为机械密封介质是指:
[0024]将润滑油进行分离后的理化检测数据与润滑油混合前的理化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将待测密封介质进行分离后的理化检测数据与待测密封介质混合前的理化检测数据进行对比;
[0025]若润滑油分离后与混合前的每一项理化检测指标对应的数据均一致,且待测密封介质分离后与混合前的每一项理化检测指标对应的数据均一致,则判断润滑油与待测密封介质不相容,待测密封介质能作为机械密封介质;
[0026]若润滑油分离后与混合前的任意一项理化检测指标对应的数据不一致,或待测密封介质分离后与混合前的任意一项理化检测指标对应的数据不一致,则判断润滑油与待测密封介质存在部分相容,待测密封介质不能作为机械密封介质。
[0027]在本专利技术应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将润滑油和待测密封介质混合是以体积比1:1混合。
[0028]在本专利技术应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将润滑油和待测密封介质混合、静置包括:将混合后的混合液恒温搅拌,搅拌后进行静置;
[0029]优选地,恒温搅拌是在38

40℃下恒温搅拌;
[0030]优选地,将混合液置于恒温浴中进行加热并搅拌,待混合液的温度与恒温浴温度一致时,对混合液进行恒温并持续搅拌;
[0031]优选地,恒温搅拌时间为5

15min。
[0032]通过恒温持续搅拌以促进润滑油和待测密封介质充分接触,有利于更好地评估两
种液体是否能够彻底分离。
[0033]在本专利技术应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静置时间为0.5

2h;
[0034]优选地,静置是在38

40℃恒温下进行;
[0035]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选择在室温下静置。
[0036]优选地,静置是在分液漏斗中进行。
[0037]分液漏斗可以方便分离上下两相,具体地,打开分液漏斗下活塞,从下口放出下层油品至干净的容器中。然后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油品至干净的容器中,完成混合液的分离。
[0038]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选择不设置分液漏斗,只要能满足静置分层即可。
[0039]在本专利技术应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若润滑油分离后的黏度、酸值及元素含量与混合前相应的黏度、酸值及元素含量的差异不超过所选检测方法的重复性,则判断润滑油分离后的黏度、酸值及元素含量与混合前相应的黏度、酸值及元素含量数据一致;
[0040]若润滑油分离后的红外图谱与混合前的红外图谱相似度≥99%,则判断润滑油分离前后的红外光谱图一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密封介质的选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先将机械所用的润滑油和待测密封介质分别进行混合前的理化检测;然后将润滑油和待测密封介质混合、静置,根据静置后的分层结果判断待测密封介质能否作为密封介质;若不产生分层,则判断待测密封介质不能作为密封介质;若产生分层,则将分层后的润滑油和待测密封介质进行分离,然后将分离后的润滑油和待测密封介质分别进行分离后的理化检测,根据分离后的理化检测数据与混合前的理化检测数据的一致性判断待测密封介质是否可作为机械密封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密封介质的选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前的检测包括黏度检测、酸值检测、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优选地,所述元素分析为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优选地,所述黏度检测为检测40℃运动黏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密封介质的选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后的理化检测包括黏度检测、酸值检测、元素分析和光谱分析;优选地,所述元素分析为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优选地,所述黏度检测为检测40℃运动黏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密封介质的选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分离后的理化检测数据与混合前的理化检测数据的一致性判断待测密封介质是否可作为机械密封介质是指:将润滑油进行分离后的理化检测数据与润滑油混合前的理化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将待测密封介质进行分离后的理化检测数据与待测密封介质混合前的理化检测数据进行对比;若润滑油分离后与混合前的每一项理化检测指标对应的数据均一致,且待测密封介质分离后与混合前的每一项理化检测指标对应的数据均一致,则判断润滑油与待测密封介质不相容,待测密封介质能作为机械密封介质;若润滑油分离后与混合前的任意一项理化检测指标对应的数据不一致,或待测密封介质分离后与混合前的任意一项理化检测指标对应的数据不一致,则判断润滑油与待测密封介质存在部分相容,待测密封介质不能作为机械密封介质。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石中李秋秋覃楚东钟龙风冯伟何伟楚赵畅畅杨智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