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土壤污染物水平迁移研究的等距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684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土壤污染物水平迁移研究的等距取样装置,包括圆柱状上端开口的由有机玻璃制成的盛样筒,盛样筒内由内至外依次设置四层直径依次增大、目数相同的尼龙网柱,最中心的尼龙网柱内放置高浓度污染物的土壤样品,其余尼龙网柱之间放置低浓度污染物的同种土壤样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方便,能有效监测污染物在土壤水平方向迁移的速率,而且还能不间断连续监测,提供一种污染物在土壤水平方向上动态迁移的模拟示意图,解决室内研究污染物水平迁移的性质及相关的规律,为更好地开展土壤修复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理论依据。理论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土壤污染物水平迁移研究的等距取样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土壤污染物水平迁移研究的等距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带给我们便利的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污染问题,污染物流入土壤会给我们的粮食安全带来极大的挑战。最近这几年关于土壤污染物的治理修复也是研究的热点,了解污染物在土壤中水平迁移的速率对治理和修复污染物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0003]通过现场取样研究判断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水平迁移速率过程有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取样设备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操作不方便,后期继续采样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次是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不具有阶段性。要想更清楚地了解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速率就要保证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的距离以及迁移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土壤污染物水平迁移研究的等距取样装置,该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简便,制作成本低廉,能简单精确获取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移动距离,迁移时间把控精确,实用性强,可推广使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土壤污染物水平迁移研究的等距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状的盛样筒和设置在盛样筒内的多层圆柱状尼龙网柱,所述盛样筒的上端开口,所述盛样筒底部通过橡胶树脂制成的底盘密封,尼龙网柱的两端开口,所述盛样筒由有机玻璃制成,所述尼龙网柱共四层且与盛样筒同轴心布置,由内至外四层尼龙网柱的半径依次为60mm、70mm、80mm和90mm,所述盛样筒的半径为100mm。
[0006]优选的,所述尼龙网柱的网孔目数均为300目。
[0007]优选的,所述盛样筒和尼龙网柱的高度均为200mm。
[0008]优选的,盛样筒的顶部开口且设置有活动端盖。
[0009]优选的,位于最中心位置的尼龙网柱中填充高浓度污染物的土壤样品,其余尼龙网柱的两侧填充低浓度污染物的同种土壤样品。
[0010]优选的,所述盛样筒的内底面上开设有四层环状固定槽,所述环状固定槽内设置橡胶圈,四层所述尼龙网柱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橡胶圈上。环状固定槽和橡胶圈的直径分别为60mm、 70mm、80mm和90mm。每个环状固定槽上固定一层尼龙网柱,定位准确,稳定牢固,方便拆卸清洗更换。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2]1、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简便,制作成本低廉,能简单精确获取污染
物在土壤中的移动距离,迁移时间把控精确,实用性强,可推广使用。
[0013]2、本技术能有效监测污染物在土壤水平方向迁移的速率,而且还能不间断连续监测,进而提供一种污染物在土壤水平方向上动态迁移的模拟示意图,解决室内研究污染物水平迁移的性质及相关的规律,为更好地开展土壤修复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取样点布置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盛样筒;
ꢀꢀꢀꢀꢀꢀꢀꢀꢀꢀꢀ
2—尼龙网柱;
ꢀꢀꢀꢀꢀꢀꢀꢀꢀꢀ
3—取样点;
[0020]4—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圆柱状的盛样筒1和设置在盛样筒1内的多层圆柱状尼龙网柱2,所述盛样筒1的上端开口,尼龙网柱2的两端开口,所述盛样筒1由有机玻璃制成,所述尼龙网柱2共四层且与盛样筒1同轴心布置,由内至外四层尼龙网柱2的半径依次为60mm、70mm、80mm和90mm,所述盛样筒1的半径为100mm。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尼龙网柱2的网孔目数均为300目。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盛样筒1和尼龙网柱2的高度均为200mm。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盛样筒1的底部通过橡胶树脂制成的底盘密封,盛样筒1的顶部开口且设置有活动端盖。所述盛样筒1的内底面上开设有四层环状固定槽,所述环状固定槽内设置橡胶圈4,四层所述尼龙网柱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橡胶圈上。环状固定槽和橡胶圈4的直径分别为60mm、70mm、80mm和90mm。每个环状固定槽上固定一层尼龙网柱,定位准确,稳定牢固,方便拆卸清洗更换。
[0025]本实施例中,位于最中心位置的尼龙网柱2中填充高浓度污染物的土壤样品,其余尼龙网柱2的两侧填充低浓度污染物的同种土壤样品。
[0026]本技术的操作方法为:
[0027]首先在最内层的尼龙网柱2中填充高浓度污染物的土壤样品,盛样筒1内的其他区域填充同种低浓度污染物的土壤样品,接着对盛样筒1中的土壤样品定期浇水,保持含水量为田间饱和持水量的60%,用直径10mm,长250mm的有机玻璃管定期取五个圈层内的土壤样品,在一个圈层内按圆形均匀选取四个取样点3,待取自各个圈层的土样分别混合均匀风干后,研磨过100目筛,五个圈层的土样分别记为Sa,Sb,Sc,Sd,Se,最后检测各土壤样品中污染物含量,便可得到污染物在不同浓度差下的迁移速率、浓度C的土壤污染物迁移400mm所需时长和浓度C的土壤污染物迁移距离L所需时长T。
[0028]通过定期取样,如间隔30d取一次样,当最外侧土壤污染物浓度增加,即证明污染物迁移了400mm,根据最外层土壤污染物的浓度差能够简单计算得知污染物迁移量。
[0029]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
据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化,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土壤污染物水平迁移研究的等距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状的盛样筒(1)和设置在盛样筒(1)内的多层圆柱状尼龙网柱(2),所述盛样筒(1)上端开口,所述盛样筒(1)的底部通过橡胶树脂制成的底盘密封,所述尼龙网柱(2)两端开口,所述盛样筒(1)由有机玻璃制成,所述尼龙网柱(2)共四层且与盛样筒(1)同轴心布置,由内至外四层尼龙网柱(2)的半径依次为60mm、70mm、80mm和90mm,所述盛样筒(1)的半径为10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土壤污染物水平迁移研究的等距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网柱(2)的网孔目数均为300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土壤污染物水平迁移研究的等距取样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冠群范成五秦松刘桂华罗沐欣键蔡景行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贵州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