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型材的装载/卸载单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装载/卸载型材的装载/卸载单元,其具有实质纵向的主轴线。例如,可以如通常在用于加工型材的仓库或工厂中那样在型材加工中心中加入该单元。
技术介绍
[0002]型材通常用于金属结构(包括门、窗的框架等)中的结构和支撑元件的制造中。通常,这些型材由用于铣削、钻孔或切割的加工单元进行加工。
[0003]已知用于在加工之前和之后移动这种型材的设备。特别地,已知的装载/卸载单元将型材从操作员或机器装载要加工的型材的装载区域运送到卸载已加工的型材的卸载区域。这些装载/卸载单元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用于将型材从装载区域运送到卸载区域、特别是沿垂直于型材的纵轴的移动方向。
[0004]更详细地,第一传送带将型材从装载区域运送到拾取区域,在该拾取区域中拾取/卸载装置随后将型材运送到加工单元。另一方面,在移动方向上与第一传送带间隔开的第二传送带从拾取/卸载装置接收已加工的型材并将它们运送到卸载区域。
[0005]应注意,要加工的型材可能具有复杂的形状和截面,这些形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载/卸载单元(100),其用于装载/卸载具有纵向延伸的纵向主轴线(A-A)的型材(1),在所述型材(1)上横向于所述纵向主轴线(A-A)限定了至少一个预定截面(Sp),所述装载/卸载单元(100)包括:-平台(10),其在纵向上沿着第一轴线(X-X)延伸并且在横向上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X-X)的第二轴线(Y-Y)延伸,所述平台(10)构造成沿着所述第一轴线(X-X)接收一个或多个型材(1),所述平台(10)具有装载区域(11)、卸载区域(12)和拾取区域(13),所述装载区域(11)构造成接收一个或多个待被加工的型材(1),所述拾取区域(13)沿着所述第二轴线(Y-Y)与所述装载区域(11)以及所述卸载区域(12)间隔开;-处理装置(20),其与所述平台(10)相关联并构造成在所述装载区域(11)和所述卸载区域(12)之间运送所述型材(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卸载单元(10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定向装置(30),其能够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X-X)和所述第二轴线(Y-Y)的第三轴线(Z-Z)从所述平台(10)上拉,并构造成使所述型材(1)绕相应的纵向主轴线(A-A)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卸载单元(100),其特征在于,每个定向装置(30)均适于在所述定向装置(30)被装配在所述平台(10)中的休止构造与所述定向装置(30)沿着所述第三轴线(Z-Z)从所述平台(10)被至少部分地上拉的上拉构造之间可逆地移动,所述定向装置(30)构造成从所述休止构造至所述上拉构造时使所述型材(1)绕所述纵向主轴线(A-A)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载/卸载单元(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装置(30)包括定向构件(31),所述定向构件(31)构造成绕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X-X)的校正轴线(B-B)旋转和/或相对于所述平台(10)沿着所述第二轴线(Y-Y)平移。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载/卸载单元(100),其特征在于,每个定向装置(30)均包括至少一个抵接构件(32),所述抵接构件(32)设计成从所述平台(10)被上拉并且构造成当从所述定向装置(30)的休止构造移动到操作构造时保持所述型材。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载/卸载单元(100),所述定向装置(30)在所述拾取区域(13)处沿着所述第一轴线(X-X)彼此间隔开。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载/卸载单元(100),其包括控制单元(40),所述控制单元(40)与每个定向装置(30)信号通信并构造成控制所述型材(1)的移动以及所述型材(1)的预定截面(Sp)相对于所述第一轴线(X-X)的定向。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载/卸载单元(100),其包括一个或多个保持装置(50),所述保持装置(50)能够从所述平台(10)被上拉并且与所述控制单元(40)信号通信,每个保持装置(50)被构造成:-检测代表所述预定截面(Sp)相对于所述第一轴线(X-X)的定向的第一截面参数(S1)并将所述第一截面参数(S1)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40),所述控制单元(40)被构造成:-将所述第一截面参数(S1)与代表所述预定截面(Sp)相对于所述第一轴线(X-X)的期望定向的第一基准截面参数(Sp1)进行比较;-如果所述第一截面参数(S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