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介孔碳负载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0231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介孔碳负载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通过水热及碳化两步合成介孔碳负载金属纳米粒子的催化剂。其中,在水热过程中,通过将表面活性剂、添加剂、金属盐前驱体(Pd、Au、Pt、Ag、Ru、Rh、Ir、Ni、Co、Zn、Cu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聚合物前驱体分散于水相,制备成均匀溶液,进一步加热溶液,形成介孔聚合物负载金属前驱体的复合材料;在碳化过程中,通过调节碳化温度、保护气氛等,将聚合物负载金属前驱体的复合材料转化成介孔碳负载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能得到金属颗粒尺寸均一的高分散负载型催化剂,制备工艺简捷、易于放大,并且具有普适性,所获得的催化剂在催化加氢、氧化、电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广泛的应用前景。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羟基苯甲酸、6-羟基-2-萘甲酸、3,7-二羟基-2-萘甲酸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8]醛类化合物为一种或多种选自脂肪族C1到C12脂肪醛,例如甲醛、乙醛、巴豆醛、芳香族醛如糠醛,或者为一种或多种可分解为甲醛的化合物,例如六亚甲基四胺或多聚甲醛。
[0009]醛类化合物与芳香性化合物的摩尔比在0.1:1到10:1之间,优选在0.5:1到5:1之间。
[0010]金属前体盐可选自Pd、Au、Pt、Ag、Ru、Rh、Ir、Ni、Co、Zn、Cu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混合,分别对应单金属催化剂、双金属催化剂或三金属催化剂。
[0011]金属前体盐可选自硝酸盐、乙酰丙酮盐、卤化盐、氰化盐、醋酸盐、羰基盐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混合。
[0012]金属前体盐与芳香性化合物的摩尔比在1:1到1:10000之间,优选在1:10到1:1000之间,更优选在1:5到1:500之间。
[0013]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中,使用两种不同的金属的前体盐,可以以任意比例混合。
[0014]三金属催化剂的制备中,使用三种不同的金属的前体盐,可以以任意比例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介孔碳负载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的方法,具体过程包括:a)提供一种水溶液,该溶液包含芳香化合物、醛类化合物、金属盐前驱体、表面活性剂、和添加剂,b)加热a)中的溶液,获得介孔聚合物负载金属前驱体的复合材料,c)洗涤干燥b)中获得的复合材料,经过碳化过程得到介孔碳负载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a)中所述的芳香化合物至少包含一个羟基基团,该芳香化合物优选是苯基化合物、萘基化合物或者蒽基化合物,如苯酚、间苯二酚、氨基苯酚、对羟基苯甲酸、2,4-二羟基苯甲酸、6-羟基-2-萘甲酸、3,7-二羟基-2-萘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制备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a)中所述的一种醛类化合物为一种或多种选自脂肪族C1到C12脂肪醛,例如甲醛、乙醛、巴豆醛、芳香族醛如糠醛,或者为一种或多种可分解为甲醛的化合物,例如六亚甲基四胺、多聚甲醛。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任一所述的制备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a)中所述一种醛类化合物与芳香性化合物的摩尔比在0.1:1到10:1之间,优选在0.5:1到5:1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任一所述的制备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a)中所述的金属前体盐为含Pd、Au、Pt、Ag、Ru、Rh、Ir、Ni、Co、Zn、Cu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的混合,分别对应单金属催化剂、双金属催化剂或三金属催化剂。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所述的制备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a)中所述的金属前体盐可选自硝酸盐、乙酰丙酮盐、卤化盐、氰化盐、醋酸盐、羰基盐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的混合。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任一所述的制备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a)中所述的金属前体盐与芳香性化合物的摩尔比在1:1到1:10000之间,优选在1:5到1:500之间。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辉董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