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堰流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016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堰流测量装置,包括堰流组件和堰板,进口管固定连通于堰槽封闭的一端,堰板竖直设置且顶部中央开设有过水缺口,还包括堰壁组件,堰壁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堰块,两个第一堰块对称设置于堰槽内且第一堰块底部连接于堰槽槽底面,第一堰块紧密抵靠于堰槽内侧壁,第一堰块一端紧密抵靠于堰板内板面,两个第一堰块彼此相对的端面设为过水面,过水面为弧面,过水面远离堰板的一端平滑连接于堰槽内侧壁面;设置堰槽两侧对称连接第一堰块,第一堰块彼此面对的端面为弧面的过水面,从而使堰槽两侧内壁形成具有良好流体力学性能的曲面结构,并充分利用液体流动实现自动冲淤,从而有效的避免杂质在堰板处淤积。从而有效的避免杂质在堰板处淤积。从而有效的避免杂质在堰板处淤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堰流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堰流计量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堰流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各种流量的测量在各行各业需求极大,尤其是在水量测量更是应用广泛,但当下的测量装置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采样超声波、雷达波、容积式、电磁式等技术的测量仪器,造价高昂,同时需要对被测液体进行形态限制,且设备普遍采用交流市电供电,对于户外安装场所环境要求高、运维成本高,存在不安全因素,导致计量工作实施困难,且维护成本较大。
[0003]尤其是对于水利渠道,特别是不规则沟渠的计量,往往需要另外实施特殊改造工程后方可实现,大大增加了计量工作实施的难度和造价,使细化计量工程难于普及。
[0004]另外,现有的堰流计量装置在实际使用时,杂质容易淤积于堰板处,使流阻增大,进而产生涡流,对计量结果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堰流测量装置。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堰流测量装置,包括堰流组件和堰板,堰流组件包括堰槽和进口管,堰槽一端封闭且另一端敞开,进口管固定连通于堰槽封闭的一端,堰板固定连接于堰槽内且靠近堰槽敞开的一端,堰板竖直设置且顶部中央开设有过水缺口,还包括堰壁组件,堰壁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堰块,两个第一堰块对称设置于堰槽内且第一堰块底部连接于堰槽槽底面,第一堰块紧密抵靠于堰槽内侧壁,第一堰块一端紧密抵靠于堰板内板面,两个第一堰块彼此相对的端面设为过水面,过水面为弧面,过水面远离堰板的一端平滑连接于堰槽内侧壁面。
[000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堰流组件还包括两个联动板,堰壁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二堰块;堰槽两侧对称的开设框口,第二堰块滑动连接于堰槽槽底面且嵌套于框口内,两个过水面水平的相向或相背移动;第二堰块固定连接于第一堰块一端且远离堰板,第二堰块底部紧贴于堰槽槽底面,第二堰块彼此相对的端面设为楔合面,楔合面为斜面;框口朝向堰板的内侧面开设有滑槽,联动板一端滑动连接于滑槽内且与滑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张力弹簧,联动板另一端为斜面且紧贴于楔合面。
[0008]更进一步优选的,过水面和楔合面之间平滑连接。
[0009]更进一步优选的,滑槽槽口和联动板之间填充有防水密封圈。
[0010]更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支撑组件和推顶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推顶组件包括两个液压缸,底板固定连接于堰槽底部,两个侧板固定连接于底板上表面两侧且分别靠近堰槽两侧外壁,液压缸固定连接于侧板上,液压缸伸缩轴水平的固定连接于第一堰块。
[0011]更进一步优选的,推顶组件还包括两个间板和若干支杆,两个间板分别固定连接
于两个液压缸伸缩轴,若干支杆对称的水平连接于第一堰块和第二堰块,同侧的支杆均固定连接于同一间板上。
[0012]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过水缺口的垂直断面为三角形、梯形或矩形。
[0013]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堰槽两侧内壁成对的竖直开设有嵌槽,嵌槽顶部贯通,堰板两端分别固定嵌合于两侧的嵌槽内,堰板底部紧贴于堰槽槽底面。
[0014]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的堰流测量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设置堰槽两侧对称连接第一堰块,第一堰块彼此面对的端面为弧面的过水面,从而使堰槽两侧内壁形成具有良好流体力学性能的曲面结构,并充分利用液体流动实现自动冲淤,从而有效的避免杂质在堰板处淤积,降低流阻影响,避免涡流产生,进而降低计量结果的误差。
[0016](2)设置能够相向或相背移动的第一堰块,从而能够根据过水缺口的大小调节堰板处的堰槽宽度,进而避免水流直接冲击堰板,降低流阻的不良影响。
[0017](3)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不采用复杂的设备,因此成本低廉维护方便,且无需进行改造或仅做少许改造即可适用于多种不规则沟渠的计量,降低了作业难度,扩大的装置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测量装置的俯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测量装置的侧剖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测量装置的正视图。
[0022]图中:1、堰流组件;11、堰槽;12、进口管;13、联动板;14、框口;15、滑槽;16、嵌槽;2、支撑组件;21、底板;22、侧板;3、堰板;31、过水缺口;4、堰壁组件;41、第一堰块;411、过水面;42、第二堰块;421、楔合面;5、推顶组件;51、液压缸;52、支杆;53、间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所示,结合图2和图3,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的堰流测量装置,包括堰流组件1和堰板3,堰流组件1包括堰槽11和进口管12,堰槽11一端封闭且另一端敞开,进口管12固定连通于堰槽11封闭的一端,堰板3固定连接于堰槽11内且靠近堰槽11敞开的一端,堰板3竖直设置且顶部中央开设有过水缺口31,还包括支撑组件2、堰壁组件4和推顶组件5。
[0025]其中,堰壁组件4包括两个第一堰块41,两个第一堰块41对称设置于堰槽11内且第一堰块41底部连接于堰槽11槽底面,第一堰块41紧密抵靠于堰槽11内侧壁,第一堰块41一
端紧密抵靠于堰板3内板面,两个第一堰块41彼此相对的端面设为过水面411,过水面411为弧面,过水面411远离堰板3的一端平滑连接于堰槽11内侧壁面。
[0026]堰流组件1还包括两个联动板13,堰壁组件4还包括两个第二堰块42;堰槽11两侧对称的开设框口14,第二堰块42滑动连接于堰槽11槽底面且嵌套于框口14内,两个过水面411水平的相向或相背移动;第二堰块42固定连接于第一堰块41一端且远离堰板3,第二堰块42底部紧贴于堰槽11槽底面,第二堰块42彼此相对的端面设为楔合面421,楔合面421为斜面;框口14朝向堰板3的内侧面开设有滑槽15,联动板13一端滑动连接于滑槽15内且与滑槽15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张力弹簧,联动板13另一端为斜面且紧贴于楔合面421。
[0027]支撑组件2包括底板21和两个侧板22,底板21固定连接于堰槽11底部,两个侧板22固定连接于底板21上表面两侧且分别靠近堰槽11两侧外壁。
[0028]推顶组件5包括两个液压缸51、两个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堰流测量装置,包括堰流组件(1)和堰板(3),堰流组件(1)包括堰槽(11)和进口管(12),堰槽(11)一端封闭且另一端敞开,进口管(12)固定连通于堰槽(11)封闭的一端,堰板(3)固定连接于堰槽(11)内且靠近堰槽(11)敞开的一端,堰板(3)竖直设置且顶部中央开设有过水缺口(3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堰壁组件(4),所述堰壁组件(4)包括两个第一堰块(41),两个所述第一堰块(41)对称设置于堰槽(11)内且第一堰块(41)底部连接于堰槽(11)槽底面,所述第一堰块(41)紧密抵靠于堰槽(11)内侧壁,所述第一堰块(41)一端紧密抵靠于堰板(3)内板面,两个所述第一堰块(41)彼此相对的端面设为过水面(411),所述过水面(411)为弧面,所述过水面(411)远离堰板(3)的一端平滑连接于堰槽(11)内侧壁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堰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堰流组件(1)还包括两个联动板(13),所述堰壁组件(4)还包括两个第二堰块(42);所述堰槽(11)两侧对称的开设框口(14),所述第二堰块(42)滑动连接于堰槽(11)槽底面且嵌套于框口(14)内,两个所述过水面(411)水平的相向或相背移动;所述第二堰块(42)固定连接于第一堰块(41)一端且远离堰板(3),所述第二堰块(42)底部紧贴于堰槽(11)槽底面,所述第二堰块(42)彼此相对的端面设为楔合面(421),所述楔合面(421)为斜面;所述框口(14)朝向堰板(3)的内侧面开设有滑槽(15),所述联动板(13)一端滑动连接于滑槽(15)内且与滑槽(15)内壁之间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利罗翊宸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创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