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夹损式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9818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夹损式线夹,在压板内粘结有橡胶材质的防护条,能够防止导线受损,防护条的长度大于压板的长度,可避免导线被压板压破,在线槽内沿周向均匀设置有3个压紧组件,压紧组件包括橡胶材质的压紧条、压紧板,压紧条与导线直接接触,可防止导线被压紧板压破,还可避免导线在线槽端口处被磨破;在压板上开设有位置与U型绞丝上下对应的卡接槽,可对U型绞丝进行限位,避免了U型绞丝与压板之间偏移而导致导线磨损;压紧组件与压板配合,可将导线上下同时抱紧,使导线更牢固地固定在本体内,进一步避免导线产生滑动出现磨损,3个压紧组件配合可适应不同尺寸的导线并将其牢靠地固定在本体内。将其牢靠地固定在本体内。将其牢靠地固定在本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夹损式线夹


[0001]本技术涉及耐张线夹
,尤其涉及一种防夹损式线夹。

技术介绍

[0002]耐张线夹是输电线路常用的一种金具,用于固定导线,以承受导线张力,并将导线挂至耐张串组或杆塔上,在常见的耐张线夹中,主要通过U型绞丝将导线固定在耐张线夹上所开设的线槽内部,并使用螺母将U型绞丝底端拧紧固定,U型绞丝与导线之间垫有压板,为了使导线能够牢固地固定在线夹内,通常的做法是将U型绞丝底端的螺母拧紧来对导线进行夹紧,但是压板与导线直接接触,现有的压板为硬性材质,容易将导线的防护壳夹坏掉,从而造成漏电的现象发生,且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压板与U型绞丝之间容易产生松动进而两者之间偏移,使得导线与压板之间产生滑动进而产生磨损,并且耐张线夹上所开设的线槽端口处较硬,导线在线槽端口处最容易产生磨损,导致导线损坏,使得导线在输电过程中存在漏电的危害;
[0003]且现有技术中,高压输电导线根据输送电力的大小不同,其导线的尺寸也不同,但是现有电力耐张线夹的线槽尺寸固定,压板尺寸也固定,无法针对不同尺寸的导线进行牢靠地固定,导致现有的耐张线夹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夹损式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U型绞丝、压板、压紧组件、压紧杆、防护条,所述本体上安装有U型绞丝,所述U型绞丝内卡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内粘结有防护条,所述防护条的长度大于压板的长度;所述本体底端左右两端通过压紧杆连接有压紧组件,所述本体内开设有线槽,所述压紧组件设置在线槽内,所述压紧组件有3个且沿线槽周向均匀分布;
[0005]所述本体左右两端的底端为弧形结构,所述本体底端左右两端分别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有3个;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板、压紧条,所述压紧板顶端粘结有压紧条,所述压紧板底端左右两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压紧杆顶端设有卡块,所述压紧杆有6个,所述压紧杆穿过连接槽通过卡块与压紧板的卡槽卡接;所述压紧杆外部设有螺纹结构,所述连接槽内设有螺纹结构;
[0006]所述压板上沿前后方向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左右方向的纵向截面为弧形结构,所述卡接槽有3个,所述U型绞丝有3个,所述卡接槽的位置与U型绞丝的位置上下对应,所述卡接槽的形状与U型绞丝的形状相适应;所述本体底端中段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有3组,所述安装槽的位置与U型绞丝的位置上下对应,所述U型绞丝底端穿过安装槽通过螺母与本体连接固定;
[0007]所述卡块前后方向的纵向截面为“凸”型结构,所述卡块上下方向的横向截面为圆形结构,所述卡槽前后方向的纵向截面为“凸”型结构,所述卡槽上下方向的横向截面为圆形结构,所述卡槽的结构与卡块的结构相适应。
卡接;压紧杆3外部设有螺纹结构,连接槽1

3内设有螺纹结构;
[0024]压板2

1上沿前后方向开设有卡接槽2
‑1‑
2,卡接槽2
‑1‑
2左右方向的纵向截面为弧形结构,卡接槽2
‑1‑
2有3个,U型绞丝2有3个,卡接槽2
‑1‑
2的位置与U型绞丝2的位置上下对应,卡接槽2
‑1‑
2的形状与U型绞丝2的形状相适应;本体1底端中段开设有安装槽1

2,安装槽1

2有3组,安装槽1

2的位置与U型绞丝2的位置上下对应,U型绞丝2底端穿过安装槽1

2通过螺母与本体1连接固定;
[0025]卡块3

2前后方向的纵向截面为“凸”型结构,卡块3

2上下方向的横向截面为圆形结构,卡槽3
‑1‑2‑
1前后方向的纵向截面为“凸”型结构,卡槽3
‑1‑2‑
1上下方向的横向截面为圆形结构,卡槽3
‑1‑2‑
1的结构与卡块3

2的结构相适应。
[0026]压紧板3
‑1‑
2左右方向的纵向截面为弧形结构,压紧条3
‑1‑
1左右方向的纵向截面为弧形结构;防护条2
‑1‑
1左右方向的纵向截面为弧形结构,压板2

1左右方向的纵向截面为弧形结构。
[0027]防护条2
‑1‑
1为橡胶材质,压紧条3
‑1‑
1为橡胶材质。
[0028]实施例2
[0029]当使用本技术时,将导线放在本体1的线槽内部,此时导线底端前、中、后侧分别与3个压紧组件3

1的压紧条3
‑1‑
1接触,之后将U型绞丝2穿过安装槽1

2,再将粘结着防护条2
‑1‑
1的压板2

1搭在U型绞丝2内侧,U型绞丝2卡在压板2

1的卡接槽2
‑1‑
2上,之后将螺母安装在U型绞丝2底端,并根据导线的直径拧紧螺母,此时防护条2
‑1‑
1与导线接触防止导线磨损,同时压板2

1将导线上侧压紧防止导线来回滑动被磨损;将压紧杆3沿着连接槽1

3向上拧紧,此时压紧杆3顶端的卡块3

2在压紧板3
‑1‑
2的卡槽3
‑1‑2‑
1内转动,压紧杆3将压紧组件3

1与导线抵紧,3个压紧组件3

1配合可适应不同尺寸的导线并将其牢靠地固定。
[00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提到的各个部件为现有领域常见技术,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夹损式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U型绞丝、压板、压紧组件、压紧杆、防护条,所述本体上安装有U型绞丝,所述U型绞丝内卡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内粘结有防护条,所述防护条的长度大于压板的长度;所述本体底端左右两端通过压紧杆连接有压紧组件,所述本体内开设有线槽,所述压紧组件设置在线槽内,所述压紧组件有3个且沿线槽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本体左右两端的底端为弧形结构,所述本体底端左右两端分别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有3个;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板、压紧条,所述压紧板顶端粘结有压紧条,所述压紧板底端左右两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压紧杆顶端设有卡块,所述压紧杆有6个,所述压紧杆穿过连接槽通过卡块与压紧板的卡槽卡接;所述压紧杆外部设有螺纹结构,所述连接槽内设有螺纹结构;所述压板上沿前后方向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左右方向的纵向截面为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达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百盛高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