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屋顶绿化的种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977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屋顶绿化的种植系统,其包括多个种植容器、太阳能板和水循环系统,多个种植容器和太阳能板均排列布置于屋顶上,水循环系统的进水主管与种植容器中进水支管连接,第一注水管道与进水主管连接,第一注水管道的中间部设有第二注水管道,第二注水管道通过供水龙头与蓄水桶的出水口连接,排水管道的第一端与第一注水管道连接,且排水管道的第二端与位于屋顶上的屋顶排水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种植容器栽植方式,有利于种植容器的灵活组合,无需对屋顶结构进行改造,且能通过收集雨水对植物进行灌溉,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在屋顶上设有视频监控装置,视频监控装置能远程管理,定期查看,实时检测植被的生长情况。长情况。长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屋顶绿化的种植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堆肥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屋顶绿化的种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屋顶绿化是一种脱离了地气的种植技术,它的涵盖面不单单是屋顶种植,还包括露台、天台、阳台、墙体、地下车库顶部、立交桥等一切不与地面、自然、土壤相连接的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特殊空间的绿化。它是人们根据建筑屋顶结构特点、荷载和屋顶上的生态环境条件,选择生长习性与之相适应的植物材料,通过一定技艺,在建筑物顶部及一切特殊空间建造绿色景观的一种形式。
[0003]屋顶绿化对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空间,改善城市高楼大厦林立,改善众多道路的硬质铺装而取代的自然土地和植物的现状,改善过度砍伐自然森林,各种废气污染而形成的城市热岛效应,沙尘暴等对人类的危害,开拓人类绿化空间,建造田园城市,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对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效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传统的屋顶绿化,其制作工艺中,一般要在屋顶结构层上加上抗根防水层、保护层、排水层和过滤层等,其最上面一层是土壤层,且其工艺复杂,成本也较高,后期养护困难。一旦有一处漏水等,修复工程较大,且初期土壤层下层发生损坏不容易察觉。另外,植物景观中植被的替换等也较为困难,根系入土后相互交叉,更换中会损坏其他植物的根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情况,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屋顶绿化的种植系统,采用种植容器栽植方式,实现屋顶绿化,不仅无需额外改造制造屋顶结构层,还可以降低屋顶绿化的建造成本,有利于灵活组合,更换损坏的部件;同时将容器主体分隔为种植区和储水区,储水区可以充分收集雨水,且能保证种植于种植区的植被从储水区中吸收足够的水分;通过水循环系统的设置,可以实现植物的智能浇水,免去人工浇水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在屋顶上设有视频监控装置,视频监控装置能远程管理,定期查看,实时检测植被的生长情况。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屋顶绿化的种植系统,其包括多个种植容器、太阳能板和水循环系统,所述多个种植容器和太阳能板均排列布置于屋顶上,且每个所述种植容器均包括容器主体、支撑柱、隔水板、进水支管和水位传感器,所述容器主体呈立方体结构,所述容器主体内侧底部均布设有所述支撑柱,且所述支撑柱上设有所述隔水板,所述隔水板将所述容器主体分隔为种植区和储水区,所述进水支管设于所述容器主体的第一侧面且与所述储水区相连通,所述水位传感器设于所述容器主体中且位于所述储水区的第一侧面;以及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进水主管、排查检测阀、指令接收感应器、第一注水管道、供水龙头、第二注水管道和排水管道,所述进水主管与每个所述种植容器中进水支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排查检测阀的阀头中设有所述指令接收感应器,且所述排查检测阀通过圆形阀片设于所述进水主管上且靠近每个所述进水支管,所述第一注水管道与所述进
水主管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注水管道的中间部设有所述第二注水管道,所述第二注水管道通过所述供水龙头与蓄水桶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排水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注水管道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注水管道的正下方,所述排水管道的第二端与位于屋顶上的屋顶排水管道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容器主体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有防水涂层和防晒涂层。
[0007]优选地,所述支撑柱上均布设有透水孔,且所述透水孔能保证种植于所述种植区的植被从所述储水区中吸收足够的水分。
[0008]优选地,所述圆形阀片的直径与所述进水主管的内径相等。
[0009]优选地,屋顶上还设有视频监控装置,所述视频监控装置能定期拍照监控,实时检测所述种植容器中植被的生长情况。
[0010]本技术的特点和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屋顶绿化的种植系统,采用种植容器栽植方式,实现屋顶绿化,不仅无需额外改造制造屋顶结构层,还可以降低屋顶绿化的建造成本,有利于灵活组合,更换损坏的部件。
[0012]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屋顶绿化的种植系统,将容器主体分隔为种植区和储水区,储水区可以充分收集雨水,且能保证种植于种植区的植被从储水区中吸收足够的水分。
[0013]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屋顶绿化的种植系统,通过水循环系统的设置,可以实现植物的智能浇水,免去人工浇水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4]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屋顶绿化的种植系统,在屋顶上设有视频监控装置,视频监控装置能远程管理,定期查看,实时检测植被的生长情况。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种植容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水循环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以及
[0018]图4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主要附图标记:
[0020]种植容器1;容器主体11;支撑柱12;隔水板13;进水支管14;水位传感器15;防水涂层16;防晒涂层17;太阳能板2;水循环系统3;进水主管31;排查检测阀32;圆形阀片321;指令接收感应器33;第一注水管道34;供水龙头35;第二注水管道36;排水管道37;视频监控装置4。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详尽本技术之
技术实现思路
、结构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0022]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屋顶绿化的种植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多个种植容器1、太阳能板2和水循环系统3,多个种植容器1和太阳能板2均排列布置于屋顶上,太阳能板2可以为整个屋顶绿化的环保种植系统供电,且每个种植容器1均包括容器主体11、支撑柱
12、隔水板13、进水支管14和水位传感器15,容器主体11呈立方体结构,容器主体11可采用废弃塑料制成的压合板,这样的材质既可以利用废弃塑料,质地也较其他材质轻,减轻屋顶的重力,容器主体11内侧底部均布设有支撑柱12,且支撑柱12上设有隔水板13,隔水板13将容器主体11分隔为种植区和储水区,进水支管14设于容器主体11的第一侧面且与储水区相连通,水位传感器15设于容器主体11中且位于储水区的第一侧面,用来监控储水区的水位情况,通过水位情况判断该种植容器是否需要补水或者是否漏水。
[0023]具体的,容器主体11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有防水涂层16和防晒涂层17。
[0024]具体的,支撑柱12上均布设有透水孔,且透水孔能保证种植于种植区的植被从储水区中吸收足够的水分。
[0025]如图2和图3所示,水循环系统3包括进水主管31、排查检测阀32、指令接收感应器33、第一注水管道34、供水龙头35、第二注水管道36和排水管道37,进水主管31与每个种植容器1中进水支管14的第一端连接,排查检测阀32的阀头中设有指令接收感应器33,且排查检测阀32通过圆形阀片321设于进水主管31上且靠近每个进水支管14,第一注水管道34与进水主管31的第一端连接,且第一注水管道34的中间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屋顶绿化的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个种植容器、太阳能板和水循环系统,所述多个种植容器和太阳能板均排列布置于屋顶上,且每个所述种植容器均包括容器主体、支撑柱、隔水板、进水支管和水位传感器,所述容器主体呈立方体结构,所述容器主体内侧底部均布设有所述支撑柱,且所述支撑柱上设有所述隔水板,所述隔水板将所述容器主体分隔为种植区和储水区,所述进水支管设于所述容器主体的第一侧面且与所述储水区相连通,所述水位传感器设于所述容器主体中且位于所述储水区的第一侧面;以及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进水主管、排查检测阀、指令接收感应器、第一注水管道、供水龙头、第二注水管道和排水管道,所述进水主管与每个所述种植容器中进水支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排查检测阀的阀头中设有所述指令接收感应器,且所述排查检测阀通过圆形阀片设于所述进水主管上且靠近每个所述进水支管,所述第一注水管道与所述进水主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陈小文侯倩张雪松房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