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高参数供热抽汽的综合供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941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高参数供热抽汽的综合供能系统,主要包括:汽轮机组、热用户、背压机、发电机、蓄电式充电装置和变压器,背压机利用来自汽轮机组的高参数供热蒸汽做功驱动发电机发电,发电机所发出的电力经过变压器进行变压后再输送至蓄电式充电装置,蓄电式充电装置利用蓄电池组进行电能储存及利用充电桩对电动设备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回收供热蒸汽余能来做功发电,不仅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回收利用,同时满足了热用户多样化的用汽参数需求及城市电动汽车等电动设备的用电需求,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减排效益。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减排效益。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减排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高参数供热抽汽的综合供能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热电联产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高参数供热抽汽的综合供能系统,尤其适用于进行工业供热的热电联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为提高火电机组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并争取更多的发电利用小时数,纯凝机组改供热得到广泛的发展。但是,对于不同工业蒸汽用户,由于各自的工艺不同,所需的蒸汽压力参数也就不尽相同,而对于热电机组来说,仅有一条对外供蒸汽的母管道,即只能对外供一种压力参数的蒸汽。由此造成:当热电机组对外供汽的压力较高时,对于低压蒸汽需求用户来说,造成了余压损失;当热电机组对外供汽的压力较低时,对于高压蒸汽需求用户来说,蒸汽参数无法满足需求。
[0003]另外,近年来,电动汽车因其不排放二氧化碳,没有尾气污染,对治理尾气排放和环境污染非常有利,因此在汽车市场上大受欢迎发展迅猛,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加油站”,因而电动汽车的发展与普及离不开为汽车提供电源的充电桩。现在市场上的充电桩大都是由国家电网对其直接供电,使得国家电网供电压力大,且如果遇到停电这种紧急情况,将影响充电桩供电。
[0004]综上面临的两种市场发展面临的技术难题,主要解决技术手段是:(1)申请号为201310667813.1的中国专利“汽轮机高低压两级工业抽汽供热装置”,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可以满足热用户高、低压两级蒸汽的需求,但其弊端是,需要铺设两条蒸汽母管道,大大增加了投资成本;特别是,每增加一个蒸汽压力参数需求时,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2)申请号为201610093159.1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实现了利用太阳能这种新能源提供电力,解决了由国家电网直接供电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但其也面临着由于太阳能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而造成对电动汽车充电过程的不稳定。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则是将热电联产与充电桩进行结合,通过利用工业供热过程中高参数蒸汽的余能来生产电能,同时利用蓄电池进行电力的储存和释放,不仅通过回收高参数蒸汽余能,实现能量的梯级回收利用,还解决了充电桩对电动汽车充电过程的不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利用高参数供热抽汽的综合供能系统。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高参数供热抽汽的综合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轮机组、第一类热用户、第二类热用户、背压机、发电机、变压器和蓄电式充电装置,所述汽轮机组的抽汽口通过工业抽汽管同时与背压机的进汽口和第二类热用户连接,且在工业抽汽管上安装有第一阀门,在背压机的进汽口安装有第二阀门,所述背压机的排汽口与第一类热用户连接,且在背压机的排汽口安装有第三阀门,所述背压机的蒸汽侧设置有蒸汽旁路,且在蒸汽旁路上安装有第四阀门,所述背压机与发电机
连接,所述背压机驱动发电机做功发电,所述发电机通过输电线与蓄电式充电装置连接,所述发电机通过输电线向蓄电式充电装置输送电力,且在输电线上安装有变压器。
[0007]进一步的,所述蓄电式充电装置由充电输电线、充电开关、蓄电池、放电开关、放电输电线和充电桩组成,所述蓄电池具有N组,其中,每组所述蓄电池的充电端均与充电输电线的一端连接,且在每组蓄电池的充电端均安装有充电开关,所述充电输电线的另一端与变压器连接,每组所述蓄电池的放电端均与放电输电线的一端连接,且在每组蓄电池的放电端均安装有放电开关,所述放电输电线的另一端与充电桩连接,所述充电桩用于对电动设备进行充电。
[0008]进一步的,所述电动设备是以电力为动力且具有储电能力的设备,可以是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设备。
[0009]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桩的电压等级根据电动设备的类别确定。
[0010]进一步的,所述汽轮机组为两类需求不同蒸汽参数的工业用户提供蒸汽,分别为第一类热用户和第二类热用户,其中:第一类热用户的需求为压力较低的蒸汽,第二类热用户的需求为高温高压工业蒸汽。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本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利用一根蒸汽母管道就可以提供不同参数的蒸汽,满足了用户侧多样化的用汽需求,有效降低了工业供热的管道投资成本;(2)本技术在蒸汽压力需求较低用户侧,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蒸汽余压回收利用,不仅满足了不同用户的用汽参数需求,还有效降低了高品位能的损失;(3)本技术通过回收高参数蒸汽余能来生产电能,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回收利用,同时还满足城市电动汽车等电动设备的用电需求,减少了国家电网直接供电的用电需求,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减排效益。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利用高参数供热抽汽的综合供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蓄电式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汽轮机组1、第一类热用户2、工业抽汽管3、第二类热用户4、背压机5、发电机6、变压器7、蓄电式充电装置8、蒸汽旁路9、输电线10、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第三阀门13、第四阀门14、充电输电线15、充电开关16、蓄电池17、放电开关18、放电输电线19、充电桩20、电动设备21。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6]实施例。
[0017]参见图1至图2,本实施例中,一种利用高参数供热抽汽的综合供能系统,包括:汽轮机组1、第一类热用户2、第二类热用户4、背压机5、发电机6、变压器7和蓄电式充电装置8,汽轮机组1的抽汽口通过工业抽汽管3同时与背压机5的进汽口和第二类热用户4连接,且在工业抽汽管3上安装有第一阀门11,在背压机5的进汽口安装有第二阀门12,背压机5的排汽口与第一类热用户2连接,且在背压机5的排汽口安装有第三阀门13,背压机5的蒸汽侧设置
有蒸汽旁路9,且在蒸汽旁路9上安装有第四阀门14,背压机5与发电机6连接,背压机5驱动发电机6做功发电,发电机6通过输电线10与蓄电式充电装置8连接,发电机6通过输电线10向蓄电式充电装置8输送电力,且在输电线10上安装有变压器7。
[0018]本实施例中,蓄电式充电装置8由充电输电线15、充电开关16、蓄电池17、放电开关18、放电输电线19和充电桩20组成,蓄电池17具有N组,其中,每组蓄电池17的充电端均与充电输电线15的一端连接,且在每组蓄电池17的充电端均安装有充电开关16,充电输电线15的另一端与变压器7连接,每组蓄电池17的放电端均与放电输电线19的一端连接,且在每组蓄电池17的放电端均安装有放电开关18,放电输电线19的另一端与充电桩20连接,充电桩20用于对电动设备21进行充电。
[0019]本实施例中,电动设备21是以电力为动力且具有储电能力的设备,可以是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设备。
[0020]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高参数供热抽汽的综合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轮机组(1)、第一类热用户(2)、第二类热用户(4)、背压机(5)、发电机(6)、变压器(7)和蓄电式充电装置(8),所述汽轮机组(1)的抽汽口通过工业抽汽管(3)同时与背压机(5)的进汽口和第二类热用户(4)连接,且在工业抽汽管(3)上安装有第一阀门(11),在背压机(5)的进汽口安装有第二阀门(12),所述背压机(5)的排汽口与第一类热用户(2)连接,且在背压机(5)的排汽口安装有第三阀门(13),所述背压机(5)的蒸汽侧设置有蒸汽旁路(9),且在蒸汽旁路(9)上安装有第四阀门(14),所述背压机(5)与发电机(6)连接,所述发电机(6)通过输电线(10)与蓄电式充电装置(8)连接,且在输电线(10)上安装有变压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高参数供热抽汽的综合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式充电装置(8)由充电输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平平高新勇郑立军马斯鸣俞聪李成磊方欣玥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